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精编
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考点62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2019年安徽)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答案】D【解析】根据“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可知,题干反映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9年山东德州)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热潮C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故C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ABD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
3.(2019年湖南怀化)“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A .实业救国B .民主科学C .民主共和D .变法图强【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晚清状元张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 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2分,共36分)1.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
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
孟子的这一理念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相近。
故B符合题意;“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故A与绿色发展理念不符,不符合题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辩证思想,与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符。
故C不符合题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的兵家思想,与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 变法违背民意B. 变法深入贯彻C. 变法遇到阻力D. 变法宣告失败【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的“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
”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到贯彻执行。
故B符合题意;变法违背民意、变法遇到阻力和变法宣告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是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考点】亚历山大东征。
2.【答案】A【解析】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伊斯兰教只崇拜一位真神--安拉。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考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
3.【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确立起来。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
4.【答案】D【解析】1640年的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王军战胜议会军,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克伦威尔父子。
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克伦威尔的相关史实。
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海内外市场广阔。
BCD是英国所有行业的共性。
由于棉纺织产品在海内外有广阔市场,供不应求,故引发了该行业的“工业革命”。
【考点】英国的殖民掠夺。
6.【答案】C【解析】据“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可知,这些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有关,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历史(满分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1.结合如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A.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B.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半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C.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D.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3.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的观念确立,开始于()A.地圆说的流行B.人文主义的兴起C.新航路的开辟D.神学观念的形成4.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A.查理叔侄B.詹姆士兄弟C.威廉夫妇D.克伦威尔父子5.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海内外市场广阔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6.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7.观察如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人口增长B.城市发展C.贫富分化D.环境污染8.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扩张受到限制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9.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10.下列现象与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背离的是()A.中国的和平崛起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欧洲联盟的成立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是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①③正确,C项正确。抗美援朝前朝韩已经处于分裂敌对的局面,②错误。战争的结果将美国赶出了三八线后,④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A.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 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 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鼓舞了同国民党作战的士气,当时处于解放战争爆发之初,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1.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A. 《爱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改订条约》
D. 《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朝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专题30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30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考点125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图旗帜代表的国际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该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二十国集团C.联合国D.七十七国集团【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联合国是全球性政治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此图是联合国会标,故C符合题意。
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是、七十七国集团均不具有全球性,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年福建)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这表述的是该组织的A.成立背景B.建立过程C.活动方式D.积极作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
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贸组织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及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3.(2019年江苏苏州)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
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
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从“民族”“国家”“主权”到“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语的变化,说明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知逐渐理性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故AC不合题意;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世界认知范围过大,故D不合题意。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1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02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67 工业化的起步1.(2019年四川自贡)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
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时间“1952”和“1957”可知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
故D正确。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排除A项。
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故排除B项。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故排除C项。
故选D。
2.(2019年湖南郴州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摘编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2)1957年我国钢铁产量是1949年的30多倍,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的什么计划?198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猛增,与我国在农村推行的什么制度有关?【答案】(2)第一个五年计划。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2)材料二表格中1957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钢铁产量是1949年的30多倍,我国钢产量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1953—1957年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主,因而钢产量得到巨大提高。
198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猛增,与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考点6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019年广西贵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所以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专题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50 新文化运动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答案】B【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主张通过“民主”和“科学”挽救中国危亡,故B项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2019年山西节选)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
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二【解放思想——传承精神文明】(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答案】(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共同影响:都抨击了封建统治,都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动社会进步等。
【解析】(2)依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主张是人文主义,第二则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主张是民主、科学,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是都抨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动社会进步等。
考点51 五四运动1.(2019年福建)某同学搜集了下图所示史料。
据此推知,他探究历史事件是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探究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所以B 项符合题意。
A 项发生在1915年,C 项发生在1926年,D 项发生在1936年。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A.《南京条约》B.《瑗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与“1948年”“解放长春”等信息相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 土地改革的完成4.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5.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A.民族区域自治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6.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创始人是A.汉谟拉比B.穆罕默德C.耶稣D.乔达摩•悉达多7.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适动的是A.《最后的晚餐》B.《战争与和平》C.《向日葵》D.《英雄交响曲》8.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罗斯福新政D.马歇尔计划9.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10.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 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 “一超多强”C.信息化D..和平与发展合作化公私合营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列举四例中国人民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
(4分)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4分)(1)“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2)译著《天演论》,启蒙思想家——(3)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4)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含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word 版 含答案)(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圈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战国时期,思想领城出观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 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 的中国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4.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 制度相结合。
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需求5.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德国闪击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6.14世起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 列法国、英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观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7.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有价谊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C.颁布苏联新宪法D.开展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8.据图1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A.工厂制度自稳完善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延续了自由放任的政策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0.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反映出世界贸易组织A.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B.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D.消除了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
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绕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材料二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而西欧联合的关键是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都长舒曼提出“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一处,这个计划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2)根据材料二“中国人民历经几代人上下求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可知,实现社会变革的根本政治前提是新中国的建立。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建国初期社会变革在经济上的表现有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53-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各反映了什么史实。并归纳这些史实共同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社会变革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概括建国初期社会变革在经济上的表现。
