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81页复习了什么知识?(简便计算的“变化”很多,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括号都会使计算发生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同学们掌握公式,灵活运用,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请说说怎样才能学好简便计算?
记公式作对比抓典型勤练习
五、作业布置
(课件出示)
六、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教师:同学们观察,说一说有括号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怎样计算?(出示)
括号前面是加号或者乘号,打开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减号或者除号,打开括号要变号,加变减,减变加,除变乘,乘变除。
对比练习:
65+(35-27) 15×(20÷10) 34-(14+17)
189-(89-47) 90÷(30÷2) 64÷(16×2)三、课堂练习
【教学课题】
《简便运算的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81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简便运算的思想,简便运算是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①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没有括号):
a-b+c=a+c-b a÷b×c=a×c÷b
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可以任意交换第一个数后面的数的运算次序。
教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带符号搬家)
对比练习:
121+37-21 20÷25×5 21-37+79 210×9÷3②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有括号):
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联,把简算类型、依据、易出错处让学生根据练习在全班交流归纳补充,最后把小学学的简算依据的五大定律、三大性质及同级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归纳整理出来。使学生通过对比、整理和汇报,提高学生的辨析的能力,纠错的能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公式很多,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这节课我们来分类整理一下。
二、整理和复习
(一)、加法和乘法
教师:因为乘法是特殊的加法,所以它们的运算定律也有相似点:出示:①加法、乘法交换律:a+b=b+a ab=ba
②加法、乘法结合律:(a+b)+c=a+(b+c)(ab)c=a(bc)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对比练习:
400-175-25322-69-222 800÷25÷41600÷50÷16教师:因为除法是特殊的减法,所以除法的运算性质相对于减法也有不同点:(出示)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练习:
(三)、同级混合
一、加法和乘法:相似点:交换律、结合律
不同点:乘法分配率
二、减法和除法:相似点:性质1、性质2万变不不同点:商不变性质
三、同级混合:没有括号:(带符号搬家)
有括号:1、括号前加、乘(不变号)离其2、括号前减、除(要变号)宗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从而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真正参与教学活动。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练习:
(40 + 4)×25 3.6×125+125×4.4(二)、减法和除法
教师:因为除法是特殊的减法,所以它们的运算性质也有相似点:出示:①性质1:a-b-c = a-(b+c)a÷b÷c=a÷(bc)②性质2:a-b-c = a-c-b a÷b÷c= a÷c÷b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2、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中要强调运算顺序,针对错误,针对学生容易上当的、容易混淆的计算题,作为资料保存,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要求,学会正确的利用数和运算符号的特征合理灵活进行简算,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对比练习:
18+45+55+172 20×25×5×40
教师:乘法是特殊的加法,因此乘法的运算定律相对于加法也有不同点:(出示)
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清楚;还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但从平时的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加之本班学生住校生比率大,由于长期的住校生活,致使学校与家庭严重脱节,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严重缺乏学习责任心。计算不达标学生的比率一半还多。
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
1、说说我们学过的“四则运算”指的是什么?
2、这四则运算之间有什么关联?
①( )是特殊的加法,()是特殊的减法。
②()是同级运算,其中()是()的逆运算;()是同级运算,其中()是()的逆运算。
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复习“数与代数”的内容:简便计算说到简便计算,同学们应该想到简便计算的公式有哪些?谁来说说?
记公式作对比抓典型勤练习
五、作业布置
(课件出示)
六、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教师:同学们观察,说一说有括号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怎样计算?(出示)
括号前面是加号或者乘号,打开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减号或者除号,打开括号要变号,加变减,减变加,除变乘,乘变除。
对比练习:
65+(35-27) 15×(20÷10) 34-(14+17)
189-(89-47) 90÷(30÷2) 64÷(16×2)三、课堂练习
【教学课题】
《简便运算的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81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简便运算的思想,简便运算是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①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没有括号):
a-b+c=a+c-b a÷b×c=a×c÷b
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可以任意交换第一个数后面的数的运算次序。
教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带符号搬家)
对比练习:
121+37-21 20÷25×5 21-37+79 210×9÷3②加减混合或者乘除混合(有括号):
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联,把简算类型、依据、易出错处让学生根据练习在全班交流归纳补充,最后把小学学的简算依据的五大定律、三大性质及同级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归纳整理出来。使学生通过对比、整理和汇报,提高学生的辨析的能力,纠错的能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公式很多,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这节课我们来分类整理一下。
二、整理和复习
(一)、加法和乘法
教师:因为乘法是特殊的加法,所以它们的运算定律也有相似点:出示:①加法、乘法交换律:a+b=b+a ab=ba
②加法、乘法结合律:(a+b)+c=a+(b+c)(ab)c=a(bc)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对比练习:
400-175-25322-69-222 800÷25÷41600÷50÷16教师:因为除法是特殊的减法,所以除法的运算性质相对于减法也有不同点:(出示)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练习:
(三)、同级混合
一、加法和乘法:相似点:交换律、结合律
不同点:乘法分配率
二、减法和除法:相似点:性质1、性质2万变不不同点:商不变性质
三、同级混合:没有括号:(带符号搬家)
有括号:1、括号前加、乘(不变号)离其2、括号前减、除(要变号)宗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从而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真正参与教学活动。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练习:
(40 + 4)×25 3.6×125+125×4.4(二)、减法和除法
教师:因为除法是特殊的减法,所以它们的运算性质也有相似点:出示:①性质1:a-b-c = a-(b+c)a÷b÷c=a÷(bc)②性质2:a-b-c = a-c-b a÷b÷c= a÷c÷b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2、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中要强调运算顺序,针对错误,针对学生容易上当的、容易混淆的计算题,作为资料保存,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要求,学会正确的利用数和运算符号的特征合理灵活进行简算,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对比练习:
18+45+55+172 20×25×5×40
教师:乘法是特殊的加法,因此乘法的运算定律相对于加法也有不同点:(出示)
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清楚;还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但从平时的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加之本班学生住校生比率大,由于长期的住校生活,致使学校与家庭严重脱节,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严重缺乏学习责任心。计算不达标学生的比率一半还多。
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
1、说说我们学过的“四则运算”指的是什么?
2、这四则运算之间有什么关联?
①( )是特殊的加法,()是特殊的减法。
②()是同级运算,其中()是()的逆运算;()是同级运算,其中()是()的逆运算。
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复习“数与代数”的内容:简便计算说到简便计算,同学们应该想到简便计算的公式有哪些?谁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