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五年级上期末专项复习三——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期末专项复习三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
一、选择题。

1.看到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用下列哪句话劝他最合适?()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默而识之,不学不厌,诲人不倦。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将下列名言警句摊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过惯了舒服的日子,再过苦日子就难以适应,这真是“”啊!
所以适当吃些苦头,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学校食堂要张贴一条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你想鼓励同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下列诗句中合适的一项是()
A.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下列诗句中,不是引用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A.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B.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C.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D.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6.回顾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一课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B.《慈母情深》第七自然段出现的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
泡,“七八十”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勾勒出小工厂极端拥挤、闷热嘈杂的环
境。

C.《四季之美》中,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7.回顾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爱之舟》一文介绍了在“我”梦中出现的逛庙会、住旅店等场景。


B.《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中作者巴金运用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写法。

C.《圆明园的毁灭》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了表现它被毁的损失不可估量。

D.说明性文章不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以“说具体、生动”为成功。

8.下列对课文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落花生》一课中,作者回忆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
四部分,其中“尝花生”是重点,体现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B.《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情节生动,语言平实,深受人们喜爱。

《田螺姑娘》《八仙过海》……都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故事。

C.《慈母情深》中,作者多次运用场景、细节描写,如对母亲工作黄金的描写,母
亲数钱的细节等,不仅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也折射出了母亲的爱。

D.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鸟儿和谐美好生活的画卷。


们还学过他写的《海上日出》《繁星》和《月迹》等课文。

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季之美》通过描写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傍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来展
现四季之美。

B.《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C.被作者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作品是《水浒传》。

D.《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作者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写毁灭的经过,却用大量的笔墨
写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这样更能触痛读者的内心。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爱之舟》一文中“舟”是全文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
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以动写静,用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
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
方法,写出了太阳很大。

D.“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个结尾照应题目,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有静有动,有“音”有“画”有“色”,你看,“明月松间
照,”。

你听,“月落乌啼霜满天,。


2.《示儿》中“,”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期盼与无限希望。

3.我们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心灵澄明,学有所获。

正如宋代朱熹在《观

有感》中所言:“?。


4.爱国是古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陆游的诗句中,爱国是
“,
”表达了诗人的遗憾;而在林升的诗中,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是对统治者“,”的真诚劝告。

5.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

”就告诉我们要写出鲜活的文章就得投身生活实践中。

宋朝苏轼说:“,。

”告诉我们经典的书读百遍都不会厌倦,仔细思考后其中的深意就明白了。

6.古诗中常常寄托着诗人深厚的感情,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用“,。

”来表达旅途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

”寄托深切期望。

7.古诗中有真情,陆游的“,”表达了诗人没能看到国家统一的悲伤之情;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表达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8.名言中有哲理,陶渊明的“,一日难再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朱用纯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则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

9.诗中有“景”,你看,“,桃花流水鳜鱼肥”;你听,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中有“理”,“问渠那得清如许?”。

10.劝人珍惜时间,可以引用名言“及时当勉励,”。

11.在《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这样赞美中国: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12.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读《红楼梦》,冰心奶奶尝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线处引用一句名言)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3.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__。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____________地
朝窠里飞去。

____________的大雁,在高空中____________,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___________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______。

14.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顾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落花生》一文中父亲希望“我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
好处的人。

()
2.《示儿》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
的爱国之情。

()
3.《四季之美》是一篇散文,文章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四个时刻——黎明、
黄昏、夜晚、早晨来咏唱。

()
4.“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是《将相和》里的三个故事,知识赞扬
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
5.《松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乖巧、驯良、聪明、机警
的小松鼠。

()
6.巴金在《鸟的天堂》一文里,不惜笔墨描写大榕树的生长环境,是为写鸟做铺垫。

晚霞、河道、划船等,也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的出游画面。

()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中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了山间傍晚明
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

()
8.说明性文章的语言只能平实,描述事物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
9.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包括横向书写和竖向书写,书写时一律从左到右,逐行排
列,落款在右下角。

()
10.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秦观的
《鹊桥仙》。

()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C 5.C 6.D 7.D 8.C 9.C 10.C
二、1.清泉石上流江枫渔火对愁眠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故园无此声
8.盛年不重来当思来之不易恒念物力维艰
9.西塞山前白鹭飞夜半钟声到客船为有源头活水来
10.岁月不待人
11.其道大光一泻汪洋
12.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
13.黄昏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14.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三、1.√ 2.√ 3.× 4.× 5.√ 6.√7.√8.×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