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教研论文:精彩不容错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教研论文:精彩不容错过
精彩不容错过
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陈瑶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陈平
课堂是一面镜子,许多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个究竟。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呼唤丰富、生动、过程化、富有活力的精彩课堂。
可是,在使用实验教材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教材由于篇幅限制,有一部分内容编写得较为简洁,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把握,如何不让精彩失之交臂呢?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选择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镜面对称”这一内容展开了实践与研究。
69页)。
通俗地说,
“有与
解、观察他人演示是不够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呢?
在“镜面对称”一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这是一个两人参与的游戏,一个人扮演照镜子的人,另一个人模仿他在镜子中的动作,还可以交换角色来观察。
首先,教师邀请一位学生进行游戏示范,接着向全班同学提出游戏要求:同桌合作游戏,可选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道具和自己的学习用品,做一做、说一说、互相评一评;然后同桌之间开始玩游戏,并互相评价;最后邀请学生在全班进行表演。
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三、数学,因学科价值的彰显而精彩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
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
树立这种新型的教育观,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如果脱离了实际,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更谈不上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了。
我们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重视了利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在“怎样看到另一半”的教学时,学生们进行了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他们灵活地运用了镜面对称的特点,将镜面垂直放于半张图片的边线(即整张图片的对称轴)上,通过镜面作用,镜面上出现了与之对称的图像,这样就看到图片的另一半了。
再如“哪个是从镜子里看到的样子”的教学中,通过观察辨析,
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彰显数学学科的价值,成就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月第一版
2.吴正宪《“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初探》,《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4
作者简介:
陈瑶,武汉市江汉区骨干教师,“数学学科带头人”,在2005年湖北省小学数学新课程优质课竞赛中执教的《镜面对称》一课获一等奖,曾在2003年武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并多次执教省、市、区级示范课、观摩课。
陈平,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被武汉市
江汉区人民政府授予“十大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