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神话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海经·海内经》 注释 : [1]鲧(gǔn):传说是黄帝的后代、禹的父亲。帝:天帝。 息壤:息, 生息。息壤,传说中能自我生息增多的土壤。 [2]祝融:传说中的火神之名。 羽郊:羽山的近郊。 [3]复:即“腹”。传说鲧死以后,三年不腐,以刀剖腹,腹中生禹。 [4]卒:最终。 布:敷,铺。土:息壤。九州:上古将中国分为九个 大区,即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洲、荆州。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同上》)
厌(餍,吃)火国在其南,其为人兽身黑色, 火出其口中。(《同上》)
四、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发明创造 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
•
女娲补天
•
•
后羿除害
中国的创世
神话,以盘古开
盘古
天辟地最为著名。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 整《三五历纪》)
二、
(礼乐文化)
1、散文
(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
(2)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2、诗歌——《诗经》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 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
三、
(百家争鸣)
1、散文 诸子散文:《孟子》、《荀子》、《庄子》、 《韩非子》 历史散文:《战国策》(刘向)
5、发明创造神话 人类英雄取代自然神 燧人氏:火;有巢氏:房屋;神农:医药; 苍颉:文字;后稷:农业;后羿:弓箭
战争神话如《淮南
子·天文训》所载共 工与颛顼争帝。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 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 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猜猜战神是谁?
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 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 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 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 部落,攻打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 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 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 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杀掉蚩尤, 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 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始祖神话是关 于人类起源问题的 神话,中国的始祖
神话是女娲抟土造 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 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女娲炼石补天见
于《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天不兼覆,地不 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 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国语》的作者及创作时代历来众说纷 纭,《尚书》、《战国策》实为后人所编。
《论语》就是孔门弟子所记。
一、 (巫文化)
1、诗歌
《九歌》——民间祭神乐歌 《诗经·商颂》(五篇)(草创于商,成于春秋)
2、散文
《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两篇,据说是夏 代的遗文。
《尚书•商书》中的《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
绪论及神话演示文稿
(优选)绪论及神话
• 【教学目标】了解先秦文学主要现象和发展情况,主要内容 和特点
• 【教学重点】先秦文学主要内容和特点
• 【教学难点】先秦文学与整个文化浑融共处的现象和特点
学习内容
•
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
•
原始文学 上古歌谣
•
神话传说
•
先秦文学 《诗经》
• 上古异兽:《应龙》 • 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
为应龙”,应龙称得上 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 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 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 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 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 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 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 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 龙,黄龙即是应龙,因 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山海经·海外南经》)
2、诗歌 《楚辞》——《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
• 【教学目标】神话的产生及其性质特点、 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的 影响
• 【教学重点】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的思想 文化艺术内涵
• 【教学难点】神话的精神
一、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 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 身”。
•
先秦散文 左传等叙事散文
•
孟子、庄子等说理散文
•
楚辞
1、文史哲不分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写作 中动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基本具有了叙事文学的特征, 奠定了叙事文学的传统。
2、成熟的文学作品出现
诗歌、散文
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
《诗经》中只有少数作品可以知道作者的姓名,多 数只能推测是由公卿列士所献或采自民间,有些作品 可能经过乐官的整理加工。
中国洪水神话
以鲧禹治水最为著
名,见之于《山海 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 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中国的普罗米修士---《鲧禹治水》
•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2],不 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3]。鲧复生 禹[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5]。
二、
《山海经》 《楚辞》 《淮南子》 《穆天子传》
三、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 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 而成 。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 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 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 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 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数据。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同上》)
厌(餍,吃)火国在其南,其为人兽身黑色, 火出其口中。(《同上》)
四、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发明创造 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
•
女娲补天
•
•
后羿除害
中国的创世
神话,以盘古开
盘古
天辟地最为著名。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 整《三五历纪》)
二、
(礼乐文化)
1、散文
(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
(2)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2、诗歌——《诗经》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 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
三、
(百家争鸣)
1、散文 诸子散文:《孟子》、《荀子》、《庄子》、 《韩非子》 历史散文:《战国策》(刘向)
5、发明创造神话 人类英雄取代自然神 燧人氏:火;有巢氏:房屋;神农:医药; 苍颉:文字;后稷:农业;后羿:弓箭
战争神话如《淮南
子·天文训》所载共 工与颛顼争帝。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 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 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猜猜战神是谁?
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 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 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 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 部落,攻打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 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 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 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杀掉蚩尤, 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 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始祖神话是关 于人类起源问题的 神话,中国的始祖
神话是女娲抟土造 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 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女娲炼石补天见
于《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天不兼覆,地不 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 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国语》的作者及创作时代历来众说纷 纭,《尚书》、《战国策》实为后人所编。
《论语》就是孔门弟子所记。
一、 (巫文化)
1、诗歌
《九歌》——民间祭神乐歌 《诗经·商颂》(五篇)(草创于商,成于春秋)
2、散文
《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两篇,据说是夏 代的遗文。
《尚书•商书》中的《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
绪论及神话演示文稿
(优选)绪论及神话
• 【教学目标】了解先秦文学主要现象和发展情况,主要内容 和特点
• 【教学重点】先秦文学主要内容和特点
• 【教学难点】先秦文学与整个文化浑融共处的现象和特点
学习内容
•
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
•
原始文学 上古歌谣
•
神话传说
•
先秦文学 《诗经》
• 上古异兽:《应龙》 • 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
为应龙”,应龙称得上 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 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 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 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 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 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 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 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 龙,黄龙即是应龙,因 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山海经·海外南经》)
2、诗歌 《楚辞》——《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
• 【教学目标】神话的产生及其性质特点、 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的 影响
• 【教学重点】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的思想 文化艺术内涵
• 【教学难点】神话的精神
一、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 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 身”。
•
先秦散文 左传等叙事散文
•
孟子、庄子等说理散文
•
楚辞
1、文史哲不分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写作 中动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基本具有了叙事文学的特征, 奠定了叙事文学的传统。
2、成熟的文学作品出现
诗歌、散文
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
《诗经》中只有少数作品可以知道作者的姓名,多 数只能推测是由公卿列士所献或采自民间,有些作品 可能经过乐官的整理加工。
中国洪水神话
以鲧禹治水最为著
名,见之于《山海 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 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中国的普罗米修士---《鲧禹治水》
•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2],不 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3]。鲧复生 禹[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5]。
二、
《山海经》 《楚辞》 《淮南子》 《穆天子传》
三、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 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 而成 。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 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 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 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 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