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发展先行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市响应
珠海: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发展先行区
文/潘慧 通讯员/李颖菲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广东科技》:珠海市科技创新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主要取得哪些突破与成效?
珠海科创局:“十三五”时期,珠海市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2.64%大幅提高到3.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22.5件增长到93.9件,均居全省第二;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项8项、省级科学奖项51项,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相继
问世,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射“珠海一号”卫星,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首飞。
根据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珠海在国内289个地
级及以上城市中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1名,地级市排名第2位。
一是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全市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持续完善,修订《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珠海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迎来最强法律保障;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多样性、路径不确定
性的特点,探索体制机制突破,起草建立科技项目分类绩效评估机制、
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机制等,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首次以“双一号文”的形式出台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及若干措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二是突破地域限制,提升科技创新要素整合力。
着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
“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珠海中科先进
技术研究院、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等纷纷在珠海布局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珠海市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的重要城市,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因此,珠海市精准定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先行区”,而《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更是强调要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区域科技中心。
在《规划》的指引下,珠海市如何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及“十四五”科技规划?本刊记者特邀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以下简称“珠海科创局”)为我们解读。
荈用荈䔂 䩧鸣刿넞宐䎂涸猰䪮倝䔂溁
帿Ⰶ鍒靀շ䎛⚎溁猰䪮倝 ⼧㔋❀ 錞ⴢո
4家,省级317家、市级149家;各级新型研发机构35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6家;全市众创空间3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6家,其中,高新区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加速科技创新人才要素引进流动,截至2020年年底,拥有高端人才近6万人,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三是对外合作取得新突破,构建协同创新新格局。
2019年,澳珠两地科技交流合作实现“破冰”。
围绕人工智能、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建设重大研发机构,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支撑。
推动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珠海澳大、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组织参与珠澳科技交流互访活动近30次,3次承办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与澳门有关科技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
《广东科技》:“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科技创新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珠海科创局:“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当其冲就是科技创新发展
“指挥棒”效应不明显。
当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导向和检查考核手段,全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加上各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区两级资源统筹力度较弱,各区、各部门缺乏科技创新发展长远定位及规划,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目前,经多次沟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考核”项已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
其次,没有建立科技创新资金稳定投入机制。
科技与金融发展滞后,虽然市一级层面上设立了科技创新三大基金,也具备一定规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调配机制,基金不敢贷不想贷、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不到,导致基金使用效率较低。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信贷发展,珠海科创局多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专题,同时利用创新创业大赛契机,举办科技金融对接路演活动,推动科技金融工作落地。
再次,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突破。
目前珠海市沿用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大多仍然为计划经济产物,已不太适用当前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如珠海市还没有建立科技项目分类绩效评估机制、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等等,这些均为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松绑的核心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需要在全市层面推动解决。
今年以来,在珠海市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下,市科创局牵头起草建立科技项目分类绩效评估机制、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机制等,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最后,科技创新工作缺乏长 䎃 剢 棟嵳䋑〮䒓շ棟嵳絑崸暵⼓猰䪮倝⤛鵳勵⢾ո〄䋒⠔
地市响应
期的、系统性的重要抓手。
目前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东省和珠海市均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这些大多还停留在方向和概念上,缺乏可以统筹调动全市力量、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项目。
把握“四个面向”需求 打
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广东科技》:《规划》中有哪些内容对珠海市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珠海科创局:《规划》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在科技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我省开启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的新征程提供有力引导。
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的重要城市,肩负着服务国家建
