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邓小平点赞的“明星售货员”离世,收徒超560人,曾是商界偶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邓小平点赞的“明星售货员”离世,收徒超560人,曾是商界偶像
作者:暂无
来源:《财会信报》 2018年第7期
精英事迹1 “马派”服务艺术历久弥新
马桂宁创立了一套“马派”服务艺术,人们说起马桂宁,都称赞说,“找他买布,不用尺子,用手一比就知要买多少”,人称“一看准”。
为了接待好每位顾客,马桂宁创造出“接一、问二、招呼三”的接待法:每接待一位顾客,便抽空询问第二位顾客的要求,并向第三位顾客
打招呼,使所有顾客都感到温暖亲近。
上海一家商店曾搞了个试验,把平时销售额不高的布料
让马桂宁卖,很快顾客就在马桂宁的柜台前排起长队。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一段时期线下门店被视为“试衣间”,商场营业额也受到很大
冲击,这影响着马桂宁的心情。
“虽然父亲觉得网购很方便,但他认为实体店还会再好起来,
因为不管业态怎么变,好的顾客体验是根本,人与人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
”同样是上海劳模
的马桂宁女儿马熙雯说。
事实上,经过前期的狂飙突进,部分领先的电商平台,近年已开始积
极布局线下商场。
由此可见,“马派服务”在新时期、现代服务体系中毫不过时。
【素材适用话题】敬业;熟能生巧;发展与改变
精英事迹2 接待邓小平的“明星售货员”
90后、00后对马桂宁这个稍显陌生的名字没有印象,但对他们的父辈、祖辈来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马桂宁有个外号,叫“财神爷”。
1992年2月18日,邓小平同志来到上海市第
一百货商店,来到马桂宁的柜台。
他向邓小平解释这个外号的来历:他常去各商店进行服务示范,学习后这些商店的生意会马上好起来,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外号。
邓小平与马桂宁亲切握手、合影留念并从他手中购买了文具。
马桂宁终其一生收过的徒弟在全国超过560个,除了商店营业员,还有民航、铁路的乘务员,银行、电信的服务员,医院的护士,学校的教师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在这些徒弟中,有
一半是劳模,还有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企业家等,90%是各级先进工作者。
【素材适用话题】行行出状元;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