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及 求 农田作物需水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含水量及农田作物需水量
一、土壤含水量的计算
1.土壤重量含水量(重量百分数)
指一定重量的土壤中水分重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

干土指在105℃下烘干的土壤(干土≠风干土),通常要求烘干时间达8小时以上,准确则要求烘至衡重。

它是普遍应用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经典方法。

一般情况下,如果文献中未做任何说明,则均表示“重量含水量”。

如烘干法测定的结果,其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水重%)可由下式求得:例1:测得湿土重为95克,烘干后重79克,求重量含水量。

2.土壤容积含水量(水容积百分数)
指一定土壤水的容积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

它可以表明土壤水充满土壤孔隙的程度及土壤中水、气的比率。

常温下如土壤的密度为1克/厘米3,因此土壤容积含水量或水容积百分数(水容积%)可由下式求得:
土壤容重
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干土重,单:g/cm3。

容重是土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参数,在土壤工作中用途较广,以下举例说明。

(1)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容重可用来表示土壤的松紧程度,疏蓊或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容重小,紧实板结的土壤则容重大,如下表。

容重(g/cm3)松紧程

孔隙度
(%)
< 1.00 最松> 60
1.00~1.14 松60~56
1.14~1.26 适合56~52
1.26~1.30 稍紧52~50
> 1.30 紧< 50
(2)计算土壤重量每公顷或每亩耕层土壤有多重,可用土壤的平均容重来计算,同样一定面积土壤(地)上的挖土或盆裁填土量,也要利用容重来计算。

例1:一个直径为40cm,高为50cm的盆,如果按1.15g/cm3容重计算,问需装多少(干)土
解:(40/2)2? 3.14 ? 50 ? 1.15 = 72220克= 72公斤
如一亩地面积(6.67?106cm2)的耕层厚度为20cm,容重为1.15g/cm3,其总重量为:
6.67 ? 106? 20 ? 1.15 = 1.5 ? 108(g) = 150(t) = 150000kg = 30 万斤土
(3)计算土壤各组分的数量根据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水分、有机质含量、养分和盐分含量等,作为灌溉排水、养分
和盐分平衡计算和施肥的依据。

如上例中的土壤耕层,现有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到
25%,则每亩的灌水定额为:
6.67 ? 106 ? 20 ? 1.15 ? (25% - 15%) = 30(m 3)
又如上例,土壤耕层的全N 含量为0.1%,则土壤耕层(0~20cm )
含N 素总量为:
6.67 ? 106 ? 20 ? 1.15 ? 0.1% = 150t ? 0.1% = 150kg
例2:如某土壤水含量(水重%)为20.3%,土壤容重为1.20(克/
厘米3),求土壤容积百分数(水容%)
水容% = 20.3% ? 1.2 = 24.4%
又如某土壤容重为1.20,该土的总孔隙度为%10065.220.11⨯⎪⎭⎫ ⎝⎛- = 55%,则其土壤容积饱和含水量为55%,饱和重量含水量为37.7%,空气所
占的容积为55% - 24.4% = 30.6%
3.土壤水贮量(农田贮水深)
以水层厚度(水毫米)表示。

指一定厚度土层内土壤水的总贮量相当
多少水层厚度(毫米)。

它便于与气象资料-降水量、蒸发量及作物耗
水量等进行比较。

土壤水贮深(水毫米)可同下式求得:
H 土为土层厚度,单位:mm 。

M 为1亩地的面积。

例3:如某土层厚度为100厘米,土壤含水量(水重%)为20%,容
重为1.20(克/厘米3),得:
(水毫米)= 1000 ? 20% ? 1.20 = 240毫米
4.农田(土壤)水贮量(亩/方)
以水的体积(方/亩)表示:指一定深度内每亩土壤水的总贮量(以
立方米计),即:水方/亩这是农田灌溉时计算水量常用的方法。

其求法如
下式:
(水方/亩)= 666.6(米2) ? 深度(米) ? 水重% ? 容重
例4:设土层深度为1米,水重%为20%,容重为1.2,其贮水量(水
方/亩)为:
(水方/亩)= 666.6米2 ? 1米 ? 20% ? 1.2 ? 160方/亩
例5:可应用土壤水贮量(水方/亩)计算灌水量。

如某土壤田间持水
量为20%(水重%),容重为1.20 (克/厘米3),今测得土壤含水量为10%,
现要把每亩一米深的土层的含水量提高到田间持水量的水平,问每亩
应灌多少水(方/亩)其求法如下:
应灌水量(方/亩)= 面积(米2) ? 深度(米) ? 容重 ? 应灌水重%
= 666.6 ? 1 ? 1.2 ? (20% - 10% ) = 80方/亩
(水毫米)与(水方/亩)可作如下换算:3mm 水 = 2方/亩
所以,降水1.5mm 即相当于农田贮水量为1方/亩。

