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作者:崔亚贝韩晗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4年第01期
摘要跨学科教学指明了语文学科发展的新走向,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
对小学语文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定位存在认知偏差,语文跨学科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小學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尝试不够深入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植根学科本位,提升语文跨学科教学内生动力;拓展教学资源,强化语文跨学科教学知识能力;优化教学实践,加强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水平等对策提升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课程标准
近年来,跨学科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受到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跨学科教学强调学科融合与互通,打破各学科之间的边界,为复合型人才培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美国作为跨学科教学的发源地,其跨学科理念主要体现在 STEM 教育上,强调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1]。
芬兰的“现象教学”课程则全面体现跨学科教学,基于现象、主题和话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展开教学[2]。
英国苏格兰的“卓越课程”和北爱尔兰地区的新课程改革也致力于通过跨学科技能学习塑造完整人格[3]。
德国、法国等国家都从21世纪之初开展了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教育已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国的跨学科教育也进行了逐步探索,与项目学习、STEM 学习和整合教学等内容具有密切联系。
2022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旨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4]。
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教学成为各学科的重点关注主题。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具有超学科性。
从语文学科入手进行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天然整合优势,培育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养。
考虑到语文跨学科在当前实践领域尚处于探索期,对一线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总结,能够为改进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和黄浦区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从理念认同、知识能力和实践尝试三个维度对小学语文跨学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从教师视角了解当前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1.调查方法
问卷编制以基于关注点的采用模型(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简称 CBAM)为理论框架,该模型是Gene E.Hall和 ShirleyM.Hord在1987年出版的 Change in Schools:Facilitating the Process书中所提出的,主要用于描述、测量和解释教师试图实施教育创新时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CBAM 模型包括三个维度:关注阶段(Stages of Concern,简称 SoC)、使用水平(the Levels of Use,简称LoU)和创新配置(Innovation Configurations,简称 IC)。
SoC 是对某一特定问题或任务的感受、关注和思想的综合表现[5]。
Barbara L.Whinery等人采用该模型进行了跨学科教学问卷设计与调查[6]。
Tingrui Yan等人以该模型作为全纳教育问卷编制理论依据[7]。
SoC 七个方面为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搭建的理论框架为:(1)意识,对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内容知之甚少;(2)信息,普遍了解语文跨学科教学内容,并有兴趣愿意了解更多信息;(3)个人,担心自己实施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以及跨学科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影响;(4)管理,更关注在实施语文跨学科教学时,学校组织结构和学校后勤支持等方面的内容;(5)后果,聚焦于语文跨学科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6)协作,更愿意与同事共同协作努力;(7)重新聚焦,倾向于探索语文跨学科教学创新性的方案。
围绕研究目的,将上述七个方面进行整合,问卷设计题目共计 34 道,除基本信息外,包括理念认同、知识能力和实践尝试三个一级维度,见表 1。
2.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上海市徐汇区和黄浦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 150 份,有效问卷为 146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7.3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 2,采用 SPSS 26.0 和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课时和目标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受客观条件所限,跨学科教学实践项目得不到有效指导,较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经调查,当前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定位偏差、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失配和教学实践尝试不够深入等问题。
1.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定位存在认知偏差
理念认同从内涵理解和兴趣意愿两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跨学科教学定位存在偏差,主要体现为内涵理解不足和了解程度不够。
(1)对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理解较为浅显
在内涵理解方面,从教学实例判断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内容判断两个题项进行。
在教学实例判断上,选用夏雪梅《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内涵、设计逻辑与实践原型》一文中 4 项实例,分别为:①在讲授语文诗歌集的时候,用到了美术绘画;②布置一份苏州河的水污染治理情况的考察报告作业,可能会用到语文、生物、地理、化学的知识;③在了解鸟的演化特征与生活习性的时候,加入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学习;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学校计划创建“历史的回声”时光长廊展厅,你作为策展人,如何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并选用多种文学体裁的形式来展现历史长廊呢?[8]分别对四项教学实例是否属于跨学科教学进行频率分析,由图 1 可知,分别占比84.93%和 80.13%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实例二和实例四属于跨学科教学。
从夏雪梅老师观点来看,四个实例只有实例四属于跨学科学习范畴,实例一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实例二属于研究性学习,对跨学科的理解要求尚不清晰;实例三提出了跨学科问题,但未让学生体验持续探究的过程。
