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
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
目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比60年
前增长了1O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以
猪肉为主,讲究原汁原味.现在.肉类
也有了品牌消费,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处
在稳步增长阶段.

,中国猪肉工业现代化
的起步和跨跃.
中国生猪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四川I
和湖南是中国的肉猪大省,曾几何时,
川猪,湘猪养活着中国的城市人.随着
改革开放,逐渐富裕的中国人的肉类消
费量成倍增长,在产区养猪人自食比重
扩大,中国猪肉产区向北扩展,河南,
河北,山东三省猪肉总产量超过了四
川,湖南,新的主产区的崛起不只环抱
北京,天津,而且靠近上海,这是中国
最大的三个城市,集聚了最多的具备消
费能力的五,六千万的城市人E1.是中
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中国现代化的猪肉工业起步于中原.肉
类工业对畜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带动
作用,河南人们不会忘记会跳舞的"春
都"火腿,那是中国猪肉工业的先驱.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猪肉制
品一般都是区域性的产品.但"双汇"
猪肉制品已经销售到了全国3O个省市区.可以说是中国惟一的国字号品牌.
看中国的肉类工业.人们习惯上都
只关注前三强,这没错,比如双汇就是
中国肉类工业的领跑者.但我们还应该把眼光再放远一点,看看跟在前三强后面的第二集团,他们在跟跑和追赶,虽
然他们的产能也许只是领跑者的几分之一
.
但这批企业家很年轻,只有40多
岁.他们在肉类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将近26ChinaSwineIndustry
潘耀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20年,还将痛痛快快地再干20年,他
们当中又有谁是未来的"万隆"?我一
年之内跑遍了中国肉类工业的前十强, 没有找出答案.但在河南,有认认真真
跟着双汇学习的众品.他们在中原大省河南的东,西,南,北,中建成了5个
标准化的猪肉加工厂,在四JII和吉林各有1个厂,在华北租用2个厂,新建2
个厂.把华北作为众品的扩张要地,众
品的意图和企业战略可见一斑.再强的众品屠宰量也只占一个省的1/10,最牛的双汇也才能占全国市场的百分之几, 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好在每个省都有
自己的双汇老大和强势众品,省级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本地企业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特色需求,企业更容易做实.产业才能做大.行业才会健康. 企业家主导行业.企业家引领产
业,企业家支撑世界,专注农牧,主攻
肉类工业是企业家的共同特征和责任. 老实说.中国猪肉产业链是断裂的,谁来集成.谁能整合?政府可以扶持,协
会能够引导.而主角只能是到会的企业家.眼前就是机遇,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中央和各级政府从来没有像近两年这样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现在真正到了"猪粮安天下"的时代,吃饱了
的中国人要吃好,要营养,畜产品的角色愈发重要起来.在中国,猪肉产业承担着最大的责任.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大转变也为猪肉工业的现代化创造着条件现代化的肉类工业连接着规模养猪和城市消费者.
中国鸡肉工业的现代化是出口带动型,而猪肉工业的现代化则主要是面向国内高端市场,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2009年第9期
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会更有后劲.世纪之交时.中国的肉制品只占肉类总产量的5%.才几年的时间,中国的肉制品
已经占到肉类总产量的l5%.当然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但这样的速度
令世人瞩目.猪肉加工仍可以在主产区.也可以新建在主销区的周边.产区建设加工中心,销区建网络,冷链物流成就产业升级,这是一些强势企业正在迈出的新步伐.
二,中国人有自己的食物
消费习惯.
(一)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
主.
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至
少在目前.红烧猪肉比牛排更有市场, 普通的中国人都能吃得上,也能吃得起.猪肉产量占了肉类总产量的63%, 而且收人越低.肉类消费越少.其中猪肉消费比重反而更大,农民猪肉消费比例占到肉类消费的3/4.原因也非常简单:一是猪肉相对于牛羊肉价格低,同样的钱可以吃更多的肉;二是在中国羊肉人均占有量只有2kg多,牛肉也就
4kg多.牛羊肉加起来也只占肉类总产量13.6%.主要是满足牧民和伊斯兰民族.其实大家都知道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但产量无法满足所有人对牛羊肉的需求;另外,牛羊肉的价格比猪肉价格高3O%,甚至50%以上,中国人的牛
羊肉消费不是很普遍,即使有人想吃, 但还没有条件成为常态化消费.
鸡肉的价格比猪肉低,国内的几个
鸡肉主产省,规模化养鸡和现代化的屠
宰加工.主要是为了出口和满足国际市
2009年第9期
场对鸡腿肉和胸部肉的需求.生产者能从中获得相当高的回报,这是一部分地区和几个省市肉鸡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主产区的消费者也逐渐培养了鸡肉的消费习惯.从长远看.
