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光影的羚羊彩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幻光影的
羚羊彩谷
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即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两段峡谷总长约400多米。
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
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
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光与影在这里释放魅力,造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魔幻世界。
撰文·摄影/
李都
羚羊彩谷的入口梯子
101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102
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属于北美印第安人原住民保护区,因峡谷里常有野生羚羊出没而得名。
这里的地质构造是著名的红砂岩,谷内岩石被山洪冲刷得如梦幻世界,因此又叫羚羊彩谷。
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即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
两个峡谷分别代表了科103
All Rights Reserved.
罗拉多狭缝谷的经典地貌。
上峡谷是地面上的砂岩被河水切割出来的一道裂缝,亦称“裂纹”;下峡谷则以地缝的形式出现,称作“螺旋”。
两条峡谷相距不到10公里。
两段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
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光与影在这里释放魅力,造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魔幻世界。
上羚羊峡谷的入口不很明显,远远看去只有一条很细的裂缝,进入峡谷后,某些地方还相当阴暗,没有光线直射到峡谷,岩壁高耸约有20米,总长约150米。
下羚羊峡谷位于地面下,行走在荒漠中,丝毫见不到峡谷的影子,也没有任何的标志,如果没有导游的带领,很难找到峡谷的入口。
到了谷口,需要爬楼梯才能深入到谷底。
峡谷两侧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曲径通幽。
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
上午11点时穿透羚羊谷的阳光有“上帝之光”的美誉,能拍摄出神奇的效果。
从头顶上射下来的光线,让砂岩峡谷产生了变幻多端的色彩和飘逸流动的生命。
在这梦境一样的美景中,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成了摄影大师。
尤其是当微风吹起的细沙在光束下变成了一团透明的轻纱,在四周忽明忽暗的红色岩壁之间飘逸舞蹈时,恍若走入了仙境。
我提前1个月预约的旅游团正好在11点钟游览下羚羊峡谷。
据说下羚羊峡谷每天只接
待104
All Rights Reserved.
100人,而且1年中约有9个月不开放。
事先在售票处购买摄影许可门票,就可以携带三脚架,在峡谷内享受两个半小时自由停留的时间。
羚羊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作为科罗拉多河的一条季节性支流——
—羚羊溪,是一条穿过上、下羚羊谷的季节性河流。
它穿过峡谷后流入鲍威尔湖。
高原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是地表切割最主要的力量。
平时河道没有水,一旦遇暴雨,山洪就会把这个狭窄的天堂变成一处急流奔腾的地狱。
1997年夏季,一场仅下了15分钟的暴雨,造成了11名游客在下羚羊峡谷丧生。
1999年,在《美国地质学会通报》上的一篇文章中,根据水流动力学的机理和实验对羚羊谷的波浪形谷壁成因进行了解释。
他们认为在水流作用在谷壁上产生的切应力、渗透力和扭结力的共同作用下,岩壁被挤压或推隆,产生了壶洞、结节和水平方向的波浪形起伏。
起伏的大小和形态与水流冲击波的波长、幅度和频率有关。
为什么形成红色的峡谷?
构成羚羊峡谷的红色岩石被称为纳瓦霍砂岩,形成于距今2亿年前,这种岩石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起沉淀下来,这些氧化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等就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
岩壁上细腻的线条被称为交错层理,它反映着当时的沉积环境,那清晰的线条记录了古老的沉积环境。
这些沙土被封存和压实,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侧面被水和风冲刷之后便暴露出细腻的层理。
这些变幻莫测的原始狂野岩石纹路,让人着迷,
赏心悦目。
羚羊彩谷入口
105 All Rights Reserved.
揽胜
天下
Seeing the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