在课程标准内容判断上,分别判断语文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四个观点,观点1、观点 2和观点 4 显然是源于课程标准内容,观点 3 跨学科学习以设计、参与、调研和展示为主是建议在小学五六年级学段实施。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占比 86%左右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观点 1 和观点 2,尚有13%比例的教师认为两个观点错误。
观点 4 与问卷设计中“外界支持”维度相关,90%比例以上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该观点正确,见表 3。
(2)对语文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不足
在兴趣意愿方面,通过三个部分展开调查。
首先,在教学了解上, 65.75%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了解跨学科教学,从整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对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加强空间;其次,在教学认同上, 78.23%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跨学科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是肯定跨学科教学观点的;在开展意愿上,79.59%的小学语文教师愿意主动开展跨学科教学。
对三者进行比较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上的开展意愿与教学认同比例较为一致,前两者均高于对跨学科教学的了解程度。
2.语文教师跨学科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
知识能力从知识储备、学习经历和外界支持三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和缺乏资金支持与专家指导。
(1)跨學科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储备方面,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文件中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共有 13 门学科,就“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和“除语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排序调查,在12 门学科中,“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前 5 门学科排序为道德与法治 >历史 > 数学 > 地理 > 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被选定为与语文最具有关联性、紧密性的学科,综合得分为 7.03 分,历史得分为 5.92 分。
位于后三位的学科分别为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和劳动,劳动学科综合得分为 1.51 分。
“除语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调查结果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道德与法治 > 英语 > 数学 > 历史 > 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劳动三门学科排在后三位。
在跨学科教学起步阶段,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所需的知识含量与知识广度远低于STEM教育对学科的知识要求程度。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关联学科和学科外的知识储备两个方面不相匹配,如历史学科被认定为与语文高度关联的学科,但在历史学科知识掌握上排在了英语和数学学科之后,这体现出应然知识储备与实然知识储备并不相符。
跨学科教学需要切实提升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对历史史实的普遍了解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入把握。
(2)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
在学习经历方面,包括职前与在职期间跨学科教育学习经历两个部分。
入职前具有跨学科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为 80.14%,学习经历形式以学习相关跨学科理论(占比 82.05%)和参加相关讲座培训(占比 80.34%)为主,除此之外还有 62.39%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过观摩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参加跨学科培训次数的统计结果为:5 次以上占22.60%,3~4 次占30.82%,1~2 次占37.67%,0 次占8.90%,在职学习经历以参加相关讲座培训为主(占比67.23%),绝大多数教师期望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3)跨学科教学缺乏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
在外界支持方面,从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两个部分展开调查。
Avalos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社区和媒体、学校环境和支持等内容[9]。
首先,在学校支持上,由表 4 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在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支持情况和期待在未来可以得到的意向支持在教学设备支持、校长支持和学校组建团队三个方面基本一致,对专家指导、资金支持的期望度明显上升;其次,在社区资源支持上, 87.07%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学需要获得社区资源支持。
在社区资源来源上,社区文化资源的要求高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3.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尝试从实施情况、学生学习、同事合作和质量提升四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该维度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内容。
实践尝试方面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实施情况包括实施频率、实施方式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
在实施频率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编制原则上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教学时间上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26 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 课时,各年级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灵活调整。
调查发现,分别占比 38.7%、36.05%和 15.65%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频率为每周1课时、每周 2~3 课时和每周 4 课时以上,另外9.52%的小学语文教师未开展跨学科教学。
数据表明,48%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尝试跨学科教学, 90%左右的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标准要求。
在实施方式上,小学语文教师倾向采用主题教学法(占比 77.55%)和问题教学(占比74.83%)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是项目教学(占比 60.54%)和合作学习(占比 5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从学习目标、知识图谱、活动过程和活动评价等方面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主题教学进行跨学科教学,与课程标准导向相一致。
根据 John 的观点,跨学科教学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这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学术内容中的联系,并帮助教师节省教学时间[10]。
