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道具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道具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
舞蹈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身体语言,可以表达出其它艺术手段所难以表达的人们深层的精神境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等等,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当徒手舞蹈不能够完全表达这些情感、思想、性格时,我们就需要借助舞蹈道具来使舞蹈主题更加明确,形象更加生动,角色情感更加丰富。

在中国古典舞中亦是如此,运用道具能够使古典舞中的“形、神、劲、律”得到进一步的夸张强化。

由此不难看出,舞蹈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国古典舞道具的分类
在舞蹈中道具分为许多种,不同的道具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就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中国古典舞中又有其自身独特的道具,如有丝织品制成的水袖、长绸,有戏曲中也常见到的刀、枪、剑等。

二、舞蹈道具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特点
(一)突出主题,加强效果。

舞蹈道具是服务于舞蹈主题的,是与作品的中心思想紧密连接的。

合理地使用道具可以准确鲜明地表达作品主题。

例如“水袖”、“长绸”的运用在中国古典舞中就很有代表性。

每当舞蹈主题是要表现女性柔雅之美或意境的圣洁空灵时,往往编排者是要借助这两种道具的。

(二)以情带物,借物传情。

以情带物是从无形到有形,即将舞蹈家内心隐含的情感即无形之情,凭借舞蹈道具外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

借物传情是从无形到有形,通过演员运用道具所表现的饱
满的舞蹈形象,以激起观众的内心情感反应。

舞蹈道具的这一特点体现在使用上的高度简约性和抽象性上,合理运用可以在舞蹈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以虚拟实,形变意真。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是通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性格。

但舞蹈在反映这些场景时,不是直白地再现生活原貌或单一地模拟事件过程,而是在对社会生活及其事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给予主要描写。

也就是说,舞蹈道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原型,它可以是抽象的,甚至可以物化为一个符号。

它的目的是重于抒发情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四)是体现舞者高超技艺的媒介。

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可以借助舞蹈道具来丰富舞蹈作品。

这就要求舞者具有很扎实的艺术功底,既要掌握徒手技巧,又要掌握道具的使用技巧。

三、舞蹈道具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应用
只要舞蹈道具运用得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舞蹈语汇,加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以及动态美,使视觉形象更丰满。

在古典舞中,道具合理、准确的应用可以使舞蹈作品增色不少。

如果说舞蹈形象是构成一部舞蹈作品的核心,那么道具就是充实这个核心的点睛之笔。

舞蹈道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使人物角色更丰满,加强动态表现,使舞蹈更富感染力。

舞蹈道具可以使舞蹈的美感更容易被人们所欣赏,也有利于拓展舞者的动态形象,丰富表意,是丰富人物形象最重要的途径。

例如古典舞经典剧目《秋海棠》中,水袖及凤冠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秋海棠”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观众及专家无不为之拍手称绝。

该舞蹈以戏装头饰为寄托物,抒发了一位老艺人年轻时对戏曲艺术的钟爱和对黑暗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整部作品,始终围绕道具——戏装头饰“凤冠”、水袖展开舞蹈。

但此时的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头饰、一件衣服,而是舞蹈角色借助表达情感的媒介。

舞蹈道具的准确使用,使整个舞蹈显得非常完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此生动鲜明,以至于在我看完这个剧目以后好像真的能体验到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试想,如果《秋海棠》这个剧目没有道具的应用,怎么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让观众如此震撼?
道具的使用在中国古典舞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国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

道具的使用,扩大了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们采用中国古代“缘物寄情”、“托物取喻”的艺术手法。

舞蹈道具合理、准确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

但是它要与舞蹈主题、人物角色、时代背景及舞蹈要表达的深层内涵相协调;反之,不但不能给剧目增加美感,反而会成为作品的累赘。

此外,道具的使用还要注意与音乐、舞美、灯光等因素相统一,才能使道具在舞蹈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道具适应剧情、烘托场景、丰富表演的功用将更加突出,也会更为普遍。

因此,更多道具的创新使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邵未秋《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9)
2.刘明珠《舞蹈作品赏析》[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3)
3.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中国古典舞身韵》[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2)
4.刘建《试论舞蹈服饰道具的传播功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3)
5.金浩《论中国古典舞服饰道具类课群建设》(《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6.孟敏《注重提高舞蹈学生潜在的创造力》[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