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选出唯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栏内)
1.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

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黄海大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这一现象起因于 (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3.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C.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4. “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在华北,北洋大臣所在的天津成为口岸的中心。

”材料评述的是 (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

”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 “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

”李鸿章的观点体现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A. 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B. 实现了民族独立目标
C. 导致了民族工业萎缩
D. 根除了列强侵略势力
7.如果让你为“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找一个共同的主题,下面哪个最合适( )
A. 外国势力深入西南地区
B. 外国势力侵入东南地区
C. 清朝出现边疆危机
D. 清政府都失败了
8. 近代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是在暴力胁迫下订立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单方面给予列强种种特权,因而对中国的危害极大。

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产生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1 页共 8 页9. 这场战争的结局,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对外政策上。

中国不败而败,口则不胜而胜。

其中的“口”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10.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

参与这场“嫁接”的是( )
A. 洪秀全
B. 康有为
C. 李鸿章
D. 孙中山
11.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下图中日本彻底“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的地点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徐中约认为“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政权⋯⋯”,其中的“这场败仗”和“自强运动”分别是指(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
13.下面图文(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势力范围
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山东
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强迫租借“新界”长江流域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A.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 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地
D.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2 页共 8 页
14.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指斥洋务派满足于练兵、制器、开工厂、修铁路等,“变法不知本原”。

据此,梁启超主张( )
A. 全盘否定洋务
B. 推翻封建帝制
C. 推行政治变革
D. 进行文学革命
1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专制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16. 赫德于1898年在《致马士函》中说:“他们(康有为和他的伙伴)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由此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严重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 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局限性
C.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 仅仅依靠没实权的光绪皇帝
17.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是重要内容,但由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下列哪一条约没有此类条款(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想干的事情。

“这一次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下列著作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
A. 反清复明思想
B.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C. 自强求富思想
D.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0.有学者认为:“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

”学者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21. 下面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第二十章?
(一) 武昌起义 (350)
(二) 清帝退位 (351)
(三) 历史意义⋯⋯ 354
A. 走向共和
B. 军阀割据
C. 君主立宪制
D. 国家统一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3 页共 8 页22.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江西、山西。

云南、安徽、以苏、贵州、浙江、1西、福建、广东、山东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清政府瓦解是大势所趋
B. 人民群众主导革命进程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军阀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23.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中“革命性”主要是指( )
A. 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 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4. 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护国战争
25.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

这一变化可以佐证辛亥革命( )
A. 追求民主共和
B. 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 废除科举制度
D.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6.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 自强求富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扶清灭洋
27. 有历史学家认为,北洋军阀时代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画“”中有亮,“中有光”。

下列支撑这-观点的是 ( )
A. 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B.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降上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 开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111
28.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根据下列时空坐标所示的历史地:判断,与之中行的主题是( )
A. 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B. 中国民族危机加。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资产阶级民主革
29. 1896年,梁启超高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903年,气容刷主张“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4 页共 8

A. 三民主义传播
B. 义和团运动兴起
C. 民族危机加剧
D.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30. 下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
A. 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 北洋军阀统治日趋削弱
C. 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 封建儒家思想彻底动摇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
40分。

)
31. 揭露列强暴行,缅怀民族脊梁。

下面是八年级同学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20分)
展板一【释读图文资料一揭示野蛮暴行】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而威震中外;同时,他也是一位得到过较多赞誉的政治家。

而林则徐于1849年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左宗棠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其对俄国的精准预言更是为近代众多史学家所折服。

——摘编自《晚年的林则徐基于什么,做出了沙俄是大清国隐患的预言?》
(1)材料一中的“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请用史实证明林则徐“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预言的准确性。

(4分)
材料二:
某学者曾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2)材料二中的废墟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谈谈你的感受。

(4分)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5 页共 8 页展板二【释读文字资料一唤起民族觉醒】
材料三:
(3)请把材料三时间轴上“★”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该时间轴所反映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4分)
村料四: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于是,义和团纷纷涌进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中国近代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以及反帝斗争的方式。

(4分)
展板三【赏析英雄人物—展示时代精神】
(5) 根据展板三,请选择任意一位英雄人物就他们的英雄事迹拟写解说词,并写出你从中感悟到的时代精神。

(4分)
3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与反抗的历史,更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水难平其难。

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1)材料一中“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分)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6 页共 8 页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民国十三年四月)
(2) 写出领导此次“政治变革运动”的代表人物。

(写出两位) (2分)
(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
A它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3分)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三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人物在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发挥的作用。

(4分)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7 页共 8 页
材料四:⋯⋯运动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

(3分)
材料五: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京师同文馆
北洋舰队
(6)请你从材料五内容中,任选两项,论证“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 (4分)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 8 页共 8 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育集团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A
2. A
3. C
4. B
5. A
6. A
7. C
8. C
9. D 10. C 11. B 12. C 13. B 14. C 15. A1
6. B 1
7. D 1
8. D 1
9. D 20. C21. A 22. A 23. C 24. D 25. A 26. C 27. B 28. A 29. C 3
0. 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
31.共20分
(1)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分)
史实: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分)
(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分)感受: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
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言之有理即可2分)
(3)内容: 金田起义。

(2分)
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任答一点即可)。

(2分)
(4)口号:扶清灭洋;(2分) 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

(2分)
(5)解说词: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指挥清军死守阵地,顽强抵抗,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

左宗棠: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率舰冲向日舰“吉野号”,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

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参加了戊戌变法,是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任选其一即可2分)
时代精神: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的大无畏精神,为救亡图存而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2分)
32.共20分
(1)改革: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分)
(2)康有为、梁启超。

(2分)
(3)同意观点A。

(1分) 理由: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分)
(4)孙中山。

(1分)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领导辛亥革命过程中,率先号召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帝制等。

(3分) (5)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分)
(6)观点: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论述:为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先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说“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也可回答其他事实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