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沪科沪科高中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0/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多过程问题的求解 多过程问题是指物体的运动经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情 境.解决此类问题时: 1.画出运动示意图,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 过程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就可以在每小段应用速度公式求解. 2.相邻过程的衔接点是速度,第一阶段的末速度是第二阶段 的初速度.
4.图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是一条 _过__原__点___的直线,如图所示,图像的斜率就反映了_加___速__度__的 大小.
12/10/2021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__v__t=__v_0_+__a_t __.
2.位移公式:__s_=__v_0_t_+__12_a_t2_____. 3.速度和位移的关系:v2t -v20=2as.
12/10/2021
第五页,共三十六页。
4.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 所示: (1)纵轴的截距表示__初__速__度___v_0__的大小; (2)图像的_斜__率___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3)图像下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的位移.
12/10/2021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 1.公式 vt=v0+at 中各符号的含义 (1)v0、vt 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 (2)a 为物体的加速度,且 a 为恒量. 2.公式的方向性 (1)公式中的 v0、vt、a 具有方向性,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a、vt 与 v0 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值,与 v0 的 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2)a 与 v0 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 v0 方向相反时,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2/10/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 (1)卡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设卡车从 A 点开始减速,则 vA=10 m/s, 用 t1 时间到达 B 点,从 B 点又开始加速,用 t2 时间到达 C 点,
则 vB=2 m/s,vC=10 m/s,且 t2=12t1,t1+t2=12 s,可得 t1=
12/10/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2.斜率: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截距:纵截距表示初速度,横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 4.交点:交点表示同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12/10/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在 1 s 末和 4 s 末 C.乙在前 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 甲以 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 0~2 s 内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a1=2 m/s2,2 s~6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 =-1 m/s2.1 s 末和 4 s 末二者只是速度相同,并未相遇.6 s 内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两速度方向相同,故选 C. [答案] C
第2章 研究匀变速(biàn sù)直线运动的规律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2/10/2021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第2章 研究匀变速(biàn sù)直线运动的规律
1. 知 道 从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到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研 究 方 法. 2.掌握公式和图像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重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运用其 进行计算.(重点、难点)
(1)物体 3 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2)当 vt=0 时,物体运动多长时间?位移是多少? 解析:(1)由 s=v0t-12at2 知 3 秒内位移 s=5×3-12×0.5×9 m=12.75 m. (2)由 vt=v0-at 知 t′=vt--av0=05.5 s=10 s
位移 s′=v0t′-12at′2=5×10-12×0.5×100 m=25 m. 答案:(1)12.75 m (2)10 s 25 m
8 s,t2=4 s.
由 v=v0+at 得,在 AB 段,vB=vA+a1t1

在 BC 段,vC=vB+a2t2

①②两式分别代入数据,解得 a1=-1 m/s2,a2=2 m/s2.
12/10/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2.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 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 v-t 图像中,正确描述 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
解析:选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是倾斜的直线,所以 选项 A、D 错误;由于火车前后运动方向一致,故选项 B 正确, C 错误.
火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前进,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 10.8 km/h,1 min 后变成 54 km/h,需再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 度才能达到 64.8 km/h?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确定各时刻速度 ―→ 计算加速度 ―→ 计算时间
12/10/2021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 设火车在三个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如图所示.
12/10/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自新交通法扣分新规定实施以来,司机师傅们都谨慎驾 驶.若一辆卡车原来以 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 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 2 m/s 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当即 放开刹车,换挡加速,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 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共用了 12 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 2 s 末及 10 s 末的瞬时速度.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3.位移的大小是时间的二次函数,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是曲线. 4.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可以写成 s=12at2,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5.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t -v20=2as 此公式是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联立推导出来的,但因为不含 时间,所以应用很方便.公式中四个矢量 vt、v0、a、s 要规定 统一的正方向.
12/10/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
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1)如图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直线 a 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直线 b 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 图像. (2)如果某时间段内 v-t 图像一段在 t 轴上方,另一段在 t 轴下 方,但仍是直线,只是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加速度是 恒定的,全过程可以看成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中的直 线 c 所示.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3 s 内物体的位移 s3=v0t3+12at23=5×3 m+12×0.5×32 m=17.25 m. (2)2 s 内物体的位移 s2=v0t2+12at22=5×2+12×0.5×22 m=11 m 第 3 s 内的位移 s=s3-s2=17.25 m-11 m=6.25 m.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3)汽车刹车所用时间 t2=va20=123.5 s<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 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 答案:(1)18.5 m/s (2)6.5 m/s (3)0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理解 1.公式表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适用 条件必须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2.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公式 s=v0t+12at2,s 是位移,而不是 路程,v0、a 也是矢量,有方向性.如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如果是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此时公式也可以 表示为 s=v0t-12at2,要注意这里的 a 仅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则三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10.8 km/h=3 m/s,v2=54 km/h=15 m/s, v3=64.8 km/h=18 m/s,时间 t1=1 min=60 s. 由 v2=v1+at1 得:a=v2-t1 v1, 代入数据得 a=0.2 m/s2.
由 v3=v2+at2t2=v3-a v2=15 s. [答案] 15 s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5 m/s,加速 度为 a=0.5 m/s2,求: (1)物体在 3 s 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 3 s 内的位移. [思路点拨] 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应该认清是哪一段时间内的 位移,第(1)小题所求位移的时间间隔是 3 s,第(2)小题所求位 移的时间间隔是 1 s,即 2 s 末到 3 s 末的位移.
12/10/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分析 v-t 图像时的两点注意 (1)加速度是否变化看有无拐点:在拐点位置,图线的斜率改变, 表示此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改变.v-t 图像为曲线,可认为曲线 上处处是拐点,加速度时刻在改变. (2)速度方向是否改变看与时间轴有无交点:在与时间轴的交点 位置,纵坐标的符号改变,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12/10/2021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速度公式 vt=v0+at 的适用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公式 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分析,并养成画图 的习惯,主要有两种图:(1)v-t 图像;(2)运动过程草图.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1.汽车以 45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 0.6 m/s2 的加速度加速,则 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 少? (2)若汽车刹车以 0.6 m/s2 的加速度减速,则 10 s 后速度能达到 多少? (3)若汽车刹车以 3 m/s2 的加速度减速,则 10 s 后速度为多少?
12/10/2021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3.公式的适用条件 公式 vt=v0+a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4.公式 vt=v0+at 的特殊形式 (1)当 a=0 时,vt=v0(匀速直线运动); (2)当 v0=0 时,vt=a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2/10/2021
第八页,共三十六页。
12/10/2021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一、从自由落体到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g 的匀变 速直线运动. 2.速度公式:__v__t=__a_t__.
3.位移公式:___s_=__12_a_t2______.
12/10/2021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1)初速度 v0=45 km/h=12.5 m/s,加速度 a=0.6 m/s2, 时间 t=10 s.1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 v=v0+at=(12.5+0.6×10) m/s=18.5 m/s. (2)汽车匀减速运动,a1=-0.6 m/s2,减速到停止的时间 tm=0-a1v0=0- -102.6.5 s≈20.83 s>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 v=v0+a1t=(12.5-0.6×10) m/s= 6.5 m/s.
[答案] (1)17.25 m (2)6.25 m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利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计算位移时,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 确定各量的符号,合理选取公式,同时注意所求的位移是哪段 时间的位移.
12/10/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上题中,若物体以 v0=5 m/s、加速度 a=0.5 m/s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