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反思 (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及其测量》这节课是八年级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方面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其测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质量及其测量》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用了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于概念中“物体”“物质”“所含物质”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引入新课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先体验一下生活中的质量,用汽车轮胎与自行车轮胎含橡胶的多少、一盆水和一碗水含水的多少比较,引出质量的概念。
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我先让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再由学生自主实验,得到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效果良好。
本节课我本意是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有的知识总结都想由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总结出来的。
可是由于时间的分配、问题设置的不明确,使整个过程有比较匆忙的感觉,课堂的典型例题和课堂反馈练习,没有时间完成。
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加强自身提问的水平,大胆放手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