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路径探索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5T07:41:20.91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5期7月作者:谢勇福
[导读] 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尚小,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很多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做事,一旦缺乏教师或家长谢勇福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关索中心小学 561300
摘要: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尚小,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很多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做事,一旦缺乏教师或家长的保护,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
而小学语文又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能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那么我们可以在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添加生命教育这一课程,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小学的语文课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这门学科,它不仅有工具性的特点,同时也有人文性的特点。
其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注重生命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小生命加以关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提高生命意识,增强对生活事物的感知能力,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坚韧而快乐地生活。
1 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愈发关注人的发展,所以生命教育成了目前教育工作者广泛探讨的一个课题,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尊重生命。
例如,对于某些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阅历太浅,在经历一些挫折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浪费自身生命。
但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学生可以意识到,无论是谁的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他们能够学会珍惜生命。
其次,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实用的生存技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比如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历了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应对,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教师会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实践,让他们能够及时地应对不同的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
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能够起到关键影响的。
再者,通过生命安全教育,还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比如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的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还有学生在心理成熟时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成长或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情形下,学生在“三观”上容易产生明显的偏差,如不能够及时地处理自己遇到的矛盾,也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就会让学生受到更多的伤害。
但是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之后,学生能够变得更坚强。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路径
2.1 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应以生命教育为导向,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在语文的课程中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章,那么在学习到关于生命的课程的时候就应该同时为学生讲解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于生命教育有更充分的认识,从而能够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生命能够做到更加尊重。
在课前预习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感受生命对人类的意义,例如可以用东西挡住学生的眼睛,让学生感受盲人是如何生活的,虽然盲人看不见,但是他们还是在积极地面对生活,而我们身为一个健康的人,就更应该对生命更加珍惜,并且积极地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让学生能够从小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2 创设教育情境
情境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推进以来普遍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和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环境背景,使学生在课文背景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生命教育的开展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心二意的状态,降低语文教学及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
而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或是在课文背景情境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推动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在创设教育情境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提高情境创设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进行实际案例展示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借助一些实例展示的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影片的方式呈现与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
如教师可以选择非常经典的校园霸凌事件的影片。
在很多学校里面,校园霸凌的影子都一直存在,一些学生喜欢自由地搭建团体,然后以团体的方式排斥或者是恶意地中伤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的一些言语辱骂甚至是殴打等行为,对受欺凌的同学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直接危及到了该同学的身心健康,最后导致该同学出现了极端的想法,出现了自杀的行为。
在这一案例中可以发现这位出现极端行为的同学是非常漠视自己的生命的,当他在被他人进行伤害时并没有选择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没有向家长、教师进行反馈,寻求帮助,甚至在最终遭遇绝境时也没有告知任何人,只是默默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在展示这一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当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时不是被动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而是要选择方法拯救自我,让自己能够脱离沼泽,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2.4 进行作文指导
1.巧妙利用课堂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极其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素材进行课堂练笔,即准确抓住课堂有效学习的契机,让学生在情感熏陶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例如,讲授《田园四季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来阐述自己所了解的农民在不同季节里的农事活动,然后尝试仿照课文的格式进行写作,并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2.利用课后随笔。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产生写作的兴趣,才会主动融入课后随笔活动中,所以教师要注重激发学
生的动笔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巧妙选取关于生命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在仿写中思考生命。
例如,学习课文《小小的船》后,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文中将月亮比喻成小小的船,那你知道月亮还能比喻成什么吗?按照文中的句式进行仿写。
3 结束语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深挖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或资源,巧借阅读和写作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尽量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对生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蔡荣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91.
[2] 张怡,田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智力,2020(19):25-26.
[3] 马婷.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20(16):11.
[4] 李雅.浅谈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普童话,2020(06):58.
[5] 叶霖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2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