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年级:初一学科:语文备课组长:闫国栋时间:
一、试题分析
基本情况本试卷共三大块的模式,即积累和运用、阅读理解、作文。

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试卷以课内考查为主,课内课外并重,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

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

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

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

二、试卷分析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察。

在积累与运用版块中,有了汉字和成语的积累,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引导了老师的教学应注重双基的方向。

古诗词的积累有所减少,但却
并不局限于课内的考查,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

病句选择则进一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试题贴近生活。

仿写句的试题很有新意,不仅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升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尤其是最后一题,考查的是课本内的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首先这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板块,而同时这一块又恰恰是最能考查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道题,这对于未来的课堂教学,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包含对现代文,文言文的
阅读理解。

古文阅读题以课内《口技》为考查内容。

题型紧扣课标,难易适中,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题以记叙文为主,一篇为课内阅读《斑羚飞渡》,一篇为课外阅读,体裁倾向于小说。

在考查题型上,以内容概括题和语句赏析题为主。

这两种题型首先是中考必考题,在方向的把握上,给了老师和学生
很大的信心。

同时也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演练的平台和实践反馈的
机会,有利于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

3、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比如第10题,16题和21题。


察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主观
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

必须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设计贴近中学生活,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有话可说,且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
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尤为可贵的
是此
次两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上仅一字之差,“生活”和“生命”,这就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思辨思维,倘若不能辨析清楚这两个词的
区别和联系,那学生的作文将会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总之,这份试卷,无论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是考查教师的教学和落实,都有着和高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份经得住考验的试卷。

四、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部分学生对古诗书
写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考查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考查的诗
句都属于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且默写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
反复强调的,考生答题也存在问题:学生易写错别字,上下句搭配
错误,诗句理解错误等,导致全题不得分。

另一个问题就是审题不
认真,答非所问。

2、文言文阅读部分理解分析题答题质量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充
分表述要点,语言准确、顺畅而得满分;只有少数学生要么因不完整,要么因语言表述有问题而失分。

翻译得分也不理想,重要实词
翻译不到位。

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比较多,尤其是课外现代文阅读题,失分多。

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理解不全面,不透彻。

在主观性表述中较
为突出,基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作文部分,这次作文是命题作文,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出现
的问题不少:①叙写比较平淡,没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感受,没有

达初中学生应有的思想层次。

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离题的现象,另起炉灶。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交了白卷或者随便抄一篇文不对题的
文章应付了事。

这一情况,值得我们重视。

五、成绩分析:
七年级参加考试的人数为585人,
总分:52908.5均分:90.44188及格人数:535及格率:0.91453
优秀人数:98优秀率:0.167521最高分:112最低分:0120-120:0108-119:11102-107:8796-101:13684-95:22472-83:7760-71:3148-
59:140-47:6
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校方面:
在管理上有所松懈,各种管理制度很健全,但在落实和坚持上不是很到位。

对课标、教材的理解程度上有所落后,不能紧跟课改的
理念和潮流;对语文学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依然占据主流;教研
活动开展不充分,对课标的研究和学习,对课堂的研究和反思,对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效率等都研究不够。

虽然近两年大力推行学案导
学模式,但基本属于一些教师的自觉的个体行为,学校缺少明确的
模式和具体的操作计划,对参与课改的老师也缺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为两个半小时,纵观整张试卷,难度不大,题型规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富
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积累运用版块注重了课内知识的考查。


言运用形式多样,从字词运用到对对话的理解再到解读材料,考查
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阅读版块体裁有课内外记
叙文、课内外文言文,覆盖了1-3单元的知识,考查知识点全面。

写作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易于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

总之这份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数据分析。

1、总体数据分析:
2、数据分析:
本次对70份试卷作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课外文言文句子理解,记叙文阅读第15题理
解破折号的作用这两题问题最大,有待加强阅读基本技能训练;第1、2、4、5、6、8、9、22、25这几题情况较好,可以看出平时注
重了字词及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诗词背诵默写、名著阅读及记
叙文阅读、作文大体情况还是训练到位的;正确答题人数大体过半,2小题课外文言文答题情况不是很好。

有待今后教学中改进。

三、主要问题及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扎实。

(1)一些学生课本上最基本的字词等基础知识没记住,文言文
中句子的翻译不得要领。

(2)教师忽略强化标点符号的训练。


“我---我----”中破折号的作用,很多学生乱答一气。

(3)还有的学生书写缺乏应有的基本功,默写字写错被扣分,
更有甚者态度不够端正,书写潦草,不做,导致失分严重。

(4)名著导读《童年》,学生对整篇小说的情节识记不牢固,
表现在部分学生完全没记住对外祖父最为详细的情节而失分严重
(如抽样调查表中只有3人做全对)。

2、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
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如第3小题、概括材
料题以及部分主观题。

3、审题不仔细,对题目没有充分理解。

很多学生题目甚至没看
明白、短文略读一边就匆匆动笔,有的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没看清楚
就做了与题目要求相反的答案(如部分选择题),导致出错。

4、阅读部分:
(1)部分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低下。

无法很好地归纳与概括文
章的主要内容与主题,导致答题时不知如何动笔从而乱答一气。

(2)语言语言组织与表达不够简洁,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

(3)能用原文作答的由于对文章理解不够,没有一双“慧眼”
而失分,这点在记叙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5、作文很多同学没有把握好题意,构思简单粗糙,下笔随意。

主要问题有:中心不突出,泛泛而谈;命题作文没点题;凑字数甚
至离题;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作文字数不够。

四、今后教学措施。

1、
把好理解审题关,避免大意失分。

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训练。

3、加强规范书写的训练,书写要求整洁规范。

4、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答题
的能力和语文活动、名著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加大课内外优秀文章及习作的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阅读基本技能训练及学生对文章主要
内容、主题的理解能力训练;重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及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

6、重视学生写作基本技能及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7、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从近几年考试题来看,面向每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是摆在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

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