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西方文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
(2)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延续性。如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 的完善。 二是渐进性。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不断完善。 三是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四是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对外贸易较工业占优势,从而成为其在经济发 展中的弱点。
(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 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控制了 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
易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 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 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 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
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 观 无念法明得显 出, 英故 国崇A项尚错东误方。生仅活从方英式国的茶结叶论消,费且群这体一的结变论化,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寻找黄金热;传播 天主教的需要。 (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 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结束了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 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 (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 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 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C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就制度内容而言,英国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
第一,“虚”“实”结合。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 开始形成,君主权力日益虚化,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权力上升。 第二,“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 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三者互有重叠。
B [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 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 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 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
立,故排除A、D两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 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
主要观点: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
(3)历史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启蒙运动(17~18世纪)
(1)核心:“理性”主义。 (2)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自
由、平等、博爱、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等思想。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
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
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3)意义: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 性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王权和教权,并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了 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理论依据。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
1.伽利略 (1)成就: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 的近代科学。 (2)意义: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 (1)成就: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2)意义: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系统概括和综合。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内容 ①联邦制: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民主共和制:立法权归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归总统,规定总 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③分权制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 (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又互相制约。 (3)作用: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的长期 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 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
1.大国兴衰更替 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 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就决 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
(1)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 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2)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
(3)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宗教改革(16世纪) (1)原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马丁·路德等人先后在欧洲不同地区领导宗教改革。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英美共同 主导世界市场。
(6)二战后,欧洲的英法遭到削弱,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主导世界市 场。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样的幸福生活——科技革命。
(3)人类的“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 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科技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世界现代意识的兴起: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启蒙运动激发了人追求理性 的勇气和决心;科技革命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信。四场运动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 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1.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以“人”为核心建构知识体系:人的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的发 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人的解放——挑战教皇的权威;人的智慧——理性
之光;人的力量——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人类面对的“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 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
梳理通史:近代史
【知识精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世界。
[坐标通览]
[整体感知]
【政治】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 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 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1)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 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2)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不仅为资 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 提供了一整套构想,同时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 的产生和发展。 【科技】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 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 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第二部分 明考向 专题突破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016·全国乙卷)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 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 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第一部分 理考点 知识重组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 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18世纪中后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
(2)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延续性。如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 的完善。 二是渐进性。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不断完善。 三是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四是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对外贸易较工业占优势,从而成为其在经济发 展中的弱点。
(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 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控制了 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
易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 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 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 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
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 观 无念法明得显 出, 英故 国崇A项尚错东误方。生仅活从方英式国的茶结叶论消,费且群这体一的结变论化,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寻找黄金热;传播 天主教的需要。 (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 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结束了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 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 (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 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 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C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就制度内容而言,英国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
第一,“虚”“实”结合。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 开始形成,君主权力日益虚化,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权力上升。 第二,“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 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三者互有重叠。
B [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 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 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 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
立,故排除A、D两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 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
主要观点: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
(3)历史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启蒙运动(17~18世纪)
(1)核心:“理性”主义。 (2)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自
由、平等、博爱、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等思想。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
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
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3)意义: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 性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王权和教权,并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了 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理论依据。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
1.伽利略 (1)成就: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 的近代科学。 (2)意义: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 (1)成就: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2)意义: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系统概括和综合。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内容 ①联邦制: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民主共和制:立法权归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归总统,规定总 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③分权制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 (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又互相制约。 (3)作用: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的长期 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 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
1.大国兴衰更替 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 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就决 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
(1)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 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2)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
(3)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宗教改革(16世纪) (1)原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马丁·路德等人先后在欧洲不同地区领导宗教改革。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英美共同 主导世界市场。
(6)二战后,欧洲的英法遭到削弱,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主导世界市 场。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2| 经济上:早期殖民扩张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样的幸福生活——科技革命。
(3)人类的“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 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科技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世界现代意识的兴起: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启蒙运动激发了人追求理性 的勇气和决心;科技革命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信。四场运动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 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主题3| 文化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1.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以“人”为核心建构知识体系:人的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的发 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人的解放——挑战教皇的权威;人的智慧——理性
之光;人的力量——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人类面对的“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 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
梳理通史:近代史
【知识精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世界。
[坐标通览]
[整体感知]
【政治】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 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 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1)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 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2)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不仅为资 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 提供了一整套构想,同时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 的产生和发展。 【科技】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 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 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第二部分 明考向 专题突破
主题1|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016·全国乙卷)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 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 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第一部分 理考点 知识重组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 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18世纪中后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