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病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病的防治
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病是家兔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外伤感染引起,其特征是在各种器官中形成局部化脓性炎症病灶。
当发生菌血症时,可引起败血症。
主要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甘南州属高海拔阴湿气候,家兔易发生此病,大部分獭兔常因接种疫苗而感染此病,且数量较多。
1流行特点
当兔体皮肤、黏膜受机械性外伤时,病原菌通过伤口进入机体内,在侵入部位大量繁殖,导致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病兔皮下任何地方(如头部、颈部、眼眶部、四肢、躯干、腹部等)均可出现大小不同的肿块,有的如鸡蛋大,手摸时兔有痛感,稍硬有弹性,以后逐渐增大变软。
一般患兔精神、食欲不受影响,若内脏器官出现脓肿,则患病器官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
如肺部化脓则表现呼吸困难;后臀部脓肿引起后肢跛行;子宫积脓则母兔屡配不孕。
当脓肿向内破口后,即发生全身性感染,呈现脓毒血症,病免迅速死亡。
3病理变化
皮下及实质器官(如肺部、子宫)的脓肿内充满白色、黄褐色奶油样渗出物,随病程的延长,感病部位由厚的结缔组织包围而与周围组织明显分开。
4预防技术
4.1兔笼、产箱、运动场要清洁卫生,清除所有锐利物体如钉子、铁丝头或粗硬垫草等,避免兔皮肤损伤。
4.2笼内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有咬斗恶癖的兔应分开饲养或淘汰。
4.3皮肤有外伤时,应及时用5%的碘酊或5%的龙胆紫酒精涂擦,以防感染。
4.4注射疫苗或药物时,对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4.5可注射葡萄球菌灭活菌苗,进行预防。
5治疗措施
5.1手术治疗对于皮下脓肿,可实施外科手术。
方法是先将患部被毛剪去(范围要大于患部),用刀片切破皮肤,排出脓汁,然后用双氧水或0.20%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疮口中填以青霉素软膏或雷佛奴尔溶液浸渍的纱布条。
同时结合新青霉素
II局部或全身治疗,每千克体重用量10~15mg,肌注,每天2次,连用2~3d。
对于未成熟的脓肿,可涂鱼石脂软膏,促使脓肿成熟。
排出的脓汁等污物要消毒深埋,以防病原菌扩散。
5.2淘汰处理对于内脏器官脓肿,一般治疗效果差,且易复发,须作淘汰处理。
6小结
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症是兔的常见症,影响兔的生长繁育,应引起养兔从业人员的重视。
导致本病发生的诱因较多,疫苗接种时消毒不严、预防措施不完善、外伤等均可引起此病。
因此,应加强养殖管理,尽量避免兔转移性脓毒败血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