在课程标准内容判断上,分别判断语文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四个观点,观点1、观点 2和观点 4 显然是源于课程标准内容,观点 3 跨学科学习以设计、参与、调研和展示为主是建议在小学五六年级学段实施。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占比 86%左右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观点 1 和观点 2,尚有13%比例的教师认为两个观点错误。
观点 4 与问卷设计中“外界支持”维度相关,90%比例以上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该观点正确,见表 3。
(2)对语文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不足
在兴趣意愿方面,通过三个部分展开调查。
首先,在教学了解上, 65.75%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了解跨学科教学,从整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对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仍有
加强空间;其次,在教学认同上, 78.23%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跨学科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是肯定跨学科教学观点的;在开展意愿上,79.59%的小学语文教师愿意主动开展跨学科教学。
对三者进行比较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上的开展意愿与教学认同比例较为一致,前两者均高于对跨学科教学的了解程度。
2.语文教师跨学科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
知识能力从知识储备、学习经历和外界支持三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和缺乏资金支持与专家指导。
(1)跨学科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储备方面,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文件中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共有 13 门学科,就“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和“除語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排序调查,在12 门学科中,“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前 5 门学科排序为道德与法治 >历史 > 数学 > 地理 > 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被选定为与语文最具有关联性、紧密性的学科,综合得分为 7.03 分,历史得分为 5.92 分。
位于后三位的学科分别为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和劳动,劳动学科综合得分为 1.51 分。
“除语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调查结果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道德与法治 > 英语 > 数学 > 历史 > 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劳动三门学科排在后三位。
在跨学科教学起步阶段,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所需的知识含量与知识广度远低于STEM教育对学科的知识要求程度。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关联学科和学科外的知识储备两个方面不相匹配,如历史学科被认定为与语文高度关联的学科,但在历史学科知识掌握上排在了英语和数学学科之后,这体现出应然知识储备与实然知识储备并不相符。
跨学科教学需要切实提升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对历史史实的普遍了解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入把握。
(2)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
在学习经历方面,包括职前与在职期间跨学科教育学习经历两个部分。
入职前具有跨学科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为 80.14%,学习经历形式以学习相关跨学科理论(占比 82.05%)和参加相关讲座培训(占比 80.34%)为主,除此之外还有 62.39%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过观摩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参加跨学科培训次数的统计结果为:5 次以上占22.60%,3~4 次占30.82%,1~2 次占37.67%,0 次占8.90%,在职学习经历以参加相关讲座培训为主(占比67.23%),绝大多数教师期望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3)跨学科教学缺乏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
在外界支持方面,从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两个部分展开调查。
Avalos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社区和媒体、学校环境和支持等内容[9]。
首先,在学校支持上,由表 4 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在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支持情况和期待在未来可以得到的意向支持在教学设备支持、校长支持和学校组建团队三个方面基本一致,对专家指导、资金支持的期望度明显上升;其次,在社区资源支持上, 87.07%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学需要获得社区资源支持。
在社区资源来源上,社区文化资源的要求高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3.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尝试从实施情况、学生学习、同事合作和质量提升四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该维度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内容。
实践尝试方面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实施情况包括实施频率、实施方式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
在实施频率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编制原则上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教学时间上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26 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 课时,各年级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灵活调整。
调查发现,分别占比 38.7%、36.05%和 15.65%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频率为每周1课时、每周 2~3 课时和每周 4 课时以上,另外9.52%的小学语文教师未开展跨学科教学。
数据表明,48%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尝试跨学科教学, 90%左右的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标准要求。
在实施方式上,小学语文教师倾向采用主题教学法(占比 77.55%)和问题教学(占比74.83%)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是项目教学(占比 60.54%)和合作学习(占比 5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从学习目标、知识图谱、活动过程和活动评价等方面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主题教学进行跨学科教学,与课程标准导向相一致。
根据 John 的观点,跨学科教学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这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学术内容中的联系,并帮助教师节省教学时间[10]。
