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三十四中学达标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三十四中学达标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面情境中,张国的解释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数学科代表张国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而没有及时发作业本,以至耽误了同学们放学的时间,部分同学对此十分不满意。
他向同学们解释说:
A.都是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闹的,以后你们多提醒我。
B.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没有注意到时间,请大家谅解。
C.你们要是把试卷都整理好了,就不用我忙了,也就不会耽误时间了。
D.我是帮老师整理试卷去了,有什么不满意跟老师说去。
2.对下列各句修改有误
..的一项是()
A.守岛英雄王继才历时十余载,战胜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家国重托。
修改:将“战胜”和“克服”位置对调。
B.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作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
修改:在“辍学”前添加“不”。
C.由于我国政府不断推出利好政策,使留学人员迎来了回国有用武之地的大好局面。
修改:删去“由于”或“使”。
D.60年来,作为国家电视事业排头兵的中央电视台谱写了新闻事业。
修改:在“新闻事业”后面添加“的壮丽篇章”。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
....啊!
C.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
..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喜欢享受纵横于你文字中的无限喜悦,喜欢邂逅.(gòu)你生命中最美的旅程。
指尖掠过你一尘不染的封面,那情愫如涛涛大河般涌上笔尖。
B.生活中,我们总是身不由己,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就像冬日的寒梅,迎着凛洌的寒风,铮.(zhēng)铮铁骨使人敬畏。
C.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gèn)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
D.爱心如树,遮风挡雨;爱心如叶,点缀红花;爱心如山,厚重巍峨。
爱心是沙漠中的清泉,使濒.(bīn)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5.默写。
知否,知否?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
(王维《观猎》)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根据《简·爱》中四次“离开”的情节阅读,回答问题。
①简·爱离开劳沃德学校
②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③简·爱离开沼屋(沼地居)
④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的舅舅舅母家
(1)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对简·爱的四次“离开”进行排序。
(2)请选择其中一次“离开”,简要分析简·爱“离开”的原因。
(3)简·爱的几次“离开”对你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一泉铭并叙
[北宋]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①,见公②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③甚文,而长于诗。
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
”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④而论人物,曰:“公,天人也。
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
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⑤为恨.。
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明年公薨⑥,予哭于勤舍。
又十八年,勤亦化去⑦久矣。
访其旧居。
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汪然。
二仲⑧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
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铭之曰:
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注]①通守钱塘:任杭州通判。
“钱塘”和下文的“此邦”都是指杭州。
②公: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③惠勤:欧阳修的朋友,苏轼曾为其诗集写序。
④抵(zhǐ)掌:击掌。
表示谈话时气氛融洽。
⑤不一来:指欧阳修未曾
在杭州做官。
⑥薨:去世。
⑦化去:僧人去世。
⑧二仲:指惠勤的两个弟子。
1.解释下面加点字。
予.昔通守钱塘(________)以公不一来为恨.(________)推.本其意(________)或见于斯.泉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3.对于文中涉及的常识,下列解说错误
..的一项是()
A.铭,是古代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B.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为醉翁。
C.苏轼,曾作《核舟记》描述游赤壁的经历。
D.“君子之泽”中的“君子”是对高尚者的尊称。
4.苏轼为什么将此泉命名为“六一泉”?
8.文言文阅读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节选自《曾国藩家书》)郑尚书淡泉公训子履淳曰:“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①,行欲方。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学非记诵云尔②,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
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③盖世雄才④,皆是平时所学。
志士读书当知此。
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而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1.(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人谁得而御.我哉行欲方.如身亲履.之
2.(小题2)翻译句子。
我欲仁,斯仁至矣。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3.(小题3)这两篇短文的共同之处都是教人成才,不过甲文重在谈论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______。
(请各填一个词语)
4.(小题4)甲文中的“圣贤豪杰”在乙文中有两个例子,请写出其中一个人物,并举例说明他为什么可以称之为“圣贤豪杰”?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富之术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
自宋之齐,请其术。
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
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①。
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
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
吾闻天有时,地有利。
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
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
夫
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
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
(注释)①穰:庄稼丰收。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宋之.齐(之:去,往)
B.喻.其为盗之言(喻:明白)
C.手目所及,亡.不探也(亡:死亡,消逝)
D.皆.天之所生(皆:都,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宋之齐,请其.术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而.不喻其为盗之道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山泽之.产育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D.以.赃获罪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下列句子中与“ 国氏之盗,公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C.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氏告诉向氏致富之道就是偷盗。
B.向氏因为偷盗的缘故被没收了财物,他觉得是国氏欺骗了他。
C.向氏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国氏所说的为“盗”之道。
D.东郭先生认为向氏怪罪于国氏是不对的。
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②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庞之浩
①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
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
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
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在30年以上。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__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
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还能减缓大气
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
.....,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
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
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
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环球人物》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太空电站,能实现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B.将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现已没有太大问题。
C.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太空电站的建设。
D.我国已启动太空电站实验基地的建设,并有望成为首个建成太空电站的国家。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空电站的?