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推进珠澳合作开发横琴的历史使命,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重要的合作
载体。
《规划》对推进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行了谋划: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鼓励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加快建设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携手打造横琴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大力发
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在科研资源跨境流动方面积极探索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现实形式。
通过清晰描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为珠海全力配合服
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外“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目标与珠海市“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
先行区”定位相辅相成、脉脉相通,未来珠海将携手澳门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共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科技创新的能级量级,为加快形成“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粤澳科技合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贡献应有力量。
《广东 科技》:珠海市根据《规划》精神,并结合自己的特色,
制定了怎样的科技发展战略。
《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珠海科创局:《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结合自身的特色,分析目前全市科技
创新发展基础、问题及面临形势,提
痦⛰㾉⚥㕂倝⚌㣐饋 䎛⚎v棟嵳饋⼓ 冷 䎃棟嵳䋑 猰匉 倝⚌㣐饋䋑Ɀ饋
㕐忘衅䍋
荈用荈䔂 䩧鸣刿넞宐䎂涸猰䪮倝䔂溁
帿Ⰶ鍒靀շ䎛⚎溁猰䪮倝 ⼧㔋❀ 錞ⴢո
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指导和决策支撑。
《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紧抓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机遇,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牢牢把握“四个面向”要求,体现了国家的创新导向和全市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在发展目标上,围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先行区”定位,将珠海市肩负的使命任务和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牢牢瞄准目标靶向进行精准设置,体现新时期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在任务部署上,围绕积
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夯实服务国家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构建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育具有活力的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加快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建
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7个领域进行谋划,为推动珠海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提供支撑。
《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体现了4个方面的特点:一
是突出高点站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
指导,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及任务。
主动将珠海放在全球、全
国、大湾区、全省大局中进行审视,围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先行区”定位,提出未来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目标,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二是突出新的视角。
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坚持“四个面向”,按照市委“特大高多”新思路,突出珠海自身发展实际和需求,在立足“十三五”基础上,围绕新形势新要求谋篇布局,增加区域协同创新、新业态新模式、市场机制完善、文化氛围营造、治理能力提升、风险防范等新章节,为未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引导。
三是突出系统谋划。
在重点任务谋划上将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上游的原始创新,到中游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行全链条设计,对链条上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配置等关键节点以及瓶颈
问题进行攻关,结合实际提出具有
度弩 〿猰㔩䕎䧭 㹐瑟ꢂˋ⚌蕐㕍ˋ㷱⻊㐼ˋ⸈鸟㐼 ⰌꝆ勵㷱⻊⡤禹 䧭⚹棟嵳䋑猰
䪮倝䊨⡲涸ꅾ銳鲿⡤
度弩 〿猰㔩霃用껷劍 䎂倰碛礵鄳㖞㖑 㼜鄄䩧鸣䧭⚹
度慌猰䪮䧭卓鲮⻊㛇㖑
地市响应
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四是突出项目支撑。
牢牢把握“项目为王”要求,以表格形式设置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研发机构、对外合作平台等八类科技计划项目,为实现规划
目标和落实任务提供有力保障作用。
全面深化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 树立高质量发展典范
《广东科技》:珠海市将如何实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区域科技中心的目标?
珠海科创局:
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核心目标,珠海将抢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历史性发展机遇,全面深化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将加快“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澳珠”极点建设,搭建立足“澳珠”一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大湾区东西两翼协同创新发展,奋力打造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另一方面,珠海将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推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国家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工作,支持港湾1号科创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要平台载体加快发展,支持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和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横琴分部与珠海市科
技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澳门高端科研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
在创新人才方面,将推动珠澳
人才协同发展,优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
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新支点,推动形成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
加强国际科技对外交流及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在联合研发、创新人才培训、科技项目孵化等方面加强与国际创新型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本文图片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提供
)
⽂倰鲱⟝㔩⚺㔩⼓ 棟嵳 獤匧䱲程騨遤 猰䪮蕐㕍ˋ㷱⻊㐼ˋ⸈鸟㐼ˋ❡⚌㔩ˋ❡㙹
輑ざ 涸剪⸉⡤禹 ⚹♶ず〄㾝媯涸猰䪮⟱⚌䲿⣘鷓㹆䘯鸟䧭瑟ꢂ涸〄㾝垷䒭
磾慌ざ⡲⚥⼕蚋猰䪮❡⚌㔩䊺䵨䒊饰⚥㕂ⰻ㖑⿺妍湅雩霆叻ⲥ涸(.1⚥霚欰❡ծ灇〄唬崵ծ❡⚌㷱⻊㛇㖑瘝♧⡤⻊ⰌꝆ勵涸ծⰨ剣㕂꣢⯓鵳宐ⲥ涸⚁⚌⻊
ⰖⰟ剪⸉䎂〵
荈用荈䔂 䩧鸣刿넞宐䎂涸猰䪮倝䔂溁
帿Ⰶ鍒靀շ䎛⚎溁猰䪮倝 ⼧㔋❀ 錞ⴢ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