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课堂反思促进成长——以西师版《6、7的乘法口诀》为例王福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审视课堂反思促进成长——以西师版《6、7的乘法口诀》为例王福朋
发布时间:2021-09-23T08:52:07.748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0月作者:王福朋[导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王福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同理,没有反思的课堂也是不完整的课堂。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就《6、7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评析和反思。
一、《6、7乘法口诀》课堂教学的亮点
1.精准萃取——找准育人素材
本节课的育人素材“米宝宝”萃取精准。
首先,学生非常熟悉米宝宝,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见到它;其次,米宝宝也是时下最热门的一个主题,举国上下都在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学习活动。
“米宝宝”这个育人素材用在这里,可谓既具有时代的主题性又具有文化的传承性。
整节课,“米宝宝”这个育人素材贯穿始终,不管是复习引入、课堂新授还是当堂练习、甚或数学文化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如“米宝宝来了”、“米宝宝哭了”、“米宝宝笑了”、“米宝宝看日历”、“米宝宝记口诀”、“米宝宝做练习”、“米宝宝大冒险”、“米宝宝讲故事”等。
从课的开始到结束,老师并没有去刻意强调“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但在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时,孩子们却很自然地说出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感受,可谓水到渠成、润物于无痕,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2.精心设计——整体构建知识
西师版1-9的乘法口诀是分两个单元教学的,《6、7的乘法口诀》是在孩子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之后的再次学习,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构建的累加性和整体性。
教学中,我们把6的乘法口诀学习完成之后就累加到1-5的乘法口诀中,同样,7的乘法口诀学完之后也累加到口诀表中,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不断完善我们的乘法口诀,拓展孩子知识的边界,充分尊重知识的累加性和整体性。
3.文化融合——涵养人文情怀
数学文化是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数学家们筚路蓝缕、执着追求的真理,更是数学家们用热情和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
本节课关于《乘法口诀》的数学文化有很多,本次课的数学文化放在了《乘法口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上。
这样设计既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文化的源远,增强民族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4.师生融合——构建温度课堂
师生融合是温度课堂的彰显,融合的师生关系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愉悦孩子的身心,从而提高温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从课前热身开始,孩子就进入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老师的语言亲切而富有童趣,如,“米宝宝齐步走!”、“米宝宝掉在地上都伤心得哭了!”、“米宝宝都高兴得笑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口诀!”、“耶,米宝宝安全着陆了!”等。
整节课,微笑始终是老虎的基本面部表情,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欢,不知不觉就进入一个有效的学习状态之中。
评价语言丰富而准确,比如,“孩子们读得真有节奏!”、“孩子,你的表达语言真规范!”、“孩子,你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孩子,你的思路真清晰”等。
二、《6、7乘法口诀》课堂教学的不足
1.编口诀——开放不够
教学中,学生在编6的乘法口诀时老师并没有完全放手而是引导孩子一起编口诀。
2.记口诀——方式不多
教学中,孩子记口诀的形式有齐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背诵、抽生背诵等。
这些读背的形式还不够丰富,对于孩子记住口诀还不够。
3.用口诀——路径单一
本节课用口诀的形式有竖着用、横着用,但缺乏拐弯用口诀。
三、《6、7乘法口诀》课堂教学的建议
1.自编口诀——提高课堂的开放度
本节课的学习是孩子在已经学完了1-5的乘法口诀之后的再一次学习,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编口诀的学习经验,因此,在设计编6的乘法口诀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编口诀,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最后老师再请同学来全班汇报。
这样设计,课堂的开放度会更大,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熟记口诀——增加记忆的形式
教学设计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读背的形式,比如小组为单位做人浪背口诀、同桌互相背口诀、接力背口诀等。
这样设计,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又可以提高记口诀的效率。
3.运用口诀——彰显口诀的价值
在设计编6的乘法口诀时,老师问,从哪一句开始呢?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乘法口诀表,发现从“一六”到“五六”的口诀我们都已学过,再往下就拐弯了也就是即将要学的口诀,顺其自然就渗透了口诀表中“拐弯”的知识。
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每一次课后评析和反思,都让自己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都得益于自己缜密思考和深情付出。
希望自己在今后研学的过程中以更加勤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