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试卷理综(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理科综合(八)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八大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2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
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大米酿酒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
2.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
..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6.任何化学反应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铁丝的质量
B.2 L氢气在8 L氧气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必然生成10 L的水
C.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残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7.如图是X、Y、Z、W四种溶液的近似pH。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 .X 一定显酸性
B .Y 一定是水
C .Z 一定显碱性
D .W 的碱性一定比Z 强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2”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A .2Fe B .2NH 3
C .Fe 2+
D .2Na +
9.某硫酸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液体仍呈酸性的是( ) A .氯化钡 B .碳酸氢钠 C .氢氧化钠 D .氢氧化钡
10.若要用实验证明CuSO 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24SO 离子造成的,则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 .观察K 2SO 4溶液的颜色 B .向CuSO 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 C .向CuSO 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BaCl 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 D .加水稀释后CuSO 4溶液颜色变浅
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种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和稀HNO 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B .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 .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 .可用水区分NaCl 、NaOH 和CuSO 4三种白色固体 1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
的是( ) A .汽油和蒸馏水(闻气味) B .FeCl 3溶液和KNO 3溶液(观察颜色) C .硬水和软水(称量或过滤) D .食盐水和双氧水(MnO 2)
14.现有20 ℃时恰好饱和的KNO 3溶液,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加KNO 3晶体 B .恒温蒸发少量水 C .升高温度 D .加水
15.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
剧的发生。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等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
B .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 .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D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 .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只要有障碍物我们就一定能分辨回声
17.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图甲: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图乙:草叶上形成“露珠”
C .图丙:瀑布形成冰柱
D .图丁:树枝上形成“雾凇”
18.物理学家开发出了具有超导特性的薄纳米材料,在大约低于-200 ℃的环境下,这些材料可以导电而没
有损耗,该材料不能..用来制作( ) A .电力电缆 B .集成电路 C .电热器 D .磁体 19.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C .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D .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
20.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 点为一倍焦距处,H 点为二倍焦距处。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 .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移动 B .烛焰位于A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烛焰位于B 点时,光屏承接不到像 D .烛焰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时,光屏上始终出现放大的像 21.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是因为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 .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开车司机为参照物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D .路边的树以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2.在两个磁体的中间有一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端都为N 极
B .甲、乙端都为S 极
C .甲端为N 极,乙端为S 极
D .甲端为S 极,乙端为N 极
23.下列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 A .小轿车 B .载重卡车 C .远洋轮船 D .动车 24.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 .电磁炉 B .电动机 C .手机 D .验钞仪
25.AOB 为可绕O 点转动的轻质直杠杆,B 端挂一重物G ,其力臂记作L G 。

在垂直于OA 的动力F 的作用下,
由图示位置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G ,是省力杠杆
B .F 增大,L G 增大
C .F 增大,L G 减小
D .F 减小,L G 增大
26.有两根电热丝R 1、R 2,且R 1=3R 2,若单独用R 2烧开一壶水,所需时间为t 0。

若将这两根电热丝分别串联
和并联在同一电源中烧开同一壶水,则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不计热损失)
A .043t 、014t
B .04t 、043t
C .043t 、0t
D .04t 、03
4
t
2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
别为2S 、S 。

将A 、B 两个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水中(水未溢出),已知物体A 的密度为2ρ、体积为2V ;物体B 的密度为ρ、体积为V 。

则甲、乙两容器中放入物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容器中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较大
B .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较大,则原来甲容器中水的重力较大
C .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原来乙容器中水的深度较大
D .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甲、乙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
二、(本大题共5小题,11空,每空2分,共22分)
28.如图所示是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竞赛时用的弹力小车,依靠橡皮筋做动力。

比赛时
卷紧橡皮筋后静止释放小车,橡皮筋则牵动车上齿轮带动车轮使小车前进,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9.液化石油气携带方便,应用广泛。

已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3.5×107 J/kg ,完全燃烧
0.7 kg 的液化石油气可以放出______ J 热量,若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则这些热量可以将质量为_____ kg 、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90 ℃。

[c =水 4.2×103 J/(kg ·℃)]
30.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
可知:小球从D 点到F 点共运动了________ cm 的路程,小球从C 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

31.如图所示,直导线通电时发生偏转,说明________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若只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则直导线的偏转方向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3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S ,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 A 和
0.3 A 。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为________ A ,电源电压U 为________ V 。

现用电阻R 0替换电阻R 1、R 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电源的电功率变化了0.6 W ,则电阻R 0的阻值为________ Ω。

