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卷(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卷(3)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
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内品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西莱尔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3)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那么你认为哪个回答更好?为什么?
三、类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

⑤师:学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2)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四、表达交流
8.《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那位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友人,如果有一天见到陈太丘,他会对陈太丘说些什么呢?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情境写话(100字以内)
在5.12地震8周年之际,学校举行防震演练。

演练开始的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纷纷双手举起书本放于头顶,在课桌两旁躲2分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场所,但小刚同学却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动。

他的同桌小明叫她快跑,他却说:“慌什么?,假的嘛!”
演练结束后,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劝说小刚应积极参加参与到演练中来?
小明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卷
(3)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D;2.A;3.C;4.;5.B;
二、课内品读
6.此次家庭聚会的场景;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子侄辈;讲论文义;
三、类文阅读
7.称赞,赞许;效法;
四、表达交流
8.;9.小刚,你这样说不对,正是因为有我们这样平时的演练,才会在地震来时有逃生意识,才能练就逃生能力,没有平时的准备,用时就会慌乱无措,后果不堪设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