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壁瓣修复输尿管下段缺损八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壁瓣修复输尿管下段缺损八例报告
潘正跃 葛 根
(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南昌 330006)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1~60岁,手术误伤输尿管下段伴输尿管皮肤瘘2例,输尿管下段炎性狭窄伴肾积水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狭窄伴肾积水4例。
术前患者经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证实输尿管下段狭窄6例,输尿管下段皮肤瘘2例。
2 手术方法与结果
取病变侧下腹部斜切口,暴露输尿管,于病变上方切断输尿管,结扎远端,从近端插入10号或8号橡皮导尿管达肾盂,游离膀胱顶部及侧壁,根据输尿管缺损的长度,于膀胱壁用直剪切取一梯形瓣,底宽4~5cm,顶边宽3~4cm,用抗逆流粘膜下隧道法将输尿管与膀胱瓣用4~0号肠线吻合。
然后将膀胱瓣两侧缘用3~0号肠线连续缝合形成管道,外层用细丝线间断缝合,膀胱瓣末端用细丝线将输尿管外膜与膀胱瓣缘间缘间断缝合,输尿管支架管从膀胱壁另打洞穿出,膀胱造瘘引流。
10~12d拔除输尿管支架管,两周后拔除膀胱造瘘管。
本组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对6例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月~4年,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及膀胱造影,手术侧肾脏无积水,无尿液返流及吻合处狭窄。
3 讨论
输尿管下段损多由于手术损伤,炎症狭窄及先天性变所致,处理一般只需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但由于输尿管下段缺损或病变段较长,不足以与膀胱吻合时,若患者膀胱正常,采取膀胱瓣输尿管下段成形术,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组8例,输尿管下段由于手术损伤,炎症狭窄,病变段较长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难以游离,既使强行游离,此段输尿管由于血运障碍也难以成活,不可避免的造成术后并发症,因此我们采用膀胱瓣输尿管下段成形术治疗, 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
术中应根据下希输尿管缺损的程度,采取相应长度的膀胱瓣替代,一般所取长度应稍长于输尿管缺损1cm左右。
所取膀胱瓣应为梯形,基底部应比顶端部稍宽,瓣管的直径应稍大于输尿管口径。
如果输尿管下段缺损超过10cm,这时应采取其他的术式治疗,以免所取的膀胱瓣过长难以成活而造成手术失败。
输尿管断端与膀胱瓣吻合时,要注意不能有张力,如输尿管管径扩张明显时,可缩小其管径,最好采取抗逆流粘膜下隧道法吻合,并形成乳头。
术后应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输尿管支架管及膀胱瘘管引流畅通。
本组8例术后均痊愈出院。
随访6例,经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膀胱造影检查均未发现吻合口处坏死、漏尿现象,笔者认为此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是:(1)输尿管下段缺损的长度不应超过10cm,膀胱壁具有良好的伸张能力,膀胱要有足够的容量;(2)游离输尿管下段及取膀胱瓣时应保持其良好的血供,输尿管组织要健康;(3)吻合处不能有张力,并采取抗逆流吻合法。
50
江 西 医 学 院 学 报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