在课程标准内容判断上,分别判断语文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四个观点,观点1、观点 2和观点 4 显然是源于课程标准内容,观点 3 跨学科学习以设计、参与、调研和展示为主是建议在小学五六年级学段实施。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占比 86%左右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观点 1 和观点 2,尚有13%比例的教师认为两个观点错误。
观点 4 与问卷设计中“外界支持”维度相关,90%比例以上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该观点正确,见表 3。
(2)对语文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不足
在兴趣意愿方面,通过三个部分展开调查。
首先,在教学了解上, 65.75%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了解跨学科教学,从整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对跨学科教学了解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加强空间;其次,在教学认同上, 78.23%的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跨学科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是肯定跨学科教学观点的;在开展意愿上,79.59%的小学语文教师愿意主动开展跨学科教学。
对三者进行比较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上的开展意愿与教学认同比例较为一致,前两者均高于对跨学科教学的了解程度。
2.语文教師跨学科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
知识能力从知识储备、学习经历和外界支持三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应然知识能力与实然知识能力存在失配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和缺乏资金支持与专家指导。
(1)跨学科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储备方面,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文件中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共有 13 门学科,就“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和“除语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排序调查,在12 门学科中,“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前 5 门学科排序为道德与法治 >历史 > 数学 > 地理 > 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被选定为与语文最具有关联性、紧密性的学科,综合得分为 7.03 分,历史得分为 5.92 分。
位于后三位的学科分别为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和劳动,劳动学科综合得分为 1.51 分。
“除语文学科外还掌握的学科”调查结果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道德与法治 > 英语 > 数学 > 历史 > 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劳动三门学科排在后三位。
在跨学科教学起步阶段,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所需的知识含量与知识广度远低于STEM教育对学科的知识要求程度。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关联学科和学科外的知识储备两个方面不相匹配,如历史学科被认定为与语文高度关联的学科,但在历史学科知识掌握上排在了英语和数学学科之后,这体现出应然知识储备与实然知识储备并不相符。
跨学科教学需要切实提升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对历史史实的普遍了解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入把握。
(2)在职跨学科学习经历较为单一
在学习经历方面,包括职前与在职期间跨学科教育学习经历两个部分。
入职前具有跨学科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为 80.14%,学习经历形式以学习相关跨学科理论(占比 82.05%)和参加相关讲座培训(占比 80.34%)为主,除此之外还有 62.39%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过观摩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参加跨学科培训次数的统计结果为:5 次以上占22.60%,3~4 次占30.82%,1~2 次占37.67%,0 次占8.90%,在职学习经历以参加相关讲座培训为主(占比67.23%),绝大多数教师期望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3)跨学科教学缺乏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
在外界支持方面,从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两个部分展开调查。
Avalos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社区和媒体、学校环境和支持等内容[9]。
首先,在学校支持上,由表 4 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在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支持情况和期待在未来可以得到的意向支持在教学设备支持、校长支持和学校组建团队三个方面基本一致,对专家指导、资金支持的期望度明显上升;其次,在社区资源支持上, 87.07%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学需要获得社区资源支持。
在社区资源来源上,社区文化资源的要求高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3.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尝试从实施情况、学生学习、同事合作和质量提升四个二级维度展开调查,该维度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内容。
实践尝试方面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实施情况包括实施频率、实施方式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
在实施频率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编制原则上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教学时间上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26 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 课时,各年级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灵活调整。
调查发现,分别占比 38.7%、36.05%和 15.65%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频率为每周1课时、每周 2~3 课时和每周 4 课时以上,另外9.52%的小学语文教师未开展跨学科教学。
数据表明,48%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尝试跨学科教学, 90%左右的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标准要求。
在实施方式上,小学语文教师倾向采用主题教学法(占比 77.55%)和问题教学(占比74.83%)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是项目教学(占比 60.54%)和合作学习(占比 5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从学习目标、知识图谱、活动过程和活动评价等方面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主题教学进行跨学科教学,与课程标准导向相一致。
根据 John 的观点,跨学科教学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这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学术内容中的联系,并帮助教师节省教学时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