【答案】(1)史实:图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图3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各地建立。共同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2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A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神权色彩较明显 C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劳动人民的伟大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A .农民起义B .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 .平等竞争B .注重实践C .分科考试D .以德取才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6.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A .打击倭寇 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 .创办黄埔军校B .北伐战争C .西安事变D 重庆谈判 9.年代标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标尺,这●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新成熟 D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0.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④②③①D .①②③①11.《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 .重返联合国B .中美建交C .中日建交D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12.海南省因开放而生,也因开放而兴,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为开放海南最早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13.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
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1.(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满洲事变”、“在北大营,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这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故B符合题意。
七七事变是1937年在北平,淞沪会战是1937年在上海,武汉会战是1938年在武汉,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年重庆A)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A不符合题意;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准备北上抗日,C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2019年重庆B)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考点0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1.(2019年山东青岛)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1.(2019年湖北恩施州)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故C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故AB不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最早种植水稻”是解题的关键,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
考点03 远古的传说1.(2019年海南)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耒耜,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中,陶器是手工业;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牛羊是畜牧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年湖南怀化)华夏传说中活跃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他们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
【答案】正确。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传说生活在黄河流域。
历史中考试题-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卷含答案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历史部分(满分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1.结合下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A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B.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丰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C.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D.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3.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的观念确立,开始于A.地圆说的流行B.人文主义的兴起C.新航路的开辟D.神学观念的形成4.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A.查理叔侄B.詹姆士兄弟C.威廉夫妇D.克伦威尔父子5.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海内外市场广阔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6.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7.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人口增长B.城市发展C.贫富分化D.环境污染8.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扩张受到限制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9.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10.下列现象与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背离的是A.中国的和平崛起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欧洲联盟的成立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中考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精品】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结合如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A. 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B. 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半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C. 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D. 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 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B. 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C. 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D. 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3.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的观念确立,开始于()A. 地圆说的流行B. 人文主义的兴起C. 新航路的开辟D. 神学观念的形成4.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A. 查理叔侄B. 詹姆士兄弟C. 威廉夫妇D. 克伦威尔父子5.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 海内外市场广阔B. 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 劳动力资源充足D.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6.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 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C.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7.观察如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 人口增长B. 城市发展C. 贫富分化D. 环境污染8.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扩张受到限制的国家是()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9.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A.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 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 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10.下列现象与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背离的是()A. 中国的和平崛起B.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 欧洲联盟的成立D.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结合如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A. 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B. 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半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C. 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D. 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 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B. 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C. 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D. 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3.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的观念确立,开始于()A. 地圆说的流行B. 人文主义的兴起C. 新航路的开辟D. 神学观念的形成4.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A. 查理叔侄B. 詹姆士兄弟C. 威廉夫妇D. 克伦威尔父子5.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 海内外市场广阔B. 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 劳动力资源充足D.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6.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 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C.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7.观察如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 人口增长B. 城市发展C. 贫富分化D. 环境污染8.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扩张受到限制的国家是()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9.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A.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 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 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10.下列现象与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背离的是()A. 中国的和平崛起B.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 欧洲联盟的成立D.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该条约是中俄()A. 《瑷珲条约》B. 《北京条约》C. 《改订条约》D. 《勘分西北界约记》12.如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A. 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B. 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C. 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D.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13.与“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皖南事变”都直接相关的人物是()A. 朱德B. 叶挺C. 贺龙D. 陈毅14.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A.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B. 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C. 国共战略决战之际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15.1862年清政府开设京师同文馆后,新式学堂在各派别的主持下不断建立。
请判断下列学堂建立的先后顺序()①北洋西学堂②南洋公学③福州船政学堂④京师大学堂A. ①②④③B. ②④③①C. ③①②④D. ④①③②16.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的局面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D. ①③④17.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A. 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B. 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 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D. 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8.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次会议是()A. 十二大B. 十四大C. 十六大D. 十八大19.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下列镜头能够见证这一历史的是()A. B.C. D.20.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组合有误的是()A. 《翻身农奴把歌唱》--西藏和平解放B. 《马赛曲》--法国革命C. 《让我们荡起双桨》--发射神舟飞船D. 《国际歌》--巴黎公社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1.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也是受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至深的国家。
请举出1919年、1929年发生在世界历史上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列出德国在1939年和1949年发动或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给世界带来的重要影响。
22.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其中,对农业、手工业改造与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简述三大改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李鸿章的实业清单: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2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1814年3月31日,第六次反法同盟经过残酷的战斗,拿下巴黎。
中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骑兵队的护卫下,骑着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马入城。
沙皇认为他是战争的胜利者,但普通俄国士兵并不这么想。
他们在西欧穿行数千公里,看到了当地人的生活,这里没有农奴制,充满自由。
许多人明白,回到俄国说是黑暗的农奴制和残酷的剥削,于是决定再也不回去。
有关资料显示,当时俄军中逃跑者有40000多人,这一切在沙皇军队史上从未有过。
--摘编自《沙皇的“胜利”》分析欧洲君主多次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及与拿破仑较量的原因。
阅读材料,你认为沙皇是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是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
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亚历山大东征的涉及地区。
2.【答案】A【解析】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伊斯兰教只崇拜一位真神--安拉。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伊斯兰教只崇拜一位真神--安拉。
3.【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确立起来。
故选:C。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
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准确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
4.【答案】D【解析】1640年的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王军战胜议会军,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克伦威尔父子。
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克伦威尔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海内外市场广阔。
BCD是英国所有行业的共性。
由于棉纺织产品在海内外有广阔市场,供不应求,故引发了该行业的“工业革命”。
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掠夺。
英国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6.【答案】C【解析】据“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可知,这些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有关,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7.【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进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的发展。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城市发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城市发展的相关史实。
8.【答案】B【解析】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扩张受到限制的国家是日本。
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
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
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影响。
9.【答案】D【解析】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