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4分,第34题、35题、36题每小题6分,共22分) 3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
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质量的M 固体和N 固体,M 、N 固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后测得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能看到M 、N 固体物质全变为液体,由图象及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取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M 固体和N 固体
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M 是晶体,N 是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有多个灯泡可供选择,小玉把两只灯泡L 1、L 2串联起
来接到电源上,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后,小玉发现两灯都不亮,为找出故障,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及AC 两点时,测得的数据是U AB=0 V,U BC=12 V,U AC=12 V,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
(2)故障排除后,小玉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________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3)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不相同
...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C.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测量反射角的大小
D.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5.小明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C.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3)由以上实验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36.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除图②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 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通过________(填字母)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做________(填序号)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的关系;
(3)做②③两次实验时,应该控制压强计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
相同,实验③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比②中的
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38题每小题6分,第39题8分,共20分)
37.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
2017年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供电照明系统施工顺利完成并全线亮灯。

无人机镜头下,连绵数十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彩练,将茫茫大海划成两半,蜿蜒绵亘伸向远方。

横卧伶仃洋的大桥,在夜晚的海面投下盈盈柔光,桥面上的灯气势恢宏,水面中的影交相辉映,颇有“桥在水上,水在桥中”的独特浪漫气质。

大桥夜景灯光系统采用日常和节假日模式。

日常模式返璞归真,以白色LED 灯为主色调呈现大桥本色;节假日则通过变色LED 灯实现五彩缤纷的变色效果。

斜拉索夜景照明则采用窄光束变色LED 投光灯,投射到每根拉索上,进行追踪照明,不仅勾勒出外形线条,还展示出拉索紧绷的力度美和宛若琴弦的韵律感。

此外,大桥照明采用的LED 灯具,可根据亮度需求从0到100%进行亮度调节,更加节能环保。

(1)从文中可知,LED 灯不仅装饰效果好,与普通的照明灯相比,它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
(2)文中描述,大桥的拉索在LED 灯的追踪照明下,不仅被勾勒出外形线条,还展示出拉索紧绷的力
度美。

“紧绷的拉索”说明拉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关于光现象的描述语句,并指出是光的哪一种现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600 N 的货箱以0.1 m/s 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拉力F 为250 N 。

(不计
摩擦和绳重)求: (1)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现用该滑轮组将900 N 的物体提高1 m ,求拉力做的功。

39.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子秤装置,其中R 0为定值电阻,R x 是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电子秤托盘内放一薄壁容器(托盘的质量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容器
的重力为8 N ,底面积为22
410m -⨯。

往容器中加入4 N 的水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往容器中加入16 N 的水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 V 。

求:
(1)当往容器中加入4 N 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强; (2)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 0的阻值;
(3)往容器中加入16 N 的水后,再将一个体积为336.410m -⨯、底面积为223.610m -⨯
的A 物体放入水中,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求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五、(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熟石灰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__。

41.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如图所示,将5 mL水加入到试管中,可见试管内产生大量水雾,试管口有小水珠凝结:
(1)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若不计烧杯内水的损失,则此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恢复到室温后,最终试管下层为白色沉淀物,上层为无色澄清液体。


层无色澄清液体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2.实验室做Fe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盛O2的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S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盛O2的集气瓶
底部也要放少量水(或NaOH稀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修建铁路需要大量钢铁:
(1)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盐酸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44.21世纪是钛的世纪。

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 +2Mg Ti+2MgCl2,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该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此空少填了物质、多填了物质均扣全分)。

45.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D、E、F为不同类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D可做建筑材料,C在常温下为液体。

请分析后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46.请根据所给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写一种,写化学式);
(3)装置A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长颈漏斗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N2(N2的密度与空气接近)时,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代号)组合而成的装置。

47.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茶叶中钙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所以要预先除去,溶液中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在6左右,加热有利于沉淀聚沉):
①称取100 g干燥的茶叶,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 mL盐酸,
搅拌、过滤、洗涤;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再加热煮沸30 min,过
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1.59 g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
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加热煮沸30 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无水碳酸钠的用量“1.59g”必须是________(选填“过量”或“不足量”)。

八、(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8.纯碱产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为了测定某纯碱产品中氯化钠含量,取11.4g固体样品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逐滴加入73 g的稀盐酸,待恰好完全反应时,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30 g(假设气体完全逸出)。

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8年长沙市中考模拟理科综合(八)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本大题共5小题,11空,每空2分,共22分。

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8.弹性势 动 29.72.4510⨯ 50 30.8.00 0.3 31.磁场 改变
32.0.5 6 10或15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并联,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 1测支路中电阻R 1的电流。

