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课时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寒潮和台风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1.结合图表资料,使学生掌握寒潮、台风的概念、成因和多发季节。
2.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的移动路径。
3.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寒潮、台风的危害。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玛娃”6月1日下午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大约4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1日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4.9度、东经125.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
“玛娃”6月2日两度升级,变身台风,3日晚间23时再度加强,变为强台风。
思考:“玛娃”给所经过的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42~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影响我国的寒潮”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45~4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影响我国的台风”
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问题导思]1、2、3、4⇒步骤3:教师通过[图表活动解读]教材P46图2-11和[例题]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台风和寒潮”⇒步骤4: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
台风的形成、移动路径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寒潮具有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
4.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路径:如下图
(1)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可以发展为雨雪天气。
(2)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3)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低温、大风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等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