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及用途角度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主要说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的“硬”、石墨的“软”和导电性以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由于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无定形碳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朵质构成的,因此木炭的吸附性等放在石墨的内容之后介绍。
使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一重要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由于该课题抽象内容较多,学生较难理解,会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降。
故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文、声音、动画并用,联系最新科技成就,紧贴实际生活,生动有趣,激起学生浓烈的化学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对象分析: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年龄13-14岁,心理上,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趣的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亲眼看一看、动手试一试,做一做。
而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学生身边熟悉事物,比如钻石、玻璃刀、铅笔、电池等,在教学中,有两个环节让学生尝试做一些探究性试验。
如铅笔芯的导电性并鉴别5H和4B铅笔、活性炭的吸附性,再配合钻石的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空间结构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节课不断地推向高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知道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自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资料,学生通过对资料的理解加工并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教案

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 000个碳原子,直径6~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
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2说说C60的用途。
二、展示版块
学生讨论: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呢?
(2)、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结合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4.阅读第二部分“石墨”的剩余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的结构,具有,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在书上找出活性炭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划出来。
5.观察P107实验6-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6.阅读课本C60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C60的组成和构成。
C60由组成;C60由构成;一个C60分子由构成
学习重点
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
2.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学习难点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观察实验
教具准备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学板块
1.导入新课。
2.展示目标。
3.预习导学。
1.阅读课文106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吗?举两例加以说明。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5、知道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6、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比较以及吸附引起的的压强变化。
过程与方法: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的猜想与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准备1、[实验6-1]所需的有关器材及药品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C)阅读课本第104页[小结]: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熔点较高,不导电。
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阅读课本第104页[小结]: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
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
[介绍]:木炭[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将教材中的一个锥形瓶改成A、B两个锥形瓶,加入相同的略显红色的水,分别向A、B 两个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木炭粉和活性炭。
并提出以下问题:1、A、B两个锥形瓶中现象有何不同?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2、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3、你们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那种物质效果更好。
2020-2021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学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及讨论,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并能用该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对比分析,知道碳与氧气反应时能产生不同产物,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树立安全意识。
3、通过对碳和氧化铜反应原理的了解,知道什么是还原反应,碳的还原性,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过程】活动一:阅读以下材料,结合PPT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右图为明清时代祖先的古画,用天然碳素粉墨画成,线条勾勒清晰,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材料二:公园支撑树木的木桩一般都要经过高温碳化处理。
埋木桩时也要将地下部分烧焦成木炭,可以有效防止木材腐烂问题: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常温下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古画为什么能长久保存?材料二中为什么要碳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么决定了碳的这种化学性质?根据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观看视频,填写下表,并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碳燃烧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碳充分燃烧(氧气充足)碳燃烧不充分(氧气不足)启示:由活动二可知碳具有_______,因此生活中人们常将碳用作__________。
为此冬天大量使用含碳的煤时我们应注意哪些事项?活动三:探究碳和氧化铜的反应1.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能否发生反应?2.做出猜想:○1能,生成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2不能3.进行实验: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5.进行反思:碳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说明碳在高温下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教学过程C+2CuO====2Cu+CO2C夺取了CuO中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发生_______ 反应氧化铜失去_______变成________,发生_________反应木炭有夺取氧的能力,具有______性,作_________剂4、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5、这些性质分别决定哪些用途?【师生活动】:1、学生观察,独立完成问题;2、抽学生到黑板书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长检查。
3、小组内交流,并反馈答案;4、教师对有争议的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合理答案。
五、标杆题:1、单质C的化学性质有:①常温时有____性,可用来____;②高温时有可燃性,可用来做___。
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
C还原CuO的现象为⑴____⑵____;方程式为____,由此可知,C具有____,可用来____。
六、巩固练:1、碳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A、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B、将电线杆埋入土中的部分微微烧焦C、木炭作燃料D、高温下碳与氧化铁反应2、在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A.CB.CO2C.Fe2O3D.Fe3.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B.四氧化三铁和木炭粉C.氧化铜和木炭粉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教学过程七、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你获得了那些知识?一、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1)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2)高温条件下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二、还原反应、还原剂1.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2.还原剂:使含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三、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板书设计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绘制书画和档案填写)2、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3、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 C + 2Fe2O34Fe + 3CO2↑二、还原反应高温教后反思。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第一课时)60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二、教学重点: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四、实验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氧气(O2)和臭氧(O3);白磷(P)和红磷(P)它们是相同的物质吗?组成它们的元素是否相同?它们属于什么类别的物质?说明了什么?结论: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题是: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6~10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的回答。
