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时,眼前却突然出现蜘蛛这一小得可怜的意象,诗的结尾出
现蜘蛛这一意象,有人认为是虎头蛇尾,有人认为是神来之笔,
对此,你怎么看?
答: ①在诗中的“我”渴望有雄鹰或雪豹为伴时,诗人突然给 出 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 这确实是神来之笔。②“蜘蛛”是作者的自我写照,都是宇宙 中的卑微生命,虽经过苦难生存,但都表现出了不屈的意志和 顽强的生命力。③借雪峰上的蜘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对生命力的赞颂。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 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意象的意义和艺术手法。 3. 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解题
• 峨日朵雪峰是青海省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 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作者在 诗中借称这座山为峨日朵雪峰。 •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 诗题交待了作者所处的位置。
答案:D 解析: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 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 历史,对象错误。
品读鉴赏
生命
—昌耀
我记得。 我记得生命
眼里石化的大海只剩一片荒 凉 梦中的我 曾有非常的恐惧。 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必怀疑,
有过非常的恐惧——
自然界原有无可摧毁的生机。
那一瞬,大海冻结了。
你瞧那位对着秋日
在大海冻结的那一瞬
吹送蒲公英绒羽的
无数波涌凝作兀立的山岩, 小船深深沉落于涡流的洼底。 从石化的舱房
小公主 依然是那么淘气,
那么美丽!
4.“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 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两句诗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这两句诗立即由上文“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 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 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 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5、《峨日朵雪峰之侧》结尾处,在“我”渴望有雄鹰或雪豹为
主旨归纳 本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描绘了 峨
日朵雪峰之侧的太阳、山海和蜘蛛等众多意 象,营造出 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抒写了 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表达了 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诗歌都以连绵不断的新颖意象表达蕴藉含蓄的意念, 通过气氛的渲染,构成一幅想象的图景。 B.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 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C.除了表现主题的独特外,诗人的抒情手段也是其诗歌独 树一帜的原因所在。 D.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 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铆 钉( mǎo ) 揳 入( xiē ) 罅 隙( xià )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主要写了作者攀登雪峰时的所见所感与 生命体验。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试分析诗歌 中意象的特点。
雪峰、太阳、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雪峰 太阳 石砾 雄鹰 雪豹 蜘蛛
险峻 下坠 下滑 勇猛 小的可怜
凝重壮美
2、作者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视听结合 : 雪峰 落日 嚣鸣
对比: 雄鹰 雪豹 蜘蛛
比喻: 指关节铆钉一样
拟人: 太阳→彷徨、跃入
3.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仅”暗 示了什么?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①这高度并非“一 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 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 服;③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 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九死一生黄泉路, 我又来了: 骨瘦如柴, 昂起的—— 还是那颗讨厌的头颅。 读完这几句诗,大家--定好奇,这个九死一生的人是谁?为 什么他骨瘦如柴却依然昂起头颅。这个人就是当代诗人昌耀。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 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 《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 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 表诗作。代表诗歌《划呀,划呀,父亲们》 《意绪》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 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 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写作背景
昌耀因诗获罪,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 海垦区。诗人此时是一个流放边地的受难者,但是他 依旧保持人性的坚韧度,活出本真的自己,在绝境中 仍然对生存之地充满审美的眼光。《峨日朵雪峰之侧》 就创作于这一阶段。
【基础知识积累】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薄 壁(báo ) 石 砾(lì ) 嚣 鸣(xiā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