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散文:行吟石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吟石碣
在这个天地初萌的清晨,生命苏醒后裸露着的淡淡的幽香里,露珠睡在草叶上,将洁白的身躯毫无保留地袒陈,在一道道阳光的叶缝里。
榕树百年根须在地下潜行,它从大地的血脉里听出了绵密的鼓声,那是石碣人开始一天的忙碌声。
几只鸟儿栖在树上,用细长的喙,梳理洁白的羽裳,白得好像撕下来的云絮。
一阵风吹来,叶子擦着叶子,树枝摩着树枝,夹杂着草尖钻出泥土以及野花睁开睡眼的声音。
这些隐秘的声音,不来石碣,是绝然听不到的。
石碣镇与东莞市区一衣带水,隔江相望,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被当代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
千里东江在这里深情地环抱住这个美丽的小镇,就像一个人,一下子抱住了她的亲人。
这种拥抱来自每一个路口,每一个工业区、每一座桥梁和广场之上。
午后的一阵细雨,打破了小镇的沉寂。
我伫立
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口,观古塔街衢,避人流车浪,像一朵极小的浪花在其中涌动。
这里铺霞泛锦,市肆十里芳华;这里喷泉如树,绿树擎天,鸟儿牵着河流飞翔,花色的风吹佛着宽阔的街道,匆忙的车轮从滨江中路一直铺到崇焕东路。
城际巴士上满头小辫的小姑娘昂起脖子,扯着妈妈的手;酒店大堂里两个黑人打着手势,面对面交谈着;咖啡馆里一对老夫妇对坐着,看街上人来人往;父亲带着儿子在东江边,一言不发地钓鱼;斑驳的院墙下,一只土狗躺在阿婆脚边假寐,近前的脚步声,令它竖起耳朵,睁开一只眼,朝路口望了一下,又懒懒地睡上了。
凝望天空,几声风哨,许多暖暖的日光。
天空下,人们的表情,如玫瑰般茁放。
小镇那种休闲安逸的气息,足以让时间在此刻停顿,让人不知不觉地放缓脚步,心灵的牧场在此刻得到彻底休整。
石碣的美有很多种,有水乡之美、文化之美、
经济发展之美……要说水乡之美,这里虽然没
有粉墙、黛瓦、乌篷船,但在我这个北方人眼
里它俨然是诗意江南了。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行尽岭南山水千里,如同走进缓缓舒展的
水墨画。
石碣的人文之美,在满是往事的古屋
旧宅,更在耕读传家的淳朴微笑里。
这里是充
盈着英雄传奇的一片沃土,深厚璀璨的文化传承,赋予了石碣厚重空灵的独有气质内涵。
筚
路蓝缕,以启山林。
石碣在30年里有过三次灿
烂光辉的改革腾飞史,在经历了连续10年年均16.5%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座IT名城的经济实力
和地位在发生深刻转变。
石碣电子产业集群成
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并成功地从OEM向ODM方式转变,从分散发展到优势整合转变,从“一业独大”到“多业并举”的华丽转型,
在东莞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
它
的与众不同,有着充足的理由:在中国城市化
进程中,这片不过3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
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
强镇、市文明镇、市文化建设先进镇等多个头衔。
走进石碣,当地人管镇中心的那片区域叫“城”,开车走一圈也就个把小时。
漫步在城里,甚
至不会迷路,因为这里完全就像中国象棋的棋盘,路笔直而宽阔。
东江是石碣的母亲河,贯
穿着整个城区。
河面平静得像湖,她真的就像
母亲一样,隔开了两个争吵的孩子——清净和
繁忙。
石碣的美,是一条河的灵动,是一座塔的肃静,是一条古巷的凝寂。
石碣的美,可能来自钟亭
鼓阁、池馆水榭的袁崇焕公园,可能来自润丰
华南最大的蔬菜基地,总之不带任何目的,从
老城区一直到江滨新城,随处走走,它都会让
您赞叹不已。
近几年来,无数次往来于这座城市,从最初的
陌生、好奇、到渐渐熟悉、喜欢。
呆久了,发
现自己的脉搏心跳已然与这座城市契合,心也
渐生依恋。
还记得,17年前初到东莞,进入石碣,那种流
年似水、满目疮痍的感觉如黑白影像接踵而来,一些老商号和祠堂的标志依稀可见,在阳光照
不到的墙壁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
站
在船舷上,潺潺的水流,在身后翻涌。
两岸低耸、散落的民居如一幅远古的图画。
逆流而上,水边时不时惊起一滩水鸭。
很多时候,我们讲
述一条河,一座桥,一座塔,其实是在讲我们
自己。
于是那些不会说话的建筑,不再冰冷无情,瞬间产生了温度。
人们到琉花寺、袁崇焕
石像前怀旧留影,举起相机,拍出来的早已不
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段回忆、一份念想、一
个时代的缩影,流淌出的是这座城市的特色、
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那些远去的美食,糖环、麻葛;那些消逝的人事,袁崇焕,熊飞;那些
漫漶的时光,午后、暮色、春雨;那些令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