)2.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木炭、活性炭等物质为什么具有吸附作用?什么样的物质易被吸附?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演示实验】[实验6-1]和补充实验木炭吸附红棕色NO2气体。
实验中有何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小结】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实验,从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介绍了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
你们能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板书设计】:1、金刚石、石墨性质比较2、无定形炭3、C60和碳纳米管新型应用材料。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教学案《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用途,使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特点。
尽量构建生活情境,学生活中的化学,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些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疑问引入:不同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那么是不是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呢?新课以提问设疑作为引入,简单自然,创造矛盾激起学生思考,为新课作铺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发挥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上组合作,完成了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表格的填写。
在这里,我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学生所熟悉的玻璃刀、铅笔、电极等,让学生认识到了铅笔中“HB”的含义,并带领学生走出生活误区,铅笔不含铅,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只不过是铅笔的外皮油漆中含铅,所以咬铅笔的习惯不好。
并及时插入怎样解决“锁不易打开”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性认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这样处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拓展了知识面,引起兴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都是单质碳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从而过渡到本课的难点:即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并通过展示它们不同的结构模型,从而得出结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物理性质的不同。
让同学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又通过教师演示的实验,展示了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且简单介绍了焦炭和灰黑的用途,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为了让学生更深的感受科技的氛围,在教学中安排一段关于C60的资料。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知道国家的强大与繁荣是离不开科技的,向学生渗透“科技兴国”的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2.可以切割玻璃,也可以做钻石(宝石)
兴奋、激动
认真观看,记录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填写学案。
刀具、轴承、岩石钻头、钟表、武器、光学仪器等。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感受小刀的硬度。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自己动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金刚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
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是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默不出声,
恍然大悟
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硬度却是钢的100倍。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提问】你又理解到那些知识呢?
【引导】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制造出更多更新的材料,为人类造福。
【总结】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对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您的体会?
石墨也有很多用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不是
石墨
很软、滑腻的感觉。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能制作铅笔、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说明有良好的导电性。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紧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要向金刚石一样紧密团结,一定很棒。
不要向石墨一样松散。
亲自感受
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培养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学生积积极回忆,培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认真思考的能力。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1)

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 60 第1课时(人教版)课题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2、学生学习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但他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知道外显是由内在决定的,如果想要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请先试着改进自己的内心。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正确对待碳单质在科技中的运用。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让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物质分类的树状图。
学生复习从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直观又全面,思路清晰。
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的单质由上述知识点可知,单质的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现在,请同学同学们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单质讨论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方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教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60
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生认知分析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与碳单质有关,如:石墨电极、玻璃刀、钻石、铅笔芯等,学生对于碳单质具有一定了解。
【教材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
2、联系日常生活;
3、联系社会和高科技。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用具: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导线、灯泡、试管。
药品:红墨水、活性炭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一、碳单质
物理性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钻石饰品
强折光性
硬度大玻璃刀、
钻头机的钻头
2、石墨深灰色、略有金属光泽的固体铅笔芯
质软
滑腻润滑剂
能导电石墨电极
耐高温石墨坩埚
3、C60
二、
?用途
结构?性质。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2.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关系的思维模型。
2.通过对活性炭等物质用途的推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形成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碳的单质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观念。
2.通过对碳单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的重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对于为什么木炭中的细管道能够吸有色物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悬念去思索。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视频播放(介绍石墨烯)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金刚石、石墨和C。
60获得新知:设问:同学们见过金刚石和石墨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自主阅读:请快速阅读课本106--108页,完成下表:(学生自学总结出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用途,小组核对) 知识点一:设问:根据表格信息,你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 60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总结: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C 元素组成的单质。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到过那些单质了?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总结:O 2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N 2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H 2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P 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不同种元素组成了不同的单质。
