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东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 .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 . 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D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 (2分) (2017九上·大丰期中)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醋的酿造
B . 胆矾被研碎
C . 动物呼吸
D . 自来水厂净水时投药消毒
3. (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 节约使用纸张
B . 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 . 减少使用塑料袋
D . 提倡使用一次性纸杯
4. (2分) (2019九上·诸城期中)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科学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 .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B .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质量组成
C .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 . 中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5. (2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 . 测定溶液的pH时,可将pH试纸直接插入该溶液中
C . 配制稀硫酸时,可慢慢将蒸馏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 . 称量固体NaOH时,不能将固体放在纸上直接称量
6. (2分)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B .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 .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7. (2分) (2017九上·海安月考) 化学学习小组学习化学知识以后,交流自已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A .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B . 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混合物一定是由多种分子构成
C . 空气里的氮气、氧气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 .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8. (2分)物质X可发生“X+碱→盐+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A . Mg
B . CO2
C . KOH
D . CaO
9. (2分) (2018九下·德惠月考)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NaCl BaCl2 Na2CO3
B . KNO3 HCl CaCl2
C . H2SO4 FeCl3 NaNO3
D . NaOH HNO3 NH4NO3
10. (2分)(2017·南通)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 . 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 . 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 .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11. (2分)(2017·钦州模拟)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 .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 澄清石灰水滴入稀盐酸中
C .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振荡
D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12. (2分)(2017·回民模拟)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先加入足量的铁粉,再过滤
B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2018·乐山)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 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C .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 . 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 ,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14. (2分)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
A . NaOH NaCl NaNO3
B . CO2 CaCO3 CaO
C . CaO Ca(OH)2 CaCO3
D . H2O2 H2O O2
15. (2分) (2018九上·澄海期末)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①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C . ③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 ④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0分)
16. (14分)(2018·镇江模拟)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

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

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 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

③ 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观察颜色
B.加稀盐酸
C.在空气中灼烧
(3)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

(5)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1”或“2”)更合理。

(6)Ⅱ.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________。

(7)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12.0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

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9)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

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装置实验前/g实验后/g
C198.0199.8
D221.0223.2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___。

② 根据提供的数据,xCuCO3·yCu(OH)2·zH2O中x ﹕y ﹕z = ________。

③ 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________(选填“x”、“y”、“z”)的值会偏大。

17. (16分)(2017·宝应模拟) 碳酸镁水合物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

【制取MgCO3·3H2O】工业上从弱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中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下:
图1 获取MgCO3·3H2O的工艺流程
图2沉淀过程的pH变化图3不同温度下溶液中镁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1)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CO2+2NaOH+2H2O =MgCO3·3H2O↓+2________
(2)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沉淀过程的操作为________ (填字母)。

a. 向卤水中滴加NaOH溶液,同时通入CO2
b. 向NaOH溶液中滴加卤水,同时通入CO2
c. 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
d.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卤水,同时继续通入CO2
(3)沉淀过程的溶液中镁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不同温度下所得到沉淀产物如表所示。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水合碳酸镁
温度(℃)产物
46.95MgCO3·3H2O
47.95MgCO3·3H2O
48.95MgCO3·3H2O
49.95Mg5(OH)2(CO3)4·4H2O
则沉淀过程选择的温度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测定MgCO3·3H2O的纯度】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以确定MgCO3·3H2O的纯度。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5) C中反应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D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

(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硫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快速滴加硫酸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C装置左侧导管末端增添多孔球泡
(7)实验中准确称取15.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中生成CaCO3沉淀的平均质量为10.0 g。

请计算样品中MgCO3·3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8)小明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除了Ba(OH)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外,还有________。

(9)若获取MgCO3·3H2O的样品中含有少量Mg5(OH)2(CO3)4·4H2O,则产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下同),样品中MgCO3·3H2O的纯度________。

三、信息分析题 (共1题;共3分)
18. (3分)(2017·广东模拟) 最近新疆乌鲁木齐某在建小区附近出现了“火山”,是地下浅表煤层在岩石裂缝处发生的自燃现象.要熄灭该煤层的燃烧,你提出的办法是________.该煤层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实验室点燃该气体前必须要对气体进行________.
四、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 (2016九下·邵阳开学考) 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之间转化关系
(1)写出E、G的化学式
E________,G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0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三、信息分析题 (共1题;共3分)
18-1、
四、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9-1、19-2、19-3、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