鸡肉和猪肉将成为人们肉类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肉食.这正如一位畜牧业专家所说:中国的畜牧业是猪禽经济.这里
的禽能占上位置,有鸡肉的贡献,但这
里强调的还是禽蛋在中国人食物消费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禽蛋产量比禽肉多一
倍.鸡肉尤其是黄羽肉鸡,还只是在
广东,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带成为人们的主要肉食大类之一.
(二)节日集中消费等肉类消费中
的问题还比较多.
中国人吃肉少,肉类在食物中的比
例相当小,就是如此少的肉类消费,还
存在着逢年过节集中消费.几天之内,
甚至是一次性的大量消费.中国人尽管吃肉不多.但肉类消费中的问题却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节日集
中消费量大,平时的均衡消费做的很不够;二是动物脂肪消费偏好不科学,也
许是瘦肉不够吃,也许是动物油脂相对
便宜些,还有就是肉类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想方设法往肉制品加入尽可能多的油脂,节省瘦肉,某种程度上对消
费者.尤其是对肉制品消费相对较多的人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i是猪杂,
动物内脏的大量消费也不尽合理,中国人不但消费了本国所有的猪杂和动物内脏.有些国家还把垃圾一样的动物内脏也出口给中国,大多是经过走私渠道偷运进来的,而中国出口的都是最好的高质量猪牛羊肉和鸡肉.
(三)中国人消费最大特点是吃肉
少.吃肉少的根源是收入低.
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导致价格对
肉类消费的影响相当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高,低价刺激消费,高价
对肉类消费抑制作用很明显.普通民众价低多吃,价高少吃,低收人人群有钱
买就吃,买不起不吃.多数农民不是天
天吃肉的.城里也有10%的人口全年的肉类消费量相当于农民的肉类消费平均水平,这就是说,至少对于半数的中国人,肉类还不是日常消费品.人们自幼
养成的消费习惯和形成的饮食口味将伴随其一生.当然,成年以后随着收入的
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环
境的变化,消费习惯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比如进城的农民工肉类消费就明显高于留在家乡的农业劳动者.老年
人食物消费量会有减少,但保持原来的消费偏好.以米饭为主的区域,人们的
猪油消费总是比以面粉消费为主的人们多一些.
但城里人肥肉消费明显减少,而肉
类消费总量显着增加,到四五星宾馆观察人们的肉类消费就会发现,中国人和外国人,女人和男人的肉类消费没有很大的差别,外国人比中国人吃得不一定多.女士比先生吃得也不一定少.这里
我们不只是对过去和现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中国人肉类消费的细微变化.有些事要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来解决,投人品来源是可控的.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等一
些现代化,新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具体措施.在全国范围,整个产业链的各
个环节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
三,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
惯在改变.
(一)目前,中国人肉类消费b6O
年前增长了1O倍.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如果环境变
化.收入增加.肉类消费习惯也会渐渐
产生较大的变化,形成全新的消费习惯.60年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平均
水平是4kg,现在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上升到54.8kg.人均肉类占有量增长了10倍.1978年,中国农民的肉类消费
是6kg,城镇居民为18kg,而如今农民
的肉类消费为18kg,城镇居民家庭年
人均肉类购买量为32kg,加上在外消费.人均肉类消费超过40kg.现在北
京市民肉类平均消费水平为60kg,1/5 的高收人人群肉类消费水平为70kg,
中国台湾省人均肉类消费为87kg.一
位长期从事肉类消费研究的草原专家告诉我,l0年前家庭消费是记账的,而
现在一家三口年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100kg.我很吃惊,真有这么多吗?但
另一位畜牧专家说他的肉类消费量也是这个水平.看来.中国有上百万的人
1:3.肉类消费已经达到欧美人的水平. 当然,13亿人口的大国,也会有几百
万人甚至上千万人不吃肉,2,3亿人
想吃肉,爱吃肉却吃不起肉,这就是一
个发展中的国家的肉类消费的实况. (二)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处在稳步
增长阶段.
近3O年来.中国城里人肉类消费
增加了1倍,农民的肉类消费提高了2 倍,城乡居民统算,每年人均肉类消费
增长1市斤,这说明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处在稳定增长阶段.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肉类消费与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主体消费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
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量越多,质量也高一些.
中国肉类消费的阶段性目标是每人每天多吃l两肉.当农民和城里人吃肉一样多,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吃肉多的时候.才是中国人肉类进入均衡消费的时代.
