庄子与惠子的答辩后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与惠子的答辩后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大家都学过的一篇初中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梁之上。
庄子日:“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搜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宣城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这一篇课文并不长,但其实里面蕴藏有很多的道理。
开头惠子质问庄子凭什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你又不是一条鱼,别整天瞎说。
看似惠子从实际出发否定庄子,似乎合情合理,充满了逻辑性,但殊不知他已经犯了一个错误。
他这个说法其实是预设了一个错误的理论前提,只有鱼才能知道鱼的快乐,而不思考人是可以推己及人的。
在第一轮辩论上其实庄子已经暗胜一筹了。
但是庄子也并不纠缠惠子这个质问,而是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利用惠子设下的逻辑反将一击:既然如此,你不是我,又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但惠子也不是吃素的,庄子的这个反击并不能完全否定他的假设,于是他来了一个自杀式的进攻,以退为进: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但正是这样,你又不是条鱼,你懂得鱼什么呢。
言下之意就是:嘿嘿,这下你知错了吧,自己跑进我的逻辑里面。
估计庄子对于惠子这一招也实在是头疼,在惠子那样的假设下,
根本没有出路,因为这实在是太胡搅蛮缠了,只有退出来才能寻找到胜机。
见惠子如此固执,庄子怕也是非常了解这个老朋友,跟他争论下去想必没有什么好结果。
于是庄子抓住了惠子的语病所在,采用偷换概念的办法,瞒天过海,直接歪用惠子原来的话中的毛病:“安”字还有“哪里”的意思,于是庄子也来一波不讲道理的操作:你一开始不是问我在哪里知道的么,其实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啊,既然你本来就知道我知道,所以才问我在哪里知道,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这个回击直击惠子的要害,又是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套路。
以此来看,惠子显得偏执,一直抓住一个点不放,而庄子则自由随意灵活多变,反击方法多样。
单从这一篇文章来看,明显是庄子更胜一筹。
只是不知道庄子与孟子是同时代的人物,却没有丝毫交集,也就让人不由得好奇如果庄子与孟子交锋的话,不知道该是一场怎么样的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