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韩文化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大方 、 日本 人守 礼 、 德 国人 一 丝 不苟 、 中 国人 热情 、 犹 太
定 的交 际场景 , 使 用 同一语 言从事 的 口 语 交 际 活动称 为跨 文化交 际 。需 要强 调 的是 , 交 际 主体 的异 文 化 背景 、 各 主
体 使用 同一语 言 以及 口语 交 际 模式 是 跨 文 化交 际 的三 个
来, 两 国间的文化互动、 跨 文化合作 十分深入 广泛 , 并取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果 。在 此基础 上 , 立足 于跨 文化 交 际背 景, 分析两 国文化间的异 同点 , 有 利于开展 大范 围、 多领域 、 全方位的文化 交流和合作 , 促进 两 国多元化合作 交流。 关键词 : 跨文化交际 ; 中韩 文化 ; 比较
2 . 韩 国 民族 性格特 点 由于地理 环 境 所 限 , 韩 国 的 物 产 和 物 资 资 源 相 对 匮
乏, 因此 大多 数韩 国人 十 分 注 重 物尽 其 用 , 在 物 资分 配 和 使用 上十分 节俭 , 表现 在 交 际 活 动 中 , 韩 国人 在礼 尚往 来 中更 注重 的是 心意 , 通 常 会 以 自己亲 手 制 作 的食 品 、 礼 物
重 要特 点 。首 先 , 跨 文化 交 际 主 体 的异 文 化 背 景 , 表 现 在 中韩两 国之 间 的跨 文 化交 际上 , 分别 为 华 夏 文化 背 景 、 韩 文 化背 景 , 两者都 是 东方 文 化 的 代表 , 有 着 明显 的儒字、 表 达 方式 以及 生 活 习
2 0 1 7年第 9期
总第 2 4 6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6 7 1 4 . 2 0 1 7 . 0 9 . 0 1 7
林 区教 学
Te a c h i n g o f Fo r e s t r y Re g i o n
中 图分 类 号 : H 0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6 7 1 4 ( 2 0 1 7 ) 0 9—0 0 3 7— 0 2
引言
异 。不 同文 化背景 造就 跨文 化交 际 中的差 异性 , 如 中韩 两
国在传 统节 日上 , 都有 春节 、 元宵 、 端 午和 中秋 四大传 统 节 日, 但 中国人更 重视 春节 , 韩 国人更 重视 中秋 节 ; 在 传 统节
面积 极性 的特征 。
语 种 。此外 , 跨文 化交 际还包 括物 化形式 、 传媒 形 式 、 书 面 形 式交 际方式 , 面对 面的 口 语 交 际最具 实效性 。 2 . 跨 文化 中 的文化 因素影 响
文 化 因素 产生 于文化 背景 , 延 伸到文 化 生活 的各 个层 面, 表 现为 价值 观和社会 规 范 以及 民族性 格 等方 面 。影 响
日习俗 上如 节庆方 式 、 饮食 、 重 视 程度 以及 情 感 寄 托各 不
中韩 两 国历来 有着 良好 的跨文 化交 际传 统 , 交 际 活动
涵盖 多个方 面 , 两 国文 化 领域 存 在 着 较 明显 的共 性 , 促 进 了文 化交 流和彼 此 了解 , 增进 两 国间的 民族感 情 。为 了更 好地促 进 中韩跨 文化交 流 , 我们 不仅需 要充 分 利用 两种 文 化 的契合点 , 还 需要 了解并 尊重 不 同文化 间的 价值 观差 异
韩国民族性格特点由于地理环境所限韩国的物产和物资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大多数韩国人十分注重物尽其用在物资分配和使用上十分节俭表现在交际活动中韩国人在礼尚往来中更注重的是心意通常会以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礼物来表达情谊这一点与中国人在人情往来中以价值衡量情意的民族性格相去甚远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的地方
人 富足等 , 都 是在 共性 基础上 提取 的 民族性 格 特点 。 民族
性格 不能 一概 而论 , 如 在 厚 重 人 文底 蕴 的熏 陶 下 , 中 国文 化虽 然体 系庞 大 、 分支众 多 , 但还 是表 现 出较 为 明显 、 具 有 普遍 共性 的性格 特 征 。孙 中山先 生 将 旧时 期 的 民族 性 格
体 系有 了较 大 飞跃 , 国际上对 中国人 的民族性 格 有 了新 的
文 化背 景产生 不 同 的语 言 , 为 跨 文化 交 际形 成语 言 障碍 ,
使用同语种交际要求是基于信息传达和理解 的需要 。如
中韩文 化交流 中可 采用汉 语 、 韩语 以及第 三方 语 言为 交 流
认识 , 如热情 有礼 、 谦虚好客、 拼搏 奋 进 、 民 族 自豪 感 等 正
和 民族 性格 差异 , 从 而提 高跨文 化交 际实效 。

相 同。在跨文 化交 际过 程 中 , 这些 都是 影 响交 际 活动 的文
化 因素 , 需要 交 际双方 加 以重视 。
二、 中韩 民族 性格 的共 性和 差异性 分析 1 . 中国 民族 性格 特点

跨文化 交 际简述
性、 风土人 情等 方 面表 现 出 明显 的差 异 性 。其次 , 由于 异
归纳 为包 容大度 、 仁 爱忠 孝 、 怯懦守旧、 迷信鬼神、 犹 豫 不 决、 自大 自负 等 , 而 随着 新 中 国 的崛 起 , 中 国经 济 迅 速 腾 飞, 人 民受教 育水平 、 文化程 度整 体提 高 , 国民素 质 和认 知
No . 9 201 7
G e n e r a l N o . 2 4 6
跨 文 化 交 际视 域 下 中韩 文 化 的异 同
崔 洪 男
( 黑龙 江民族 职业学 院 , 哈尔滨 1 5 0 0 0 0 )

要: 中国文化和韩 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舍 的渊源, 长久 以来 , 中韩 两国间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 , 特别是近年
民族 性格是 社会 文 化 底 蕴 和精 神 面 貌 透 过 意识 层 面
1 . 跨文化 交 际的解 释 我们将具 有两 种 或两 种 以上 文化 背 景 的 主体 放 在 特 的外 在表 现 , 表现 为行 为 习惯 和心 理反 应 的总 和 , 受 政治 、
经济、 文化等 因素 影响 , 具 有较 高概 括性 和辨 识度 , 如美 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