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1学年高二5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和果实等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想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5.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
B. 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
Earlybird
晨鸟教育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 已知 10-8 mol/L 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作用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和根与茎对生长素的
敏感性不同引起,因此受生长素的调节,A 项正确;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
雌蕊柱头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没有受精,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所以得到的是无
子果实,B 项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C 项正确;已知 10-8 mol/L 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个浓度,随着生长素浓度的
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
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抑制生长的现象,叫
做顶端优势。
【详解】A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然大量聚积于侧芽部位,可见其运输
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A 正确;D 错误;
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
骤
=
的种群密度
注
意 必须随机取样
事
项
(1)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 没有伤害
11.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 组成分别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图示中信息,单侧光照射会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再根据
题意作答。
8.在农业生产中,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
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
A. 促使侧根细胞的分裂
B. 促使侧根产生生长素
C. 抑制侧根产生生长素
A. 芽的分生组织
B. 茎的形成层
C. 幼嫩的种子
D. 成熟的果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幼嫩的种子,芽的分生组织,茎的形成层等生长旺盛的地方,成
熟的果实中生长素含量较低。故 D 项正确。
【点睛】了解生长素产生、分布的情况,属识记内容。生长素在植物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
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如胚芽鞘、芽呵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
BC、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
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BC 正确。
故选 D。
7.根据图示分析 a、b、c、d 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Earlybird
晨鸟教育
A. a>b>c
B. c>b>d
效果增强。
分析乙图,曲线 no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生长 1cm 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多,说
明其生长受到抑制,另一条生长曲线 mp 生长 1cm 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促进生长的效果是加
强的。
【详解】AB、h 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茎生长,乙图 m、n 点生长素浓度较低,AB 错误; C、O 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慢,C 错误; D、P 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快,D 正确。 故选 D。 10.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 将 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 n 只鹿中有 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 只 【答案】B 【解析】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A 正确;调查古树木、 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 错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对种群密度的估算值,而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C. b>a>c
D. a=b=c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
曲。
【详解】图中两个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含量应该相等,第一幅图中的胚芽鞘被玻璃隔板阻隔,
项均错误,D 项正确。
Earlybird
晨鸟教育
9. 将植物幼苗横放(如图甲),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则植 物幼苗 h 点上生长情况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曲线的位置是
A. m
B. n
C. o
D. p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受到重力的作用,h 点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生长的
Earlybird
晨鸟教育
显示出向光性。
【详解】植物茎在单侧光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导致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
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从而出现向光性。C 正确。
故选 C。
3.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
晨鸟教育
南昌十中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返校摸底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B. 成熟的叶片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C. 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 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 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 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 详解: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A 正确;细胞分裂越旺盛,生长 素合成量越大,所以成熟的叶片和根尖成熟区产生的生长素很少,B 正确;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正确;生 长素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 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 ) A.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B.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C.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 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 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
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B 项正确;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
细胞呼吸较弱,乙烯产生较少,有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C 项错误;2,4-D 具有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用一定浓度的 2,4-D 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
滋生,D 项正确。
4. 下列植物体各组织或器官内生长素分布最少的是
衰退型 幼年个体数少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减少
【详解】据图分析,甲曲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越来越少,说明幼年的个体数远大于 老年的个体数,属于增长型;乙曲线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说明属于衰退型, 故选 B。 12. 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 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 20 种 B. 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C. 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 2 只/叶 D.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答案】C 【解析】 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 20 种属于物种的丰富度表述,A 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 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B 错误;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 2 只/叶是种 群密度的表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 正确;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 征,D 错误;答案是 C。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特征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 4 个易错点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 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B. 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C. 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会诱导产生大量乙烯,不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
D. 用一定浓度的 2,4D 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滋生
【答案】C
【解析】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因此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生
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A 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所以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
项 样方法
目
标志重捕法
适
用 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
范 能力弱的动物
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围
(1)随机取样
(1)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
方
(2)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
(2)一段时间后重捕
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
(3)以如下公式计算:
步
增大,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至抑制芽的生长,D 项错误。
6.在胚芽鞘尖端幼嫩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极性运输
B. 主动运输
C. 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
D. 非极性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高由于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
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
Earlybird
晨鸟教育
(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 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 用 样方法调查。 (4)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 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1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arlybird
晨鸟教育
C 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 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因此将 M 只鹿标记后,在重 新捕获的 n 只鹿中有 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 只,D 正确。 【点睛】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D. 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非移栽棉花的主根没有被破坏,产生较多生长素,生长素运输到侧根,导致侧根的生长素浓
度较高,抑制侧根的生长;移栽的棉花,主根被破坏,即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
生长,所以移栽的棉花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综上分析,A、B、C 三
虽有单侧光的照射,但胚芽鞘中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因此 a=b=1/2 胚芽鞘中生长素浓度,
A 和 C 答案均错误;第二幅图中没有阻隔,单侧光会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因此,c>d,c 中生长素浓度>1/2 胚芽鞘中生长素浓度,而 d<1/2
胚芽鞘中生长素浓度,因此,c>b=a>d,D 错误,B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B。
Earlybird
晨鸟教育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
比例。
类型 种群特征
出生率
种群密度
增长型 幼年个体数多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增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
出生率≈死亡率 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