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蜜桃套袋及其配套技术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蜜桃套袋及其配套技术试验
摘要进行水蜜桃套袋及其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及其相关配套技术生产的水蜜桃的裂果率、虫果率、着色率、烂果率、单果重、光洁度,均较理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分别达30 t/hm2以上、20万元/hm2以上,其中尤以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表现优异,裂果率、虫果率、着色率、烂果率、产量、综合效益分别达0.2%、0、80%、0.8%、33850 kg/hm2、224 725元/hm2,纸加膜袋适宜在水蜜桃种植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水蜜桃;套袋技术;配套技术
2012—2013年贾汪镇农技中心(2013年8月更名为大泉办事处农技中心)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优质水果安全生态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编号:SXGC (2012)048],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果树生产的安全、生态、高效。

桃果实套袋作为其主导技术,能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减少病虫果率,降低农药残留量和有害粉尘污染,解决果实着色、果实裂果、果实药物残留等技术问题,果面光洁美观,使果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提高果实档次和商品率,提高优果率90%以上,还能提高果实硬度,延长贮藏时间,增加果品的商品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节本增效15%以上。

为此,进行了水蜜桃套袋及其配套技术试验,以期为水蜜桃科学套袋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宗庄村万亩桃园境内,为八年生桃园,面积13.33 hm2。

1.2 试验材料
试验袋为单层纸袋、内黑外浅黄的纸加膜袋;套袋对象为水蜜桃,品种以徐蜜一号、新川中岛、北京晚蜜为主。

1.3 试验方法
2012、2013年连续2年实施了水蜜桃套袋,于6月10—20日,选择晴天,对中晚熟品种进行套袋。

套袋过早,易折伤果柄或因袋重致使果柄弯曲,引起落果;套袋过迟,果实外观品质得不到有效改善,套袋效果不好。

设3个处理,即使用内黑外浅黄的纸加膜袋、单层纸袋进行桃果实套袋,以不套袋作对照(CK)。

套袋方法:套袋时先将袋口撑开,托住袋底,让袋底通气排水口张开,然后把幼果套入袋内,袋口紧缚在结果枝上。

袋口要封严,但不要过分用力,以防果柄损伤,影响幼果生长。

套袋后,保持幼果在果袋中悬空,不贴附袋壁[1-2]。

套袋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上下左右内外均匀分布。

1.4 套袋注意事项
套袋应在搞好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进行,在实施套袋的同时,配套果园生草、杀虫灯防虫等相关技术。

套袋前全园喷一遍防治褐腐病、蚜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叶蝉等病虫害的药剂,待药液干后进行套袋,当天喷药的果实最好当天套完。

套袋时先把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余叶片疏除,不可把叶片套入袋内。

先套中熟品种和坐果率高、不易落果的品种,后套晚熟、坐果率低的品种。

雨后遇高温天气不要立即套袋,否则,会因袋内温度骤然升高,使桃日灼增加,病烂果加重。

1.5 主要配套技术
1.5.1 肥水管理。

套袋桃园加强肥水管理和叶片保护,应加大优质土杂肥的施入,同时施入硼砂和硫酸锌等微肥以保持健壮的树势,满足果实生长需要。

套袋果园追肥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果树前期生长发育;在7—9月每月喷氨基酸钙300~500倍液或氨基酸复合微肥1次,以提高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一般花前和套袋前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

果实膨大期、摘袋前应分别浇透水1次,以满足套袋果实对水分的需求和防止日灼。

1.5.2 疏花疏果。

疏花在花蕾期和花期进行,主要疏除个小、畸形和果枝基部的花及双花,保留果枝中、上部发育健壮的花和单花,将预备枝上的花全部疏除。

疏果分1~2次进行。

第1次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已疏花的树也可不进行第1次疏果),主要疏除果枝基部小果、畸形果、双果及过密果,此次疏除总疏除果量的60%~70%。

第2次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生理落果后进行,也称定果[3-4]。

应先疏早熟品种、大果型品种及坐果率高的品种等。

1.5.3 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进行物理防治;采用性引诱剂、扑食螨进行生物防治;采用人工摘除病虫叶、加强清园消毒进行农业防治;采用植物源杀虫剂、矿物源杀虫剂、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避免和减少可能的农药残留,提高果品的食用安全性。

