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18-01-29T16:38:48.2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2月总第255期作者:杨茂坤[导读] 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般情况下图像比起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就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杨茂坤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十四中学264313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重视对概念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用在地理这种文字性很强的科目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般情况下图像比起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就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探析
一、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 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作为一门重视理论的科目,大量的概念与文字理论很难让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大篇幅的概念,也很难让学生静下心去一一理解分析,从而造成了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低下的局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像教学法,将概念以图像的形式进行表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概念含义,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2. 让学生学会识别、分析图像。
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图像,比如外出游玩时的地图,企业资源布局图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而将图像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比如给出几条等高线,让学生能够分析出:哪里是山谷,哪里是山脊,如果有河流,河流会从哪里流出,这些都是对学生对图像分析能力的培养。
3. 增加教学丰富度与趣味性。
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类科目,自然是以文字概念和理论为主,而初中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很容易对这种类型的学科产生厌烦表现。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图像教学可以增加教学丰富度与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样是讲世界宗教的一堂课,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另一种则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各个宗教的特色图片进行展示,并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基本类型
1. 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材中最为常见的部分,也是地理地图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地理中的人口密度、气候分布、降水等都依托地图来呈现。
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应当注重地图教学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理解分析地图的习惯。
2. 示意图教学。
示意图是指描述或表示物体的形状、相对大小、物体与物体间的关系,描述某种器材或者某种机械的大体结构和工作的基本原理,描述某个工艺过程简单图示都称为示意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示意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地理常识或者教材中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初中地理知识。
3. 景观图教学。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
显示制图区域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彼此间的深刻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提供区域地理景观的完整概念,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
地理景观图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地理知识以及各种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的布局。
4. 统计图教学。
统计图是一种通过采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或者地图将复杂的数据进行简单、通俗、形象的表述出来的一种图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统计图通常用来描述一些相关的地理数据或者地理信息的统计情况,通常有扇形图、锥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等表现形式。
统计图教学能够让学生从统计图中形象直观地看出各组数据的数量以及占比情况,也能够快速地读出自己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三、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 通过图像将教材内容导出。
课程导入将影响着这堂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都是在上节课末尾布置下节课的任务从而让学生预习,在实际上课时直接开门见山进行讲解。
这种上课模式在地理这种文字性很强的科目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经常在听课的过程开启小灶。
但是采用图像将教材内容引出能够保证学生的新鲜感,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后续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教学内容与图像相互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2. 结合图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地理问题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图像来进行表述,首先图像相对于文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进行图像分析过程中,学生在保持专心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
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更能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图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图像分析以及让学生自主练习,这样都会诱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与兴趣。
地理文字性很强,许多概念只依靠死记硬背难以长期记忆,而且还容易记混记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整理与总结,将知识与图像相结合,从而达到记住、记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秀英中学地理图像教学的探究和运用[J].吉林教育,2008,(25)。
[2]李如意图像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华章(教学探索),2007,(Z1)。
[3]章玉明浅议地理图像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