设问: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吗?总结:同种元素也能组成不同的单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主备人魏芳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与碳单质相关的知识;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对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认识;3.通过观察实验、相互讨论掌握木炭对氧化铜的还原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质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的重要物性和用途,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自学、互学导语设计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自学互学提纲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3、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二、教师点拨个性化设计【提问】由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大家讨论。
能举例说明吗?【小结】同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的单质。
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60【实物投影】展示玻璃刀上的金刚石。
【设问】金刚石具有哪些性质?它有何用途?自主学习教材104页。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归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用途;【活动探究】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制成,指导学生观察粉末,用手捻搓。
并思考由此得到石墨的哪些性质和用途。
【视频】铅笔芯导电实验。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用途。
【投影】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设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投影】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模型【讲解】金刚石的碳原子在空间构成连续、坚固的骨架结构,所以坚硬。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一。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介绍碳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木炭及活性炭的重要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和用途;另一部60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加热或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等物质起反应。
这一课题需分两个课时讲完,第一课时主要讲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在第二课时讲完。
碳是重要的化学元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别的原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因,了解木炭、活性炭、C603、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㈡过程与方法: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3、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三、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的重要物性和用途,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目标导向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多媒体教学;启发教学。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活性炭、木炭、红墨水、锥形瓶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通过这段时间对化学的学习,同复习旧知,引学们知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什么物质吗?【反思评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课后作业】家庭小实验:用火柴梗自制木炭并试验其吸附性。
(方法:用方形双层薄铝箔裹紧已去掉火药的火柴梗7-8根,用坩埚钳夹持铝箔卷,在酒精灯上加热2 min左右制得木炭。
)八、教学反思本课题中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属于了解性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简单再现教材内容,也没有以枯燥、呆板的形式把碳的化学性质传授给学生,而是把教学内容放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学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关系。
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时化学活动性。
3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1:碳的化学性质。
2:碳和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一、碳的单质自主提示: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差异。
看课本图6-1、6-2和影像资料完成下表。
2: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比较金刚石石墨结构物理性质用途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2)根据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请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3、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的结构,能吸附溶液中的和的物质,吸附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
4、C60:C60分子形似性质非常,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
二、碳的化学性质开阔视野:阅读课本107页。
交流与讨论:(1)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
古代字画保存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不变的原因是什么?(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温馨提示:碳和氧化铜反应要注意什么?学习小结: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夯实基础:1、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a木炭b金刚石c铅笔芯d黑火药e冰水混合物A、acB、abcC、bcD、be2、判断钻石真假的方法。
冰箱去味剂可以是,做电极的是,冶炼金属的是。
3、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
这种情况下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4、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是。
刚开始加热时石灰水中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饿原因是,结束实验时先撤,后撤,防止试管炸裂。
待试管粉末冷却后打开胶塞的原因是。
拓展延伸: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E的化学式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

第二课时碳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和相应的用途2、了解还原反应和碳的还原性【学习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还原反应和碳的还原性【学习过程】一、展示学习目标(用PPT展示)二、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完成自主练习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可燃性:(1)氧气充足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氧气不充足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还原性: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黑色固体逐渐变成______。
反应式:______CuO+C 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是还原剂,_______是氧化剂。
2.碳的还原性的应用应用:用于_______工业。
____Fe2O3+____C _________。
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
CO2+C _______三、教师精讲四、课堂测评1.影响碳的化学活动性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B.水C.日光D.温度2.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五、课后小结课后练习教材P112 练习2 7。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1)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课型】元素化合物课【教学内容分析】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教学对象分析】经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式的意义及书写、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分子、原子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为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次教学对象是属于年级成绩后三分之一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仍未掌握理解透彻,抽象思维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对微观知识的理解,所以课堂教学力求做到直观、化简,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同一种元素原子间结合方式不同,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等都属于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知道这些物质中C原子的排列特60点。
⑵能说出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对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性质的学习,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或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或用途反映性质)”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学习,感受并赞赏人类运用科学改造自然的成就,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
【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重点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关系。
突破策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上的认知,反推物质的性质;利用对物质的结构模型的直接感观,感知物质的性质。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案

②你能总结出什么是还原性吗?
