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15)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荆政办发[2015]1号
【发布部门】荆门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1.19
【实施日期】2015.0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荆政办发[2015]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大柴湖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现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予以分解。
请各责任领导按照分管职责,加强检查督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逐条对照,细化目标,明确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月19日
《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解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一、坚持优化结构,打造荆门工业经济“升级版”
1.编制并落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X”规划,推动石化产业向炼化一体化转变,磷化产业向食品级、电子级方向深化,建材产业向新型化、链条化迈进,机械产业向成套化、智能化跃升,纺织产业向规模化、精品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力争六大传统产业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
2.推广沙洋玻璃产业转型经验,鼓励各类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抓好沃裕化工硫酸钙晶须、葛洲坝水泥异地技改、楚商产业城等项目建设。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3.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压减水泥产能181万吨、平板玻璃产能76万重量箱。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等新兴产业,力争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
5.用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政策,依托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和格林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施鄂中再生资源大市场等50个循环经济项目,完成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投资1
6.7亿元,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
责任领导:胡功民。
督办协调责任人:何平。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
6.以爱飞客镇建设为重点,做大做强荆门航空产业园,打造通用航空创意经济示范区。
责任领导:蒋星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秦少华。
责任单位:漳河新区、市发改委。
7.支持金泉新材料、智展光学、金龙非、金汉江等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
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荆门产业园,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农用生物制品、生物能源等特色产业,支持神地、欣胱、润红等企业扩规增容。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8.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食品、建材、机械、磷化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联合壮大,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
9.鼓励龙头企业外引内联、做大做强,力争亿元以上企业新增75家,推动新洋丰、京山轻机、国宝桥米、洪森等向百亿企业进军。
责任领导:张尚贵。
督办协调责任人: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办、市农业局。
10.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品牌强市战略,选择20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争创精品名牌。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张先胜。
责任单位:市质监
局、市工商局。
11.以扩园强园为抓手,深化“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
对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进行扩区调区,努力在功能配套、产业聚集、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建立健全入园项目“六度”考评体系,支持各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全市园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60个,总产值增长25%。
责任领导:胡功民。
督办协调责任人:何平。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
12.发挥荆门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优势,通过扩大管辖权、下放审批权、整合执法权、赋予人事权和优化财税权,扎实推进“一区四园”建设。
支持沙洋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责任领导:胡功民、张丑合。
督办协调责任人:何平、王华忠。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编办、市科技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荆门高新区。
二、坚持强农富农,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13.持续推进中国农谷三大示范区建设,打造“三农特区”。
在农谷核心区,加快实施联想高档水果产业园、万亩玫瑰产业园等项目,依托中兴、汇源等企业发展智慧农业,建成院士村一期项目,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责任领导:汤旺林。
督办协调责任人:张先胜。
责任单位:市农谷办、市科技局,钟祥市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
14.在“荆三角”,提升五洋公路油菜花景观生态农业旅游线档次,推进凯跃农机博览城建设。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沙洋县、掇刀区人民政府,市旅游局、市农机局。
15.在杨竹流域,抓好石牌“1+5”示范区、双龙苑万人社区建设,力争汉光农业物流园、富硒米业等项目尽快投产见效。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办,钟祥市、东宝区人民政府。
16.大力推进大柴湖开发区建设,深化柴湖工业园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结对共建,扶持罗成村整村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高效农业,加快移民生态新城建设步伐,完成1000户危房
改造任务。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柴湖振兴办、市移民局、市住建委、市国土局,大柴湖开发区。
17.围绕“一高三新”和“一抗三保”,进一步优化农业种养结构,积极推广“香稻嘉鱼”“42养羊”等27种生态种养模式,力争主推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到75%以上。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水产局。
18.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和高产创建活动,突出抓好100万亩小麦、250万亩优质水稻、160万亩双低油菜核心示范区建设,力争粮食增产1亿斤。
实施“菜篮子”工程,确保全市最低菜地保有量50万亩。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19.推进“退耕还草”“种草养畜”项目,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80个;发展特色水产,高标准建好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水产局。
20.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3:1以上,新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30个以上。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
21.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总数突破2万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400家、家庭农场780家。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工商局。
22.加强气象预警防灾、疫病防控、森林防火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工作,推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农机作业等专业化服务,建设农机化综合示范区。
责任领导:郑中华。
督办协调责任人:兰坤。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气象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