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_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人、比喻、排比并用,文采飞扬。
文采句: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 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 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 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 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 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 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随着 日月的更替,让人们品味着其中的永恒。
•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4.句式灵活。在文章中灵活搭配、交替使用各 种句式,会收到互衬互补、变化多姿、文采斐 然的表达效果。如:
文采句:李月久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 新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就连他 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 的美。
这个句子,用四个短语组成两组整句和最后一 个散句互补互衬,把动作美和形体美结合起来, 鲜明地表现出李月久体操姿态的优美。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3.衔接自然。段落中心要明确,层次安排要合 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要 自然,前后照应要恰当,这样才能使文气贯通, 自然流畅。
4.语言得体。我们在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要 符合人物的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要切合文 体的要求,切合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要通过 人物的语言表达其观点,表现其性格。
•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谢谢观看
Exi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5.文意连贯。一是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不随意 转换;二是表述的角度(时间、空间、人称等) 要一致。三是注意过渡,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 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二、中考作文如何做到“有文采”?
1.细微之处用描写。在写作中将叙述转化为描 写,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情感转化为物景, 能使语言有文采。如: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 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3.巧用词语。
(1)锤炼词语。例如,一名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绿纱窗里传出了琴声”,可以将“传出”改 为“筛出”,其好处是不仅与“纱窗”搭配起 来,而且突出了音乐的动感。
(2)多用口语,成语。口语生动、鲜活、幽默, 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语言简意赅, 恰当运用,作文会增色不少。如:“他们家穷 得连耗子都含着眼泪搬了家,我才不会把姑娘 嫁给他。”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平淡句:考试失利,她拿着成绩单,在家门口 徘徊。
文采句:她左手拿着那张羞于见人的成绩单, 右手掏出钥匙,犹犹豫豫地插进锁孔,没有拧 动钥匙。匙环上那只绒毛兔,耷拉着双耳,一 如她低垂无助的头。
叙述转化为描写,将她在考试失利之后低落的 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
平淡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卑微得不值得 一提的草木昆虫,在这里却照例生活得颇有情 趣。
文采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蜂儿如一朵小 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 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 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 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 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将“草木昆虫”具体化为“蜂儿”“蚂蚁”等 物,分别展开细腻的刻画,使文章一下子鲜活 起来。
这段文字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相间,整散句 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流畅悦耳。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文采句:我不愿迷恋“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黯 淡情调,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的凄清无奈,更不愿“为赋新词强说愁” 让金秋笼罩愁绪。正如陶渊明偏爱菊,我独爱 那一片火红的枫林,秋风萧瑟,枫叶随风轻摆, 那红是激情,是斗志,是积蓄力量抵御寒冬的 准备,是走向成熟的韵味。品味金秋,品尝硕 果,这是怎样的一种喜悦!
2.善用多种修辞。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可以增强文章的生 动性和形象性。如:
平淡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开着些白花, 各种各样,洁净闪亮。
文采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2020 统编版
专题二 拓展技法明要点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
一、中考作文如何做到“文从字顺”?
1.用词准确。准确就是用词要精当,选择最能 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
2.符合规范。作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要做到没有语病,不生造词语,不用不通 顺或文白夹杂的句子,不滥用网络语言、方言 土语等。注意遣词造句的规范化,句式选用要 得当。
文采句: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 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 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 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 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 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 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随着 日月的更替,让人们品味着其中的永恒。
•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4.句式灵活。在文章中灵活搭配、交替使用各 种句式,会收到互衬互补、变化多姿、文采斐 然的表达效果。如:
文采句:李月久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 新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就连他 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 的美。
这个句子,用四个短语组成两组整句和最后一 个散句互补互衬,把动作美和形体美结合起来, 鲜明地表现出李月久体操姿态的优美。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3.衔接自然。段落中心要明确,层次安排要合 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要 自然,前后照应要恰当,这样才能使文气贯通, 自然流畅。
4.语言得体。我们在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要 符合人物的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要切合文 体的要求,切合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要通过 人物的语言表达其观点,表现其性格。
•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谢谢观看
Exi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5.文意连贯。一是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不随意 转换;二是表述的角度(时间、空间、人称等) 要一致。三是注意过渡,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 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二、中考作文如何做到“有文采”?
1.细微之处用描写。在写作中将叙述转化为描 写,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情感转化为物景, 能使语言有文采。如: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 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3.巧用词语。
(1)锤炼词语。例如,一名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绿纱窗里传出了琴声”,可以将“传出”改 为“筛出”,其好处是不仅与“纱窗”搭配起 来,而且突出了音乐的动感。
(2)多用口语,成语。口语生动、鲜活、幽默, 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语言简意赅, 恰当运用,作文会增色不少。如:“他们家穷 得连耗子都含着眼泪搬了家,我才不会把姑娘 嫁给他。”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平淡句:考试失利,她拿着成绩单,在家门口 徘徊。
文采句:她左手拿着那张羞于见人的成绩单, 右手掏出钥匙,犹犹豫豫地插进锁孔,没有拧 动钥匙。匙环上那只绒毛兔,耷拉着双耳,一 如她低垂无助的头。
叙述转化为描写,将她在考试失利之后低落的 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
平淡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卑微得不值得 一提的草木昆虫,在这里却照例生活得颇有情 趣。
文采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蜂儿如一朵小 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 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 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 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 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将“草木昆虫”具体化为“蜂儿”“蚂蚁”等 物,分别展开细腻的刻画,使文章一下子鲜活 起来。
这段文字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相间,整散句 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流畅悦耳。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文采句:我不愿迷恋“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黯 淡情调,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的凄清无奈,更不愿“为赋新词强说愁” 让金秋笼罩愁绪。正如陶渊明偏爱菊,我独爱 那一片火红的枫林,秋风萧瑟,枫叶随风轻摆, 那红是激情,是斗志,是积蓄力量抵御寒冬的 准备,是走向成熟的韵味。品味金秋,品尝硕 果,这是怎样的一种喜悦!
2.善用多种修辞。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可以增强文章的生 动性和形象性。如:
平淡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开着些白花, 各种各样,洁净闪亮。
文采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第4部分 专题2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21张)
2020 统编版
专题二 拓展技法明要点
第六讲 文从字顺,讲究文采
一、中考作文如何做到“文从字顺”?
1.用词准确。准确就是用词要精当,选择最能 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
2.符合规范。作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要做到没有语病,不生造词语,不用不通 顺或文白夹杂的句子,不滥用网络语言、方言 土语等。注意遣词造句的规范化,句式选用要 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