2.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木炭是使氧化铜被还原为铜的物质,说明碳具有
性,常用于工业,如焦炭从赤铁矿(主要物质为氧化铁)中还原出铁的反应为。
3.高温下,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
课题: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了解单质碳的用途。
2.能正确书写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知识:
碳的单质常见的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我们常常用到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1.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现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说明产生了和。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中在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应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后,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
探究二:合作学习还原反应
1.还原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回归生活:
①农民围菜园的木栅栏,若要使用长久,会把木桩埋入土里的部分烧黑,你能解释是什么原理吗?
②回忆木炭燃烧的现象:空气中,氧气中。有火焰吗?
生活中的煤炉火为什么有蓝色火焰?
﹌﹌﹌﹌﹌﹌﹌﹌﹌﹌﹌﹌﹌﹌﹌﹌﹌﹌﹌﹌﹌﹌﹌﹌﹌﹌﹌﹌﹌﹌﹌﹌﹌
二、课堂探究:
探究一:实验探究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操作提示:①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已混合好,用钥匙和纸槽装入后再放入一支粉笔(可使粉末固定在试管底好集中受热)③实验结束时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再熄灭酒精灯。④待装置冷却后再取下橡胶塞,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在白纸上观察。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教学设计
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一些特殊的性质。
C60和纳米碳管就是其中的两种。
[投影展示]:C60、纳米碳管的微观构成。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学习的主要内容。
【小结】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碳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谈谈对本课题学习的收获吗?
学生发言,畅谈感受,教师整理,概括。
自我反思:从总体上看,我觉得效果比较明显,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边学习新内容,整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本节课以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钻石项链海洋之心为前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能够紧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变颜色实验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分组探究实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石墨的“导电性”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整堂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教师起到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上,学生还是比较盲目的,不知道怎么看书,在今后的学法指导上必须加强,使其尽快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课题1共分两课时完成,该设计主要针对碳的典型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在第1课时进行探讨。
碳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主要从化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由现象知其性质、由性质知其用途的学科思维,所以能通过生活中碳单质的用途推其性质。
本节课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模式。
主要采用了通过对比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的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物理性质的差异其根本在于碳原子空间排列不同,贯彻微粒观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观点。
在介绍碳的单质时,主要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并辅以生动的影音及动画,目的是使知识活动化、游戏化,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
以碳元素存在的广泛性引入,让学生对碳元素感到好奇,有力地激发兴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
播放几种碳单质的介绍,将课本中零散的几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放开思维、积极动手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且能够与大
的性质差异原因。
为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从而对比、归纳出金刚石、石墨和C
60
开阔学生视野,展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碳单质的新发现层出不穷,重点展示了石墨烯的最前沿应用。
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进展,以体现化学教学与时俱进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只局限于书本和习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和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对教师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尝试在活动中自主设计、体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性质用途进行比较,学生知道对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新视野,在科技信息的获取和反思中树立科学观念,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科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并且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1、碳的不同单质在物理性质上差异是微粒空间排布的不同造成的。
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感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4、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归纳法等。
5、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