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古文中的意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古文中的意思
1.聪明: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

【出自】: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②《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
不暗记。


2.视听灵敏。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


3.谓明察事理。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4.指智慧才智。

【出自】:《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5.指视听;听到的和看到的。

【出自】:《汉书·王嘉传》:“今云等至有图弑天子逆乱之谋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务聪明以销厌未萌之故。


6.特指君主的视听。

【出自】:宋王禹偁《端拱箴》:“大臣元老,经邦论道,裨补聪明,于何不照。


7.指耳目。

【出自】:《礼记·乐记》:“奸声乱色,不留聪明。


8.指刺探消息的人。

【出自】:《汉书·韩延寿传》:“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


9.指接受别人意见,改正自己行为的人。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