(三)肉类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
的提高.
当前.我国肉类消费还是以白条
肉,热鲜肉,初级加工为主体,随着人
们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
费观念的改变,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熟肉制
品消费比例会逐渐上升.同时,质量和
消费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提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越来越多ChinaSwineIndustry27
的消费者将会选择无公害,绿色,有机
猪肉,由粗变精,由生变熟,大包装改
小包装的高质量肉食品将成为人们消费的趋势
(四J肉类也有品牌消费.
多数人对肉类消费还没有品牌意
识,只是形成了一些习惯.比较多的是
从距家较近的某家肉摊或超市购买,因为现行的销售渠道,猪肉产品在零售终
端环节失去了原有的产品品牌,有可能形成了超市的"品牌".消费者把质量
的选择权给了超市的采购商.从有产品就有市场到有广告才有市场,往后有品牌才有市场,这样的规律在肉食品将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肉食品的安全受到全社会和多数消费者重视.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的象征,是企业综合实
力的集中表现,品牌的发展将会引导未来中国猪肉的消费市场.
(五)在外肉类消费比例会逐渐增
加.
有的人在外肉类消费比居家消费量
还多.但这样的大小老板和相当级别的公职人员毕竟是少数,其实公款消费或商务应酬中的肉食品浪费现象也是相当2009年第9期
lm
惊人的.也有人在家吃肉不多,在外消
费的机会更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少说也有几亿人.居家消费和在外吃的肉加起来,全年的肉类消费水平平均只有10kg左右,这也正是中国肉类消费的
巨大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
的增加,这些潜力会逐渐变为现实购买力.从城里人和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El 益增加的户外消费趋势看,初次或头几次消费会选择在家吃得比较少的鱼虾蟹或牛肉等所谓的高档菜.但随着次数的
增加,城里人的选择走向多样化和讲究营养平衡,海边的人吃水产,牧民吃牛
羊肉,四川1人要吃麻辣烫,猪肉主产区的人会说:吃来吃去还是猪肉香!消费
习惯最终还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外消费同居家消费习惯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
(六)中国人和外国人肉类消费习
惯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与世界有互
动作用,尤其是世界各国的消费习惯对中国人的影响就很容易观察到,一是年年都有大批的留学生出去.学成归来就带着几年在国外养成的肉类消费习惯. 即使短期出国培训或考察也会有某些细微的变化.二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
城市和广东省都有几十万外国人长期生活,他们在学会吃中餐的同时.也把各
国的肉类消费习惯带到中国,尤其是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区域,西餐馆,烤肉店
林立,就餐者多数是国际友人,也有不
少来尝鲜的中国人.
尤其是中国各地引进了大量设备,
兴建了许多西式肉类加工厂.表明中国人的中式和西式肉制品消费都在快速增长.前面提到河南省两大猪肉工业集团,其实山东也有几家很好,很大的肉
类企业.湖南的唐人神从饲料工业起家,10年前兴办了中式肉类加工厂,
今年又建成大型现代化的西式猪肉加工
新厂.肉类工业的发展标志着先富起来
的几亿中国人,在肉类工业的带动下,
增加了肉制品的消费.最后,我想说,
连续两届世界猪肉大会选择在中国举
办,将推动中国肉类工业新的发展.世
界看好中国的肉类工业,世界看好中国
的肉类市场,中国的畜牧业在发展.中
国人的肉类消费将朝着更注重营养,更
科学,更健康的方向稳步提升.
生靛点曩宰厂【场)分级蕾曩办法有■年内出台
本刊辑:在线国际商报9月2日消息.商务部制定的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
征求意见已于El前结束.有关部门将在总结各方意见,适当
修改后,提请部务会审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表示,依照相关程序,《管理办法》在年内出台的希望
很大.
《管理办法》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取得定点资格

年以上的都需按程序提出等级认定申请.认定部门通过对
其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按由高到低分为AAAAA. AAAA,AAA,AA,A五个等级.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
地区设置的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则不在《管理办法》的分级管理之列.
《管理办法》还设立了等级认定的退出机制和违规的相应28ChinaSwineIndustry
罚则,在等级认定之后,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有违反
《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有
关规定的,将视情况严重程度被限期整改,降级直至撤销等级.违规使用等级标识的,将处以l万~3万元的罚款.
据了解,《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正在
加紧修订,目前正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此次《等级要求》的修订力度较大,如针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制
度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更全面.更加突出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
市场秩序司法规处负责人表示.要确保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以配套,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的修订之外, 专家库筹建,现场考评指南以及相关工作细则的订立等操作性环节都要加以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