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
4.分析第⑤段加点短语“从目前来看”的表达效果。
从目前来看
.....,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河流的秘密
①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一个秘密。
②河床每天感受着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覆盖的,河床一直蒙受着水的恩惠,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河里的鱼知道河水的质量,可是你知道鱼儿是多么忍辱负重的生灵,更何况鱼类生性沉默寡言,它情愿吐出无用的水泡,却一直拒绝与人们交谈。
③岸是河流的桎梏。
岸对河流的霸权使它不屑于了解河流的内心,岸对运输码头、餐厅、房地产表示了亲近和友好,对河流却铁面无情。
岸以为它是河流的管辖者和统治者,可是河流并不这么想。
它在夏季与秋季会适时地爆发一场革命,湮没傲慢的不可一世的河岸,这时候河与岸的关系发生了倒置。
居住在河边的人们人心惶惶,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抵挡河水的造访。
不怪他们慌张失态,他们习惯了做水的客人,从来没有欢迎河水来登门做客的准备。
他们在夏季带着仓皇之色谈论着水患,他们埋怨洪水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与水共眠或许该是他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④河流在洪水季节中获得了尊严,它每隔几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势告诉人们,河流是不可轻侮的。
洪水季节过去了,雨水的大量注入使河流显得容光焕发。
如果你站在某座横跨河流的大桥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会注意到水流的速度、水流的热情足以让你感到震撼:那是野马的奔腾;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旷野中的一次长篇演讲。
它告诉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缚的,你不可拦截不可筑坝,你必须让我奔腾而下。
它告诉岸上的人群:你们之中,没有人的信仰比水更坚定。
河流的信仰是海洋,海洋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
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不许诺天堂。
它说,你来吧!于是河流就去了。
⑤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
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
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
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也日益淡薄,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⑥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
后窗面向一条瘦小的河。
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相见,却因路途遥远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
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
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房屋、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
⑦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
一个孩子如何判断一条河是否快乐并
不难,他听它的声音,看它的流水,但是我从未听见河水奔流的波涛声,河水大多时候是静默的。
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
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那不是一条河在欢迎一条船,恰好相反,在孩子的猜测中,河水在说,快点走开!在孩子的目光中,河水怀有敌意,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
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
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还给你们,我不管!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
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憎恨人的眼睛。
⑧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
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
多少年来我一直难以忘记我老家一带流传的关于水鬼的故事,我一直相信那些湿漉漉的浑身发亮的水鬼掌握了河水的秘密。
原因简单极了,那些溺死的不幸者最终与河水交换了灵魂。
他们看见了河水的心灵,这就是水鬼们可以自由出入于水中不会再次被溺的原因。
⑨可是在传说之外我们从来没有与水鬼们邂逅过,不管是在深夜的河岸边,还是在沿河航行的船上。
水鬼如果是人类的使者,那他们一定背叛了人类,忠实于水了,他们不再上岸是为了保持河流的秘密。
水鬼已经被水同化,如今他们一定潜伏在河流深处,高昂着绿色的不屈的头颅,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岸上的人们啊,你们去征服月球,去征服太空吧,但是请记住,水是不可征服的!
