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陈旭
【摘要】目的:评价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
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 TKA 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在缝合关节囊完成后仅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对照组不给于氨甲环酸。

观察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 引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及血红蛋白下降率。

结果两组患者APTT、PT、纤维蛋白原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 引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症状。

结论给予 TKA 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失血量,
且未提高术后 PE、DVT 发生率。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6(025)008
【总页数】2页(P1389-1390)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失血量
【作者】陈旭
【作者单位】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三科河南焦作 4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TKA)是临床治疗膝关节损伤及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式,可通过矫正畸形改变关节构造,减轻关节疼痛[1]。

由于TKA具有创伤大、止血难、渗血多等缺点,易造成患者术后大量出血,TKA术后失血量约400~800 ml,甚至高达1 500 ml[2],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

本研究在缝合关节囊完成后给予40例TK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旨在探讨其对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TKA治疗的8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龄(64.1±3.3)岁,平均病程(8.1±1.4)a;左侧损伤29例,右侧损伤51例;关节炎程度:中度14例,重度66例;关节炎类型:创伤性62例,退行性18例;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35例,糖尿病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7例。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术前使用止血带,压力范围维持在250~300 mm Hg,全麻,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假体为假体类型,除实施去神经化、髌骨整修外,均未进行髌骨置换,取标准前正中处行切口。

术前30 min 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2 g,术中常规置管,手术结束后24 h拔管。

在缝合关节囊完成后仅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并用生理盐水将注射液稀释至20 ml,同时给予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l。

术后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利伐沙班10 mg,以防止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及血红蛋白下降率。

术后随访,对比两组症状性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s)
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1 APTT、PT、纤维蛋白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APTT、PT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术后各项指标两组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性
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PE、DVT症状。

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损伤及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TKA创伤大,加上股骨扩髓操作、截骨面外露、滑膜清理等操作均导致术后出血量增多,造成膝关节肿胀、切口难愈合、输血风险加大[3]。

相关研究认为,造成TKA术后大量出血的原因为:①创伤较大,激活纤溶反应[4];②止血带的使用可引起下肢缺氧、缺血,造成有害代谢物聚集和微循环障碍,导致大量出血。

目前降低TKA术后失血量的
常用措施为止血带、电凝止血、冰敷冷疗、弹力绷带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减少失血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PE、DVT
症状。

这提示TKA术中给予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且未提高PE、DVT发生率。

尹建石等[5]研究中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在关节腔内给予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术后可见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

分析原因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大,且剥离软组织和截骨平面较多,因此出血量较多。

而氨甲环酸具有止血、抗变态反应、消炎等作用。

氨甲环酸目前主要被运用于急慢性、全身性或局限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导致的各种出血症
状,其能够与纤溶酶和其纤溶酶上的赖氨酸结合部位具有强烈吸附作用,进而能够阻碍纤溶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相结合,起到组织纤维蛋白分解,最终达到止血的效果。

此外,可有效抑制纤溶活性,对体内凝血系统的其他因子功能无影响,有效避免术后PE、DVT发生率增高的风险。

综上所述,关节腔内给予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且未提高术后PE、DVT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关文献】
[1] 陆吴超,季卫锋,马镇川.关节镜下清创后持续灌洗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期感染[J].中医正骨,2015,27(1)51-53.
[2] 潘宁,熊鹰,熊君宇.氨甲环酸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
志,2012,32(5):548-550.
[3] 席少华,周朝波,赵桂林.氨甲环酸局部应用结合术后临时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4):543-545.
[4] 齐娟,戴双波.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0):1195-1197.
[5] 尹建石,刘欣伟,赵东风,等.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TKA失血量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2):205-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