采用全园套袋,提高果品外观品质和质量安全。

1.5.4 果园生草与覆盖技术。

在项目区果园种三叶草,在春季降雨后土壤墒情好时播种。

播种前精细整地,施钙镁磷肥750 kg/hm2、有机肥30~45 t/hm2。

条播,行距20~30 cm,播种深度1~2 cm,播种在果树行间中央,株间留出1~2 m的清耕带。

用籽量一般为7.5~15.0 kg/hm2。

每年割青2次,每次割青后,撒施过磷酸钙150 kg/hm2。

果园覆盖可用麦草、稻草、玉米秆、山草及各种植物残体。

覆盖时间以夏季为主,春季为辅。

可全园覆盖或树盘覆盖。

树盘覆盖是将秸草均匀放于树盘,厚度15 cm,秸草距树干10 cm,用秸草量30.0~37.5 t/hm2。

实施秸草覆盖后,每年都要添加部分秸草,以保持覆盖厚度[5]。

1.6 摘袋时间
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套袋的预期效果,摘袋过早,果面颜色暗,光洁度差;摘袋过晚,易造成着色不良及果实软化、贮藏易褪色。

摘袋以不套袋果开始着色时进行为宜,一般在采前5~7 d。

除袋时间宜在晴天9:00—11:00、15:00—17:00进行,避开露水及中午高温。

摘除纸加膜袋时先沿袋切线撕开,待5~7 d后再摘除;除单层袋时,打开袋底通风或将纸袋撕成长条,几天后除掉。

1.7 采收
纸加膜袋套袋果采收以摘袋6 d后采收的果实着色最佳,底色乳白,光洁,着色鲜红艳丽,商品价值最高;单层果袋套袋果实采收应在摘袋5 d后进行。

为了提高套袋果的优质果率,根据果实的着色情况适期、分批采收。

在适宜采收期内,采收越晚,着色越好,品质越佳。

由于套袋果果皮较薄嫩,在采收搬运过程中,尽量减轻碰、压、刺和划伤。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裂果率最低,为0.2%,较单层纸袋处理低1.3个百分点,较CK处理低2.9个百分点;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虫果率为0,较单层纸袋处理低1.2个百分点,较CK处理低8.2个百分点;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着色率高达80%,较单层纸袋处理高2个百分点,较CK处理高18个百分点;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烂果率为0.8%,较单层纸袋处理低0.4个百分点,较CK处理低4.4个百分点;在单果重、光洁度方面,纸加膜袋处理均表现优良。

如表2所示,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平均产量最高,达33 850 kg/hm2,较单层纸袋处理(32 150 kg/hm2)高1 700 kg/hm2,较CK(28 200 kg/hm2)高5 650 kg/hm2;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平均产值最高,达282 550元/hm2,较单层纸袋处理(268 200元/hm2)高14 350元/hm2,较CK(217 485元/hm2)高65 065 元/hm2;纸加膜袋处理的水蜜桃综合效益最高,达224 725元/hm2,较单层纸袋处理(218 850元/hm2)高5 875元/hm2,较CK(176 985元/hm2)高47 740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结合套袋,进行相关配套技术,操作简单,产生的经济效益高,对全镇的农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套袋及相关配套技术应用前水蜜桃产量达27 t/hm2,价格是7元/kg左右,产值18.9万元/hm2,13.33 hm2水蜜桃的销售收入达251.9万元;应用套袋及相关配套技术后水蜜桃产量28.5 t/hm2左右,价格是9元/kg 左右,产值25.65万元/hm2,13.33 hm2水蜜桃的销售收入341.9万元;增值6.75万元/hm2,套袋等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及其相关配套技术生产的水蜜桃的裂果率、虫果率、着色率、烂果率、单果重、光洁度均较理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分别达30 t/hm2以上、20万元/hm2以上,其中尤以纸加膜袋的水蜜桃产量、综合效益最高,分别达33 850 kg/hm2、224 725元/hm2。

因此,纸加膜袋适宜在水蜜桃种植上推广和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糜林,王全洪,费宪进,等.优质水蜜桃品种高效套袋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7(5):106-108.
[2] 吴瑞斌,陈秋华.穆阳水蜜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5):45-46.
[3] 孔庆信,崔秀峰,高文胜.水果套袋技术总结[J].烟台果树,2001(2):3-5.
[4] 顾红,方金豹,陈锦永,等.桃套袋技术[J].果农之友,2004(1):30.
[5] 果园树体改造及生草覆盖技术(下)[J].农家致富,2013,12: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