即:
例 农田贮水量(亩/方)= 32
? 240(mm)
= 160 (方/亩)
水(mm/亩)与水(方/公顷)可作如下换算:
水(mm/亩) 水(方/亩) 水(方/公顷) 即:水(mm/亩) = 水(方/公顷)
5.相对含水量
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它可以说明土壤毛管悬着水的饱和程度,有效性和水、气的比例等。

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土壤含
水量的表示方法。

其求法如下:
例7:如某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4%,今测得土壤含水量为12%,则:
说明当时土壤含水量只占该土田间持水量的50%,即一半,一般认
为旱作土壤比较适耕、适播的土壤含水量大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
右为好。

上述土壤含水量只占田间持水量的一半,这对一般作物生长,
已感土壤水分不足了。

例8:实测资料如下,求土壤蒸发量。

土层 (cm) 容重 (g/cm 3) 3月31 水重(%) 4月20 水重(%) 蒸发量 水重(%) 蒸发量 容积(%) 蒸发量水(mm) 日蒸发

(mm)
0~5 1.58 7.7 4.1 3.6 5.7 2.8 0.14
5~10 1.48 9.9 6.9 3.0 4.4 2.2 0.11
10~20 1.44 10.9 8.6 2.3 3.3 3.3 0.16
20~40 1.44 13.3 11.3 2.0 2.9 5.8 0.27
40~60 1.44 15.1 12.6 2.5 3.6 7.2 0.34
60`80 1.44 21.5 18.8 2.7 3.9 7.8 0.37
80~100
1.44 31.6 31.4 0.2 0.3 0.6 0.03
0~10cm 日蒸发量:(0.14 + 0.11)?10 = 0.25 ?10 = 0.025mm
0~80cm 日蒸发量:
问:根据以上数据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例9:测得田持为32.5%(容积%),2米土层平均重量含水量为16%;
?1.5 ?15亩 ?10
平均容量为1.5,求100mm 降水(或灌溉水)可湿润多深土层 解:m mm mm mm mm mm H 11000%
10100%5.22%5.32100)5.1%16(%5.32100%===-=⨯-==容积水土 二、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有效
水。

其中因其吸收难易程度不同又可分为速效水(或易效水)和迟效
水(或难效水)。

通常把土壤萎蔫系数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低于萎蔫系数的水
分,作物无法吸收利用,所以属于无效水。

所谓萎蔫系数是指植物发
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这时的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约相当
于根的吸水力(平均为15巴)或根水势(平均为-15巴)。

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

所以田间持水量与萎蔫
)。

的比例不同。

粘土的田间持水量虽高,但萎蔫系数也高。

所以其有效
水最大含量并不一定比壤土高。

因而在相同条件下,壤土的抗旱能力
反比粘土为强。

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往往低于田间持水量。

所以有效水含量就
(1)作物(田间)需水量ET ――在一定条件下,作物在生育期内
良好生长发育,达该品种最高产量时单位面积所需水量(方/亩、mm )。

即理想条件下的耗水量。

(2)作物(田间)耗水量ET ――在具体农田条件下,作物生育期
内,达某一产量时,单位面积上实际消耗水量(方/亩、mm )。

注:① 旱地田间需(耗)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水田作物则包括;
② 需水量是理想条件下的耗水量。

(3)日耗水量――作物每日实际耗水量(相应有日需水量)
(4)作物需水系数――作物每生产1公斤籽粒(籽棉)的耗水量(mm/kg)
(5)作物需水模系数――作物生育期内,各生育期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也叫阶段耗水百分数
(6)(作物)水分有效利用率WUE――作物每消耗单位水量(mm)所能生产的产量(kg/mm)
(7)蒸腾系数――作物每制造1克干物质所蒸腾水的克数(125-1000g/g)
(8)蒸腾强度――单位叶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的蒸腾耗水量(g/m2/hr,白天20~250g 夜1~20g)
(9)蒸腾效率――作物每蒸腾1kg水所能生产干物质的克数(1~8克)
(10)影响耗水量的因素: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产量、气象因素、灌水技术、农业技术、种植制度、施肥水平、管理水平等。

土壤水有效性的实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SPAC)1927年迈耶(Veihmeyer)指出,土壤水在田持-萎蔫点之间对作物是同等有效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土壤水三种有效性大小。

(如图)现在研究表明,不同土壤的上、下限并不是常数(田持也不是常数),于是人们采用能量观点来研究土壤水,用水势代替含水量,通过测定土壤水势、植物水势(根、叶)、大气水势把植物从土中吸水直至蒸发可视为这样一个过程:水从一个容量有限,水势有变化的源头(即土壤)流向一个容量几乎无限的壑(即大气)中,当植物吸水速率等于蒸腾速率,则水流继续进行着,当土壤供水不足,小于蒸腾,则植物本身失水,直至萎蔫。

