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境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学期语文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ppt教学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逆 境
培 根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和科学 家。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 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 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 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 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 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 拥有很多读者。
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 有人慨叹“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 又有人认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 扑鼻香”,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顺 境与逆境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
拓展文本,触类旁通: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 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 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 采《偶像的黄昏》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 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布置作业
1、补充整理笔记,完成《助学》 中的相关习题。
2、课下阅读培根的随笔《谈读 书》。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了解文章说理方法上 的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所 表达的人生哲理。(重点) 3、联系现实生活,自我探究,培养正确 面对逆境的态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文章 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品读课文,交流探究:
文中写了很多的格言警句,找出你 最喜欢的那一句话读一读,你能在 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或已知的知识中 找出相应的事例吗?
知识补充,了解文体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 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 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结构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 问题(怎么办)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增强文 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 证明论点;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更突出强调地证明了 观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用___ 来比喻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培 根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和科学 家。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 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 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 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 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 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 拥有很多读者。
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 有人慨叹“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 又有人认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 扑鼻香”,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顺 境与逆境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
拓展文本,触类旁通: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 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 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 采《偶像的黄昏》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 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布置作业
1、补充整理笔记,完成《助学》 中的相关习题。
2、课下阅读培根的随笔《谈读 书》。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了解文章说理方法上 的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所 表达的人生哲理。(重点) 3、联系现实生活,自我探究,培养正确 面对逆境的态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文章 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品读课文,交流探究:
文中写了很多的格言警句,找出你 最喜欢的那一句话读一读,你能在 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或已知的知识中 找出相应的事例吗?
知识补充,了解文体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 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 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结构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 问题(怎么办)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增强文 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 证明论点;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更突出强调地证明了 观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用___ 来比喻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