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殡葬认识——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殡葬认识
物理层面的需求
殡葬——遗体处理的文明方式。

发生死亡,第一想到和要做的是遗体处理。

物理层面:遗体是什么?遗体是人类自身遗下的垃圾。

垃圾分类:遗体属于生物固体废弃物。

如何处理?处理方法:掩埋,梦烧,粉碎、化学分解等。

物理层面的核心矛盾——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火化的排放和墓葬的占用土地。

目标:减排节能(小型化、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

目前遗体处理的主要手段是遗体掩埋(土葬),遗体火化和骨灰安葬。

精神层面的需求
伴随遗体处理的物理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精神层面的需求,失去亲人引起的悲伤需要情感宣泄与释放。

精神层面的需要必须符合伦理。

何为伦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中国的伦理:
五天论:天、地、君、亲、师;
五人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处理人伦的规则:忠、孝、梯、忍、信。

伴随遗体处理的物理过程,在精神层面会引发一系列哲学思考:
生命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
生死转换意味着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其中又伴随着祖宗崇拜,鬼神观念,宗教影响等等,千百年来人们的殡葬大体围绕这些。

我们把人们的殡葬活动分解为“敛、殡、葬、祭”四个环节。

我国当前主要的殡按其功能分为殡、葬、服三个大类。

殡葬对一家一户来说,是私密性很强的家庭或者家族活动。

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殡葬就是政治,是经济,是文化,更是民生。

殡葬是经济: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死亡口数约998万,每年国人用于殡葬的各种消费高达2000亿人民币,殡葬被称之为夕阳下的朝阳产业。

殡葬是文化:殡葬活动处处印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处处都有文化元素,历史地看,殡葬就是民族对待死亡的文化。

殡葬是民生:殡葬是民生的重要保障方面,“死”与生老病一起受到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媒体聚焦。

← 长按左侧图片关注我们
@殡葬百科,微信号:zgby365
每日更新,只等你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