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气的气象条件
所谓大气的气象条件,是 指大气的各种特性,如大 气的温度、强度、湿度、 密度等,以及它们随时间、 地点、高度的变化情况。
右图表示了海拔100km内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 况。
大气温度 大气压强 大气密度
6.3 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气体和主要 散射粒子
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气体由水蒸气、二氧化 碳、和臭氧等。下面主要介绍这些气体的 浓度和变化范围。
(3)按给定条件,依次计算出各个吸收组分的 τai(λ)。其办法有: ①查表(大气透射率表) ② 带模型计算。
(4)利用所求得的τS(λ)和τai(λ),根据式(6-198) 可以算出大气的透射率。
大气透射率计算举例
气象条件:海平面水平路程长1.8km,气 象视程V=13.8km(在0.61µm处 )。
即在0.55µm处的气象视距为17.9km。
3 利用λ0处的视程求任意波长处的光谱散射 系数µS(λ)
一般可以将散射系数表示为
s()A qA 1 4
式中的A,A1,q都是待定的常数。 上式中,第二项表示瑞利散射。在红外光谱区内,
瑞利散射并不重要,因此,只需考虑式中的第一 项,即
s()Aq
对上式取对数,有
求:只考虑散射,计算在3.5~4.0µm光谱 带的平均大气透射率。
计算大气透射率
气象条件:海平面水平路程5km,气象视 程在V=27km(0.在61m ) 处,水蒸气含量 相当于5mm可降水量,考虑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的影响,计算 4.5m 附近光谱带的平均 大气透射率。(e取2.72)
6.9大气红外辐射传输计算软件介绍
谢谢
(6-185)
2 测量λ0处视程的原理 在已知的x距离上,在波长λ0处,测得大
气的透射率为τS(λ0,x),则有
s( 0,x)es(0)x
如果已知距离x在0~V之间,由于在整个视程内 的µS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将此式中的µS(λ0) 代入视程方程中,得到视程与已知距离处的透射 率之间的关系为 V - 3.91x
(2)在紫外和可见光谱区域中,由氮分子和氧分子 所引起的瑞利(Rayleigh)散射。
(3)粒子散射或米(Mie)氏散射。 (4)大气中某些元素原子的共振吸收 。 (5)分子的带吸收(红外辐射衰减的重要原因)。
6.1 地球大气的基本组成和气象条件
1 大气的基本组成 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每单位体积中大约有78%
对于同一目标来说,当它距观察点的距离为x时, 那么观察者所看到的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为
Cx
Ltx Lbx Lbx
式中Ltx为观察者所看到的目标亮度;Lbx为背景亮 度
当x=V处的亮度对比度CV与x=0处的对比度 亮度C0的比值恰好等于2%时,这时的距离V 称为气象视距,即
CV (LtvLbv)/Lbv0.02
态时的温度。
水蒸气的分布:图6-6
7) 可凝结水量(可降水量)单位mm
沿光线方向上所有的水蒸气在于光束有相 同截面的容器内凝结成水层的厚度。
水蒸气被折合成液体水的数量。
2 二氧化碳
随着高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虽 然减少,但不如水蒸气吸收减少得那么显著。因 此,在低空水蒸气的吸收对红外辐射的衰减起主 要作用;而在高空,水蒸气的吸收退居次要地位, 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得更重要了。
m
() ai()
i1
式中τai(λ)是与第i种组成的吸收有关的透射率。
将式(6-197)代入(6-196),得到大气的透
射率
m
()ai()s() i1
计算大气透射率的步骤归结如下:
(1)按实际的需要规定气象条件、距离和光谱范 围。
(2)按式(5-23),也就是由气象视程的方法计算 出在给定条件下的τS(λ).
任意波长上的透射率的知识从表中查到的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透射率的乘积,即
H2o co2
在高度为h的水平路程x所具有的透射率等 于长度为x0的等效海平面上水平路程的透射 率,用数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x0
P x(
P0
)k
6.6 大气的散射衰减
散射: 辐射在大气中遇到气体分子密度的起伏及
微小微粒,使辐射改变方向,从而使传播 方向的辐射能减弱。 散射比分子吸收弱
s( 0,V)LLtt0v es(0)V
(6-183)
由上面两式可得到
所以可以得到在波长λ0处,散射系数和气象 视程的关系为
ln s (0 ,V ) s (0 ) V l0 n .0 2 3 .91
上式即为视程方程式,V是长度单位,与 µS(λ0)相适应即可。
V 3.91
s (0 )
1 水蒸气 水蒸气在大气中,尤其在低层大气中的含量较高, 是对红外辐射传输影响较大的一种大气成分。虽然 人眼看不见,但它的分子对红外辐射有强烈的选择 吸收作用。
水蒸气含量描述 1) 水蒸气压强:水蒸气压强是大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强,
用符号pw表示,其单位是Pa。 2)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
lns (0, x)
由此式可知,只要测得已知距离x及透射率τS(λ0, x),就可以求得视距。
计算气象视程
例5-1 在距离x=5.5km,波长0.55µm处测 得的透射比τS(λ0,x)为30%,求气象视程 V。
解 : 将x,τS(λ0,x)代入式(6-188)

V-3.915.517 .9km ln0.3
(1) 大气的选择吸收 表6-9 大气中各吸收组分的红外吸收带 图6-8 红外吸收光谱
6.5.6 表格法计算大气的吸收
表格法计算大气的吸收是一种利用红外和 大气工作者编制的大气透过率表格可以方 便地计算大气吸收。根据人们的实验数据, 采用适当的近似,已经整理出各种形式的 大气透射率数据表
6.7 大气透射率的计算举例
