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血液透析的风险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普与经验交流 ·
121
2020年 第23期血液透析是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案之一。
通过相关数据发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发生率递增,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应用率较高,从而导致治疗阶段出现一些偶然、意外的情况,即降低治疗效果,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在开展血液透析期间存在一定风险,需临床护士提高重视度,根据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制定针对性、全面的预防对策,进而控制血液透析风险,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有效性。
因此,小编就针对血液透析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血液透析?
将患者机体中血液引流到体外,通过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同含机体浓度接近的电解质溶液在空心纤维内外,根据弥散、超滤、吸附与对流原理实施物质交换,进而将机体中的代谢废物清除,确保内环境稳定,并将机体中多余的水分清除,将净化的血液再回输到患者机体,整个过程称作为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适应症与禁忌症!第一,适应症①急性肾损伤;②药物或毒物中毒;
③慢性肾衰竭合并重症的贫血;④器官功能严重衰竭;
⑤容量负荷过重诱发的急性心力衰竭或药物无法调控的高血压;⑥高磷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⑦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⑧尿毒症胸膜炎或心包炎;⑨尿毒症神经病变与脑部。
第二,禁忌症
①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护士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者;②颅内压升高或颅内出血;③严重休克;
④心肌病变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
血液透析的风险有哪些?其一,护士所存在的风险
①血液感染:实施血液透析治疗阶段,护士需对患者进行穿刺、注射药物、针头处置等,与患者血液接触率较高,稍不注意,若患者存在丙肝、乙肝等疾病,护士发生感染的机率较高。
②工作负荷量大:需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而且每次开展血液透析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护士工作负荷量较大,日常生活不规律、节假日无法休息。
③环境风险: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护士需将机器进行全面消毒,由于长时间接触消毒剂,稍有不慎,可溅入到眼睛与皮肤,进而对护士机体产生损伤,化学消毒剂接触时间过长还可诱发慢性重度,增加癌症疾病发生率。
此外,血液透析室虽有空气净化消毒器,但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空间密度高于外界,易诱发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其二,患者所存在的风险
①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认知度较低,而且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较高,从而导致其内心易出现烦躁、焦虑、紧张等一系列负性情绪,这不仅易增加应激反应发生,严重还可影响治疗积极性,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自杀的想法,进而增加治疗难度。
②治疗并发症:凝血是开展血液透析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透析过程中,血液循环不畅、无效循环、抗凝剂剂量应用不足等均
可诱发透析器管出现凝血,特别是术后与出血患者实施无肝素透析时,发生凝血的机率更高,若不尽早干预,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此外,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状况,而且自身抵抗力较弱,其发生感染的机率较高,而且透析超滤脱水后,患者易出现低血压、肢体无力以及高血压等症状,进而导致其精神恍惚,易发生摔倒、坠床情况。
在治疗阶段,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呕吐恶心、高热、肌肉痛性痉挛、消化系统出血等并发症机率较高。
③血管通路因素: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病情较为严重,自身免疫能力较低,而且动静脉穿刺属于侵入性操作行为,发生穿刺失败、血管通路感染的机率较高。
开展血液透析期间易发生渗血,治疗结束后按压不当可诱发出血,应用临时导管植入者易受到缝线脱落而引发导管脱落,进而增加出血、感染风险。
④其他:在实施血液透析期间,易受到电源、水源中断,水质异常等突发情况而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治疗危险性。
血液透析风险的解决措施!
第一,护士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期间执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管理,一旦受到针刺伤,立刻捏住近心端,将受到污染的血液挤出,并应用生理盐水反复重洗伤口,做好保证管理,若被感染患者的针头扎伤,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并定期随访。
第二,并发症的预防。
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巡视,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多与患者沟通,询问其感受,是否有机体不适等,若存在异常立刻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生理与心理舒适性等目的。
第三,遵守无菌措施。
护士在治疗前、后做好无菌操作,并佩戴无菌手套,对应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应用碘伏消毒,并加强观察动静脉内瘘是否存在硬结、红肿与瘢痕等情况,若有立刻通知医师,并立刻进行相关处理。
第四,皮肤管理。
留置导管前,先应用碘伏对管口周边的皮肤进行大范围消毒,等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后,在应用无菌纱布覆盖。
对于血管条件较差者,可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尽可能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并穿刺24h 实施热敷,使血管处于软化状态,便于下次进行穿刺。
第五,预防凝血。
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对肝素用量是否正确进行核查,并对患者的静脉压、跨膜压、动静脉壶内是否有血栓等方面进行观察。
一旦跨膜压升高,静脉壶颜色加深,及时应用生理盐水对透析器、管路进行冲洗,并对凝血状况进行观察,若有必要及时更换管路。
第六,水电维护。
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定期对机器与设备进行维修,若机器有报警情况,立刻更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若短时间内无法将故障排除,及时返血。
同时,每日实施电导度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开展砂滤罐反冲,若存在异常,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
第七,心理疏导。
护士加强对患者心理情绪方面的观察,若存在紧张、害怕以及压抑等悲观情况及时进行疏导,还可通过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引导患者将内心负性情绪进行释放,进而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
血液透析虽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有一定干预价值,但其存在一定风险,予以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生理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还可规避相关风险因素,提高预后。
因此,建议定期对血液透析护士开展培训,提高其个人能力,进而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全面、高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规避相关风险,抑制疾病恶化,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与目的。
以上,就是本人血液透析风险有哪些方面的一点想法与意见,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
一文带你了解血液透析的风险有哪些
刘 凤
威远县人民医院肾病血液内科 四川内江 64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