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分享展示课教案《民风民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王安石
《腊八粥》——解棕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汩罗。
——(明)李贽
《古诗三首》——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 —— 阿米尔
《藏戏》——京剧的主题、机构、表现手法精妙绝顶。
——(发)让· 热内
四、作业:
将本节课所积累的诗句和名言进一步巩固、熟练背诵。
课Hale Waihona Puke 反思:教学重点1.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2.通过背诵单元小诗,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
3.让单元主题的情感,融入学生的情感。
教学
难点
背诵优美段落。
资源
准备
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资源。
课时
安排
1课时。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一、单元导读背诵。
1.齐读 (要求读通、读顺)
中国民俗
程安国
大年夜的饺子包起一年的高
第一单元
课题
民风民俗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分享展示课
总第15课时
教学
内容
1.熟练读背《主题读写》本单元单元导读,背诵本单元文后的名言。
2.浏览“一主”教材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增进对单元主题的了解。
3.熟读《经典诵读》相对应内容。
教学
目标
通过熟读本单“一主两翼”的文章,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的情感。
腊八的稀粥熬出岁月的香浓
端午的粽子裏着美好的祝愿
中秋的月饼送上团圆和安宁
元宵节的汤圆团团地转
转出个甜甜蜜蜜年年好光景
2.记忆比拼读。
完成《主题读写》名人名言背诵。
二、学生展示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1.小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
三、优美词句展示:
诵读优美段落,增强语文素养。
老师用以下名言点评:
《北京的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腊八粥》——解棕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汩罗。
——(明)李贽
《古诗三首》——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 —— 阿米尔
《藏戏》——京剧的主题、机构、表现手法精妙绝顶。
——(发)让· 热内
四、作业:
将本节课所积累的诗句和名言进一步巩固、熟练背诵。
课Hale Waihona Puke 反思:教学重点1.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2.通过背诵单元小诗,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
3.让单元主题的情感,融入学生的情感。
教学
难点
背诵优美段落。
资源
准备
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资源。
课时
安排
1课时。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一、单元导读背诵。
1.齐读 (要求读通、读顺)
中国民俗
程安国
大年夜的饺子包起一年的高
第一单元
课题
民风民俗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分享展示课
总第15课时
教学
内容
1.熟练读背《主题读写》本单元单元导读,背诵本单元文后的名言。
2.浏览“一主”教材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增进对单元主题的了解。
3.熟读《经典诵读》相对应内容。
教学
目标
通过熟读本单“一主两翼”的文章,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的情感。
腊八的稀粥熬出岁月的香浓
端午的粽子裏着美好的祝愿
中秋的月饼送上团圆和安宁
元宵节的汤圆团团地转
转出个甜甜蜜蜜年年好光景
2.记忆比拼读。
完成《主题读写》名人名言背诵。
二、学生展示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1.小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
三、优美词句展示:
诵读优美段落,增强语文素养。
老师用以下名言点评:
《北京的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