1 大气透射率的计算步骤 在实际大气中,尤其是在地表附近几千米的大气
中,吸收和散射是同时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 得到大气的光谱透射率为
()()s()
式中τa(λ),τb(λ)分别是与吸收和散射有关的透射 率。
然而,大气中并非只有一种吸收组分。假设大气 中由m种吸收组分,即
的氮气和21%的氧气,另外还有不到1%的氩 (Ar)、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一氧 化二氮(N2O)、甲烷(CH4)、臭氧(O3)、水汽 (H2O)等成分。除氮气、氧气外的其他气体统称 为微量气体。
除了上述气体成分外,大气中还含有悬浮的尘埃、 液滴、冰晶等固体或液体微粒,这些微粒通称为 气溶胶。
4)饱和水蒸气量:
某一空气试样中,处于某一温度时,单位体积内 所能容纳最大可能的水蒸气质量,用ρs表示,其单 位是g/m3。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量,即饱和水蒸 气密度,只与温度有关。
5)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试样中水蒸气的含量和 同温度下该空气试样达到饱和是水蒸气含量的比 值,用百分数RH表示
RH w Pw 6)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是给s 定P空s 气试样变成饱和状
ln s()ln A qln
式中q是经验常数。 当大气能见度特别好(例如气象视程V大于80km)
时,q=1.6; 中等视见度,q=1.3(这是常见的数值)。 如果大气中的霾很浓厚,以致能见度很差(例如,
气象视程小于6km),可取
1
q0.58V53
上式同样应能满足波长λ0处的散射系数。可 利用式(6-190)和式(6-185)得到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
1 气象视程与视距方程式
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 少到2%时的距离,称为气象视程,简称为 视程或视距。
对比度C,即 C Lt Lb Lb
式中Lt为目标亮度;Lb为背景亮度
人眼对两个目标亮度的差异的区别能力是有限的, 这种限制的临界点称为亮度对比度阈。亮度对比度 阈通常以CV表示,对于正常的人眼来说,其标准值 为0.02。
为了确定给定大气路程上分子吸收所决定的大气 透射率,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 (1)根据光谱 线参数的详细知识,一条谱线接一条谱线地做理 论计算; (2)根据带模型,利用有效的实验测 量或实际谱线资料为依据,进行理论计算; (3) 在所要了解的大气路程上直接测量; (4)在实 验室内模拟大气条件下的测量。
随着近代物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气辐射传 输计算方法,由20世纪60年代的全参数化或简化 的谱带模式发展为目前的高分辨光谱透过率计算, 由单纯只考虑吸收的大气模式发展散射和吸收并 存的大气模式LOWTRAN、MODTRAN、FASCOD、 MOSART、EOSAEL和SENTRAN等多种在目标 探测和遥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实用软件。
s(0)3V .91Aq0
A 3V.91q0
将式(6-193)代入式(6-190),就可以 得到任意波长λ处的散射系数µS(λ)与气象 视距及波长的关系式
s()3V.91(0)q
把此式带入由纯散射衰减导致的透射率公
式,有
s()exp3V .9 [ 1 (0)qx]
描述
5000-200大气透射仪传 感器测量大气消光系数, 消光系数是散射系数和吸 收系数的总和。
C0 (Lt0Lb0)/Lb0
Lt>>Lb,Lb0=LbV 上式可变为
CV Ltv 0.02 C0 Lt0
在实际观察中,如果我们把一个很亮的目 标从x=0处移到距观测点x=V处时,对于 波长为λ0的亮度降到原亮度的2%,此时V 就是气象视程。
如果满足上述的假设,那么以x=0到x=V 之间的大气,在波长λ0处,对大气透射率的 影响只是由散射造成的,其透射率为
6第六章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教程
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问题一直受到人 们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红外辐射自目标 发出后,要在大气中传输相当长的距离, 才能达到观测仪器,由此总要受到大气中 各种因素的影响,给红外技术的应用造成 限制性的困难。
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使 之衰减:
(1)在0.2~0.32µm的紫外光谱范围内, 臭氧的分解作用导致的光吸收。
蒸气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w表示,其单位为g/m3。 所谓绝对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密度。
3)饱和水蒸气压:
在由气体转变为液体过程中的水蒸气,称为饱和水 蒸气。在饱和空气中,水蒸气在某一温度下开始发 生液化时的压强,称为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 用ps表示,它就是饱和状态下水蒸气的分压强,只 是温度的函数。
3 臭氧
臭氧在大气中的形成和分解过程,决定了臭氧的 浓度分布以及臭氧层的温度。
(臭氧分布,图6-7)
4 大气中的主要散射粒子
气溶胶:云、雾、雨、冰晶、尘埃、碳粒子、 烟、盐晶粒以及微小的有生命机体。
尺度范围: 10-3 ~10m
表6-6 大气中的散射质点
6.5 大气的吸收衰减
介质中的辐射场强度与介质的透过率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因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对辐射产生的衰 减是非常重要的。本节将研究大气吸收产生的衰 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