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2019·许昌模拟)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食物腐烂
C . 石灰石分解
D . 镁条燃烧
【考点】
2. (2分)(2018·宁城模拟) 自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人的热门话题。

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白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 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考点】
3.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某牌钙片标签中的“钙”指的是()
A . 钙原子
B . 钙元素
C . 碳酸钙
D . 钙单质
【考点】
4. (2分) (2019八上·乳山期中)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 氢原子和氧原子
B . 水分子
C . 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氢气和氧气
【考点】
5. (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 给液体加热
C . 称取固体NaOH
D . 检查气密性
【考点】
6. (2分) (2018九上·农安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氧气急救病人
【考点】
7. (2分)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C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 .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考点】
8. (2分)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猜想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考点】
9. (2分)(2017·盐城) 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 . 镆原子在的质子数为115
D .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考点】
10. (2分)(2019·南开模拟)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 , 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个Z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B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2:1
C . 反应中生成的Z与W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 . 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考点】
11. (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 Cu:金属铜
B . N2O5:五氧化二氮
C . CO3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
D . Na+:钠离子
【考点】
12.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在空气中点燃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B .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C .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D . 加碘盐的溶液滴到淀粉上会出现蓝色
【考点】
13. (2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石油属于纯净物
B . 氮气属于单质
C . 甲烷属于化合物
D . 干冰属于氧化物
【考点】
14.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 . 仅(1)(2)
B . 仅(3)(4)
C . 仅(1)(2)(4)
D . 仅(1)(3)(4)
【考点】
15. (2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 H=7
B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 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一结合生成NaCl分子
D .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
【考点】
16. (2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用手直接取用药品
B . 品尝一种药品的味道
C . 用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D .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考点】
二、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
17. (10分) (2018九上·海港期中) 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碳酸钠_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个亚铁离子_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________ 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
【考点】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18. (3分)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只含有泥沙的食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粗盐提纯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填字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操作②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 (填序
号).
(3)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_____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考点】
四、实验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 (2019九上·江都月考)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这样一则片段:开国大典前夜,升旗试验出了问题,旗杆顶部的阻断球因锈蚀变脆而折断,为保证当天升旗成功,采用焊接方式换上新的不锈钢阻断球,最终升旗仪式完美无缺。

(一)阻断球是常见的铁制品,工业上常用设备高炉来炼铁,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 Fe2O3)、石灰石、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将炼出的“铁”加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总有黑色物质剩余,该黑色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二)金属的锈蚀及防护
铁质阻断球的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的颜色是________;下列情况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潮湿空气中
b、燥空气中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4)生活中的铁制品琳琅满目,铁还可以作铁锅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请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

(5)金属铝比铁活泼,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6)(三)铁锈组成分析测定
(查阅资料)铁锈成分复杂,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Fe2O3•nH2O,在加热时会分步反应,首先失去结晶水,其反应可表示为Fe2O3•nH2O Fe2O3+nH2O。

浓硫酸可以吸水,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铁锈(Fe2O3•nH2O)中n的值等于多少呢?
(问题探究)为了探究铁锈(Fe2O3•nH2O)的组成,称取30.0g部分生锈的铁粉样品,样品中仅含铁和
Fe2O3•nH2O,按如图 2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目的是________;
(7)反应结束后还需持续通CO,除了防止铁氧化以外,还有________的目的。

(8)实验结束后,A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9)请指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不足________;
(10)(数据处理)图3是加热时间和A中固体质量关系图象,下表是B、C中质量不再变化时 B中浓硫酸、C中碱石灰装置质量变化情况。

反应前(g)反应后(g)B100105.4
C150.0163.2
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铁锈(Fe2O3•nH2O)中n的值是________;
(11)写出T3-T4时间段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计算30g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考点】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20. (1分)(2018·抚顺模拟) 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Na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支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Na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Na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NaCl和Na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________;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NaCl、NaOH和Na2SO4 .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该反应的化学
⑴取该滴瓶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程式为________⑵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
________证明猜想Ⅳ成立
________
(实验反思)小红和小明非常赞赏小军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同时证明了猜想Ⅱ、Ⅲ不成立.
【考点】
六、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1. (3分) (2018九上·南通期末)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一废钢成分进行了探究。

问题1:这种钢属于哪种类型的钢?
【查阅资料】含碳量0.03%~0.3%,为低碳钢;含碳量0.3%~0.6%,为中碳钢;含碳量0.6%~2%,高碳钢。

【实验】将11.4 g去锈后的废钢样品加入盛有20.0 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20 g)中。

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t1t2t3
烧杯和药品质量/ g151.3151.0151.0
【结论】通过计算分析:(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单质,则该样品属于哪种类型的钢?(写出计算过程)
问题2:回收金属对节约金属资源的意义。

(3)【拓展】若该样品为高碳钢(假设含碳量为2%),钢铁厂冶炼100 kg这种钢,需要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考点:
解析:
四、实验题 (共1题;共5分)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答案:19-4、答案:19-5、答案:19-6、答案:19-7、答案:19-8、答案:19-9、答案:19-10、答案:19-11、答案:19-12、考点:
解析: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六、计算题 (共1题;共3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