(文/苏童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对河床和鱼儿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样写揭示了河床、鱼儿在面对人类时有怎样的共性特点?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③段的三层语意。
3.第⑦段写“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请分条表述导致作者童年时代居所后窗面向的那条河流“压抑”的根源。
4.阅读全文,阐述河流有哪些秘密,并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三、应用
12.阅读探究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据有关报道显示,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
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王某原本是一个勤奋上进的青年,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却在一次聚会中经朋友怂恿吸食了毒品,从此染上了毒瘾,家里的钱都被他拿去买了毒品,天天因为吸食毒品和妻子吵架,甚至动手毒打妻女,曾经的幸福生活一去不复返。
材料三: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使得吸毒者围绕毒品转,甚至为了吸毒而丧失人性。
此外,吸毒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我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2)“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
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析】
A含有责备的意味。
C含有拖责任之嫌疑。
D口气生硬。
B项语言得体,故选B。
2、B
【解析】
B.这句病因是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添加“等举措”;
故选B。
3、B
【解析】试题分析: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使用语境错误。
4、D
【解析】
A逅.(hòu)。
B凛洌——凛冽。
C晶萦——晶莹。
5、(1)应是绿肥红瘦(2)枯藤老树昏鸦(3)雪尽马蹄轻(4)学而不思则罔(5)豁然开朗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瘦”“藤”“鸦”“蹄”“罔”“豁然”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
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6、(1)④①②③
(2)选择①,原因:Ⅰ在劳沃德学校,劳沃德学校教规严厉,简爱在劳法德学校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Ⅱ海伦的友情和谭波儿小姐的关爱满足了简·爱对关怀和温暖的渴求,可海伦肺病(传染病)去世,谭波儿结婚离开,这刺激了简爱。
Ⅲ简爱渴望闯进一个“变化多端的天地”,随后找到的家庭教师的工作使她得以离开。
选择②,原因:Ⅰ简爱对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外貌、社会地位、财富)的无力感而产生的自卑使她对情感不确定,因此当婚礼受阻并得知了罗切斯特有个疯了的妻子时,简·爱的情感世界在一瞬间坍塌Ⅱ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
Ⅲ她的道德不允许她作为一个不合法的妻子继续生活在这个庄园。
选择③,原因:Ⅰ简·爱明白了自己与圣·约翰的结合不是出于爱情,圣·约翰只是把她当作传教、为上帝服务的工具,她只是个助手。
Ⅱ她感受到了罗切斯特爱的呼唤,于是她踏上了寻找罗切斯特的旅途。
选择④,原因:Ⅰ舅母一家人对简·爱并不友善,她经常遭受无理的虐待(表兄约翰·里德的蛮横、她姐妹的傲慢、
舅母的憎厌、佣人们的偏心)。
Ⅱ被惩罚独自关在红屋子的事件发生后,她得到了出去上学(劳沃德学校——慈善学校)的机会。
(3)①不要屈从命运的安排,要敢于抗争,要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
(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②不要为外貌、社会地位、财富等外部条件而自卑,要有自信,人最可贵的是拥有高贵的灵魂。
③人要有尊严地生活。
④要尊重别人的感情,也要尊重自己的内心。
【解析】
⑴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积累。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
成年后,她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
四次“离开” 的先后顺序是: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的舅舅舅母家,简·爱离开劳沃德学校,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简·爱离开沼屋(沼地居)。
⑵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①简爱在劳法德学校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随后找到的家庭教师的工作使她得以离开。
②她的道德不允许她作为一个不合法的妻子继续生活在这个庄园。
③她感受到了罗切斯特爱的呼唤,于是她踏上了寻找罗切斯特的旅途。
④她经常遭受无理的虐待,被惩罚独自关在红屋子的事件发生后,她得到了出去上学。
⑶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要注意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及主旨。
命运对简爱如此残忍,她为这段婚姻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给人的启发:依靠自己正直品质和聪明才智,还有坚忍不拔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终冲破重重险阻,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不要屈从命运的安排,要敢于抗争,要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等。
二、阅读
7、1.我遗憾推究;推测这
2.惠勤的话虽然奇幻怪异,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真实的(或符合实际情况的)。
3.C
4.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欧阳修是苏轼和惠勤共同尊崇的人,他们曾经在泉水旧址一起赞美欧阳修;苏轼认为泉水长流是欧阳修的文气英灵永存世间的象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注意恨:(古今异义)古义:遗憾。
今义:怨,仇视。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