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4234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
考试总分:7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
1. 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民居的建筑形式,我国南方的民居一般是()
A.土墙平顶房
B.墙体镂空的晾房
C.砖墙斜顶房
D.窑洞
2. 读“我国东部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如图可看出我国的水资源()
A.地区分布不均
B.北多南少
C.季节分配不均
D.东多西少
(2)解决我国水资源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3. 下图是陇海线上西安—连云港段铁路线,判断图中与此相交的南北向铁路干线名称错误的是()
A.①宝成线
B.②京广线
C.③京九线
D.④京沪线
4.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A.①旱地
B.②草地
C.③林地
D.④水田
(2)与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界线不一致的是()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
D.1月0℃等温线
(3)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的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增加耕地所占比重
D.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5. 下表中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项目甲乙
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
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750
4461352
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
年)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5704000
(1)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A.甲省(自治区)水资源短缺
B.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
C.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D.乙省(自治区)生产用水量高
(2)乙省(自治区)应该()
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
6.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湿地资源的功能
(2)湿地资源现状
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3)湿地保护措施
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⑪________。

7.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跨流域调水.________(判断对错)
8. 读材料和图。

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居世界第位。

全国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因地下水过度开采。

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千米的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
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1)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

(2)图是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工程利用已有的________(河流)水道引水,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________水库取水,东线和中线工程都是将水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__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4)我国很多城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城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9. 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对应特征的右侧字母填入括号中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10.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

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410960080%12
11. 读“我国部分铁路和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________
.交通 .工业 .农业 .旅游业
(2)图中城市属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是________
.上海 .武汉 .北京 .南京
(3)图中甲铁路线是________
.京九线 .京广线 .陇海线
.京沪线
(4)有一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到上海,最经济、方便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海洋运输 .航空运输. 12. 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水资源调查
实践资料:
资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

如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

资料二: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

如图中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国内生产
总值(GDP )区域比重图。

资料三:山西某中学的地理小组对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漫画。

实践思考: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________多________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________(季节)多,________(季节)少;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据资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________,并写出理由________。

(4)资料三漫画A 、B 反映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A 反映的是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________,B反映的是________。

(5)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你能为此做此什么?(合理做法写一条)________。

13. 某中学学生到台湾省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请根据他们撰写的考察报告并结合图回答问题。

考察报告:……在高雄某学校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防震演习……台湾省自然环境优越,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树种极为丰富,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省属于外向型经济,进口大量工业
品。

(1)考察报告中有一处错误,你发现了吗?找出来画上横线,并改正。

(2)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学生们为什么要进行防震演习。

(3)________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台湾岛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森林树种丰富,试分析原因。

(提示:可以从地形和气候等方面思考)
(4)台湾还有“海上米仓”的美称,根据地图推断台湾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在“台湾岛地形示意图”中设计图例并标注大致分布区,试分析推断的理由。

(5)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你能据此给台湾也取一个美称吗?
(6)据图可知,台湾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

下列选项哪些是影响工业分布的有利因素(双选)()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利 C.人口稀少 D.开发较晚
(7)据所学知识,你能对考察报告再添加些内容吗?(试写出至少一个方面)
14.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甲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越来越少”或“越来越多”)。

主要原因是
什么?
(2)乙图反映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面对越来越多的土地问题,我国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
1.
【答案】
C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等温线及其判读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气温的分布规律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天气及其影响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沛,且到了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为了利于雨水顺畅流淌,减少其停留时间和积水,所建房顶坡度很大。

2.
【答案】
C
A
【考点】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1)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2)如图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解答】
(1)如图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径流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的明显波动。

故选C。

(2)如图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故选A。

3.
【答案】
A
【考点】
交通运输业及其重要性
重要的公路、铁路干线及交通枢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解答】
根据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可知,从陇海线上“西安-连云港”一段铁路线图看出,①是焦柳线,②是京广线,③是京九线,④京沪线。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
【答案】
C
A
B
【考点】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土地利用类型①主要位于奏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为水田;②主要位于奏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为旱地
;③主要位于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为林地;④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新疆部分地区,为草地。

故选C
(2)读图可知,图中①为水田,②为旱地,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界线为奏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奏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旱
地与水田的分界线等等,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并不沿秦岭—淮河一线。

故选A。

(3)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对国家的整体战略安全意义不言而喻。

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
、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干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为此我国提出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用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D
C
【考点】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1)主要考查我国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2)主要考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解答】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地生产用水量达到1750立方米/人·年,远远高于甲地,农田灌溉用水量乙地也远高于甲地。

故选D。

(2)由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可知,乙地生产用水量和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大于甲地,乙地万元GDP用水量达4000立方米,可以看出乙地水的利用效率低,因而要节约用水,提高利用效率。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
6.
【答案】
⑪野生动植物
【考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7.
【答案】

【考点】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解答】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8.
【答案】
修建水库
京杭运河,丹江口,华北
不合理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保护水资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减少使用洗涤剂等
【考点】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解析】
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

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亿米,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居世界第位。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

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

中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有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解答】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的主要是利用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的优势,且取水有保证;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东线和中线工程都是将水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
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

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

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9.
280003210031/412010040%80%60%20%38%6%
,,,【考点】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解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解答】
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②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
疏).③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
10.
【答案】
可行;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从工矿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考点】
影响工业的因素
【解析】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我国一些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下列措施: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从工矿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解答】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应该采取下列措施: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从工矿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1.
B A D C
10%
A C A C
(1);(2);(3);(4).
【考点】
交通运输业及其重要性
重要的公路、铁路干线及交通枢纽
【解析】
(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解答】
解:(1)交通运输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我国首都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读图可知,甲铁路线是京九线;
(4)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并且两地都是海港,故一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选择海洋运输方式.
12.
【答案】
东,西,跨流域调水
夏秋,冬春,兴建水库
北方区,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但人口多,耕地多,水土配置最差
水浪费,水污染
随手关水龙头
【考点】
我国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如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据资料二可得,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该地区水资源少但人口多,水土配置最差。

漫画A反映的是水浪费现象,漫画B反映的是水污染现象。

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龙头、少使用洗涤剂等。

13.
【答案】
(1)“进口大量工业品”应改为“出口大量工业品”。

(2)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3)樟树,原因: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东部以台湾山脉为主,垂直差异大。

(4)西部平原区(标注略)。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平原,土地肥沃。

(5)水果之乡。

(6)西部平原,AB
(7)提示:可以从河流、气候、旅游景点、文化风俗等自然和人文方面写。

【考点】
台湾省
板块的运动
影响工业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台湾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解答】
(1)台湾是大量出口工业品的地区。

(2)防震演习是因为台湾省多地震,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有关。

(3)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

(4)西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5)有水果丰富的意思就可以,答案不唯一。

(6)读图可知,台湾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因为那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7)可以从自己了解的台湾的河流、气候,旅游景点、文化风俗等自然和人文方面任选一项写。

14.
【答案】
(1)越来越少;
原因: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问题:沙尘暴加剧;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造防护林,控制载畜量,保护草原。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考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
(1)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本题主要考查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解答】
(1)分析图1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乙图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有增加的趋势。

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有退耕还林、还草,造防护林,控制载畜量,保护草原。

(3)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总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