因此,现在研究土壤水分有效性是从“土-植-大气”视为一个系统即“SPAC”(1966, J.R. Philip)。

在这个系统中,水从水势高的地方(土)流向水势低的地方(大气),土壤饱和时,土水势为0,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水势以基模势为主,至田持时,?m = -0.1~ -0.3巴,萎蔫点?m = - 15巴,根水势-10 ~ -30巴,根一叶水势差约为-10巴,水气水势为-1000巴。

三、土壤水平衡
土壤水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体积,土壤含水量变化(末期测定值与前期测定值之差)等于土壤水的收入(来水量)与土壤水的支出(耗水量)之差。

土壤水的收入(水收)包括:(1)降水(水降),(2)灌溉水(水灌),(3)地下水的补给,(4)其它来源的水,如水气凝结、雪水、别处流来的径流等等。

对一般农田来说,水收主要是水灌和水降。

即:
水收=水降+水灌
土壤水的支出(水支)主要包括:(1)土面蒸发(水蒸),(2)植物
蒸腾(水腾),(3)渗漏(水漏),(4)地表径流(水径)等等。

所以:水支=水蒸+水腾+水漏+水径
农田水量平衡研究某一期间土壤水的变量(?水)即该时段中终止时与起始时土壤含水量的差值。

也就是这一期间土壤水的收入支出的
?
少即短缺。

如果还有其它收支的水,应加入上式中。

土壤水平衡,在生产实践中很有用处。

1.如前期测得水重10%,而末期测得15%,则??水= 15% - 10% = + 5%,表示土壤水增加5%(这表明这期间有灌溉来水或是降水补给)。

2.计算作物的日耗水量。

如某麦地灌拔节水(4月20日)前,根层土壤含水量为90毫米,然后灌水45毫米。

到4月28日再测定同一根层土壤的含水量为100毫米,假设此间灌水后既无深层渗漏,又无降水,问这一时间小麦的日耗水量(水蒸+水腾)是多少其计算方法是:(90 + 45 - 100)?(28 - 20)= 4.4毫米/日
3.确定灌溉时间。

经测定某地块作物主要根层内土壤水含量为100毫米,其中无效水为60毫米,这一时期降水很水,平均为0.6毫米/日,作物的耗水量为2.6毫米/日,如果在作物吸完有效水时再灌水,问这块地的含水量最多能维持几天就必须灌溉其计算方法如下:(100 - 60)?(2.6 - 0.6)= 20天
4.某地种植冬小麦,初步定土壤灌水后的含水率B max = 24%(占干土重百分数);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为12%,其容重为1.25吨/米3,计划灌水土层深度H = 0.5米,冬小麦在该期的日耗水量为3.0毫米,试求冬小麦的灌水定额和灌水间隔时间。

(答:75mm、25天)

6.写出北京地区春地(裸地及冬小麦地)的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式。

农田水量计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凋萎系数(萎蔫系数)
2. 田间持水量
3. 重量含水量
4. 容积含水量
5. 土壤贮水量
6. 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7. 容重
8. 深层渗漏
9. 临界深度
二、填空题
1.土壤含水量一般是用来表示的,它是以为基础,而不是以为基础。

2.土壤水分实际上是指在温度下从土壤驱逐出来的水。

3.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传统方法是。

4.土壤有效水含量为和之差值。

5.降雨9mm时,则相当于万/亩。

6.粘土含水量为15%,砂土含水量为10%,请判断水的流向。

三、判断题
1.降水1.5mm相当于农田灌水1方/亩
()
2.土壤有效水含量一般是粘土>壤土>砂土
()
3.农田灌溉指标制度的下限为凋萎含水量,而上限则为饱和含水量()
4.烘干土即为风干土
()
5.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即为土壤有效水含量
()
四、计算题
1.某土壤含水量为200g kg-1(即:20%),若同一土层平均容重为1.32g/cm3,则容积含水量为多少(答:26.4%);假使耕层厚为30cm,则每hm2地耕层内贮水量深度为多少(毫米)(答:528mm);若灌水
至土壤饱和之后,容积含水量是多少(答:49.8%);耕层灌水深度为多少(mm)(答:46.8mm)。

2.某地土壤0~10cm土层含水量为150gkg-1,容重为1.2Mgm-3,10~30cm土层含水量为250gkg-1,容重为1.30Mgm-3。

问该土壤0~30cm 土层共贮水多少mm(答:83mm);若该土壤耕层厚30cm,则这种土壤耕层每hm2多少方水(答:55.3方/hm2);达田持时的灌水量又为多少(已知田间持水量为300gkg-1)(答:112mm/亩或750方/公顷)。

3.某土壤耕层0~20cm凋萎含水量为110gkg-1,田间持水量为280gkg-1,容重为1.25Mgm-3,问:(1)该土壤最大有效水含量是多少mm(答:42.5mm);每hm2多少方(答:425方/hm2)。

(2)某时刻土壤含水量为210gkg-1,那么,土壤有效水为多少mm(答:25.0mm)(3)若此时进行灌水,每hm2需灌水多少方(答:175方/hm2);(4)该土壤饱和含水量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