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物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物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题—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题—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s.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Fs B.Fscosθ C.Fssinθ D.Fstanθ
【答案】B
【解析】
把拉力F分解:水平方向为Fcosθ,竖直方向为Fsinθ,由于竖直的分力不做功,所以拉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即为水平分力对物体做的功,所以w=Fcosθ•s=Fscosθ。

故选B。

【考点】功
2、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A.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变率大,周期变小
【答案】D
【解析】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所以当轨道半径减小
时,其速率变大,周期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3、一子弹以速度v飞行恰好射穿一块铜板,若子弹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那么可射穿上述铜板的数目为()
A. 3块
B. 6块
C. 9块
D. 12块
【答案】C
【解析】
子弹以速度v运动时,恰能水平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根据动能定理有:
设子弹的速度为2v0时,穿过的木板数为n,则有:
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n=9块。

故选C。

【考点】动能定理
4、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到地心的距离为2r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F B.3F C.F D.F
【答案】C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故。

故选C。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m用细绳系着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在转动的过程中()A.受到拉力、重力、向心力 B.受到拉力、重力
C.处于平衡状态 D.拉力做了正功
【答案】B
A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和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是重复受力,故A错误B正确;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时刻改变,一定具有加速度,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拉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
6、如图所示,以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为的斜面上,可知
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小球撞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垂直,将该速度分解,如图;
则,则,所以。

故选C。

【考点】平抛运动
7、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式关于地球密度的估算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设地球表面有一物体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
物体在地球表面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则有:
解得:
地球可以看做球体,其体积为
根据密度的定义:。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8、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该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s,恒力F 做的功为W1,此时恒力F的功率为P1,若使该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在恒力F的方向上移动距离s,恒力F做的功为W2,此时恒力F的功率为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答案】C
【解析】
两次水平恒力相等,位移相等,根据知,恒力F所做的功相等.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知,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短,根据知,P1>P2,故C正确。

故选C。

【考点】功
9、在一次“蹦极”运动中,人由高空落下,到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对人做负功B.人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C.橡皮绳对人做负功D.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答案】BCD
【解析】
AB、人由高空跳下到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人一直下落,则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故A 错误B正确;
CD、橡皮筋处于拉伸状态,弹力方向向上,而人向下运动,故橡皮绳的弹力对人做负功,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故CD正确。

故选BCD。

【考点】功能关系
10、一质量为m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h.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m(a+g)h
C.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mah
C.提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a+g)h
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a+g)h
【解析】
A、设人对物体的拉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即,提高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为,故A正确;
B、提高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故B正确;
C、D、提高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重力势能增加mgh,故CD错误。

故选CD。

【考点】功能关系;功
11、质量为m的汽车,发动机功率恒为P,摩擦力f,牵引力F,汽车静止开始,经时间t行驶位移L时,速度达最大V m,求发动机所做的功()
A.Pt
B.fv m t
C. +fL
D.FL
【答案】ABC
【解析】
A、发动机所做的功,故A正确;
B、汽车启动达到最大速度时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根据功率的表达式得:,故B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研究汽车由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其中
得,故C正确;
D、整个F是变化的,所以牵引力的功不能用Fs表示,故D错误。

故选ABC。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2、如图所示,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受到阻力为f,射入深度为d,此过程木块位移为s,则()
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d)
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 s
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D.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为fd
【答案】ABD
【解析】
A、对子弹运用动能定理得,.故子弹损失的动能为,故A正确;
B、对木块运用动能定理得,.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为fs,故B正确;
C、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化为木块增加的动能和系统增加的内能,故子弹动能的减少大于木块动
能的增加,故C错误;
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产生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ABD。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12分)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13. (4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v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
离来进行计算。

【答案】D
【解析】
A、当橡皮筋伸长量按倍数增加时,功并不简单地按倍数增加,变力功一时无法确切测算.因此我们要设法回避求变力做功的具体数值,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做功记为W,用两根橡皮筋做功记为2W,用三根橡皮筋做功记为3W…,从而回避了直接求功的困难,故A正确;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使木板适当倾斜,小车阻力补偿的方法是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本实验中小车先加速后减速,造成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说明摩擦力没有平衡,或没有完全平衡,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故C正确;
D、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瞬时速度,而不是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4. (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

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_______J,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点B时的速度V B = m/s,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 =______J。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2.28 2.13 2.27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解析】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B点的瞬时速度,则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本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8分)某一行星有一质量为m的卫星,以半径r,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半径是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行星的质量;
(2)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
【解析】
行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得:
在行星表面:
得: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16.(10分)一汽车质量为2000kg,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若汽车以3000N的恒定牵引力在水平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前进100m时关闭发动机。

求:
(1)汽车前进100m时的速度;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滑行多远。

【答案】v=10m/s2x=50m
设汽车前进100m时的速度为v,则对汽车应用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v=10m/s2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对汽车应用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x=50m
【考点】动能定理
17.(8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条1/4圆弧形轨道AB,其半径为1m,B点的切线方向恰好为水平方向。

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到达轨道末端B点时的速度为4m/s,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上的C点。

若轨道末端距地面的高度h为5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物体在AB轨道克服阻力做的功;
(2)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W=4J E k=116J
【解析】
(1)设小物体在AB轨道上克服阻力做功为W,对于从A至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W=4J
2)设落地时的动能为E k,从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E k=116J
【考点】动能定理
18.(14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θ=45°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3R的D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 点,不计空气阻力.
求:(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时的速度的大小;
(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在斜面轨道BD间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解析】
(1)根据几何关系知,OP间的距离x=2R,
根据得,,
则滑块在最高点C时的速度。

(2)对最低点到C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为6mg。

(3)从D到最低点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
13、D (4分)
14、2.28(2分)2.13 (2分)2.27(2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分)
三、计算题(以下解题过程仅供参考,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如有不同解法,若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15、解:行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 ..... ....① 3分
由①式得:..... ..... ..... ② 1分
在行星表面:.... ..... ....③ 3分
联立②、③得:....... ..... ④ 1分
16、解:设汽车前进100m时的速度为v,则对汽车应用动能定理得:.......................① 4分
精品文档
代入数据解得:v=10m/s2........ ..... ..② 1分
设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滑行的距离为x,则对汽车应用动能定理得:.......... ..... ..... ③ 4分
代入数据解得:x=50m.......... ..... . ④ 1分
17.解:1)设小物体在AB轨道上克服阻力做功为W,对于从A至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① 3分
代入数据解得:W=4J. ... ..... ..... ...② 1分
2)设落地时的动能为E k,从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3)
代入数据解得:E k=116J............ (1)
18. (14分)
(1)根据几何关系知,OP间的距离x=2R,
根据得,,
则滑块在最高点C时的速度。

(2)对最低点到C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为6mg。

(3)从D到最低点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29633 73C1 珁 •24191 5E7F 广27316 6AB4 檴I
40349 9D9D 鶝33290 820A 舊28209 6E31 渱21681 54B1 咱38032 9490 钐37586 92D2 鋒33567 831F 茟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