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象形文字》(导学案)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象形文字》(导学案)
本课将介绍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弘扬中华文化。

同时,通过学习对象形文字的认识、学习历史人物和文字的关系,来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想象力,锻炼学生考量问题的能力和理解力,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一、课前导知识
1.什么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一种将对象的形状、曲线等特征作为表达意义的符号。

它是文字演变的初期阶段,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2.中国的象形文字数量有多少?
中国的象形文字数量是非常多的,包括了人、物、动物、植物、数字、时间、天气等各个方面的符号。

3.什么是汉字?
汉字是中国象形文字的一种发展形式,它是汉族的文字表达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多个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楷书。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通过了解文字和历史人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素养和兴趣;
4.鼓励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积极发扬它。

三、具体内容
1.探究象形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以及象形文字在历史上的应用,向学生传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理解象形文字与历史人物的关系
把象形汉字与历史人物进行联想,例如“日”字和历史人物尧、舜、禹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对象形文字的认知更上一层楼。

3.创意象形文字的设计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创造出独有的象形文字。

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灵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创作的对象。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尝试用更简单、更具象化的形式来表达意思。

四、学习方法
1.理解漫画与文字的结合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以有趣的漫画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2.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拓展思维的机会,让学生知道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

3.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通过多样的文化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观摩传统书法、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五、教学建议
1.播放视频或动画讲解文字起源和历史背景,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两人讨论等方式来促进互动。

3.设立学科专项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六、课后练习
1.画出自己创造的象形汉字,并简单阐述它所代表的意义。

2.阅读相关博物馆图片图册,发现一些常见汉字形体的演变史和人物故事。

3.设计一份展示中华文化遗产的资料,在其中使得象形汉字成为另一种吸引眼球的元素。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象形文字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通过将象形文字与历史人物相关联,激发了学生对于文化的热爱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