(1)闭合开关S ,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A 和0.3A ,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R 2的电流为: 210.8A 0.3A 0.5A I I I ==-=-;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0.8A I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
10.3A I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源电压为:1110.3A 206V U U I R ===⨯Ω=;
(3)由题可知,用电阻R 0替换电阻R 1、R 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
若用电阻R 0替换电阻R 1,则电流表A 1所在支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电流表A 1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同时干路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因此只能是用电阻R 0替换电阻R 2;
替换前电源的电功率为:6V 0.8A 4.8W P UI ==⨯=总; 替换后电源的电功率变化了0.6W ,则此时电源的电功率可能为: 4.8W 0.6W 5.4W P P P '=+∆=+=总总, 或 4.8W 0.6W 4.2W
P P P "=-∆=-=总总;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替换前后R 1的电流和功率均不变, 则R 1消耗的功率为:116V 0.3A 1.8W P UI ==⨯=; 因替换后R 1与R 0并联,且电源的电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功率之和, 所以,电阻R 0消耗的功率可能为: 01 5.4W 1.8W 3.6W P P P ='==总--, 或01 4.2W 1.8W 2.4W P P P
'="==总--, 由2U P R
=可得,R 0的阻值可能为:
22
00(6V)103.6W U R P ===Ω,或2200(6V)152.4W
U R P '=
==Ω', 即电阻R 0的阻值为10Ω或15Ω才能满足题中的要求。

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6分,第34题、35题、题每小题6分,共22分) 33.(1)受热均匀
(2)N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而M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且有
固定的熔点
34.(1)L 2断路(2)等于 (3)A 35.(1)平衡螺母 (2)CAB (3)31.12510⨯ 36.(1)B (2)④⑤⑥(3)小 四、(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38题每小题6分,第39题8分,共20分) 37.(1)节能环保 (2)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3)桥面上的灯气势恢宏,水面中的影交相辉映——光的反射(或斜拉索夜景照明则采用窄光束变色LED
投光灯,投射到每根拉索上,进行追踪照明——光的直线传播)
38.解:(1)拉力的功率为: 250N 0.1m/s 375W P Fv ==⨯⨯=;(2分)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0N 100%100%100%80%3250N 3
W Gh G W Fs F η=⨯=⨯==⨯=⨯有用总;(2分)
(3) 33250N 600N 150N G F G =-=⨯-=动,
11
()(900N 150N)350N 33
F G G =+=⨯+=拉物动,
拉力做的功为: 350N 1m 31050J W F s ==⨯⨯=拉拉。

(2分) 答:(1)拉力的功率为75 W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拉力做的功为1050。

39.解:(1)当往容器中加入4N 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强为:
22
8N 4N 300Pa 410m G G F p S S -++====⨯容水;(2分)
(2)往容器中加入4N 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力为12N ,查表得力敏电阻的阻值为12Ω,此时电压
表的示数为3V ,设电源电压为U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定律可得:0
3V 3V
12U R -=Ω①, 往容器中加入16N 的水时,托盘受到的压力为24N ,查表得力敏电阻的阻值为24Ω,此时电
压表的示数为1.8V ,同理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定律可得:01.8V 1.8V
24U R -=Ω②,
联立①②解得:9 V U =,06R =Ω;(3分) (3)16N 水的体积为331.610m -⨯,
①若物体A 在水中浸没,则排开水的体积为:33A 6.410m V V -==⨯排,
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 =V V S
+水排
=
3333
221.610m 6.410m 0.2m 410m ---⨯+⨯=⨯,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331.010kg/m 10N/kg 0.2m 210 Pa p gh ρ==⨯⨯⨯=⨯水水,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
所以,A
22
8N 16N 410m
G -++⨯=31.2210 Pa ⨯⨯, 解得:G A =72N ,A 物体的密度为:3333
7.2kg
1.12510kg/m 6.410m
-=⨯⨯,符合题意,故此时托盘受到的总压力为:8N 16N 72N 96N ++=,由分压定律可求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690.53V 696Ω
⨯≈Ω+Ω

2018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试卷理综(八) 11 / 11 ②若物体A 在水中漂浮,则A F G G ==浮排,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水=A 16N G G G S S ++=水排
容容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1.2倍, 所以,A 8N 16N G S ++容=1.2⨯A 16N G S +容
解得:G A =24N ,此时托盘受到的总压力为:8N 16N 24N 48N ++=,由分压定律可求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91V 648Ω⨯=Ω+Ω。

(3分) 答:(1)托盘受到的压强为300 Pa ;
(2)电源电压为9 V ,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60 Ω;
(3)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53 V 或1 V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40.(1)Ca(OH)2 (2)H 2
41.(1)放热 (2)不变 (3)饱和
42.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吸收有毒的SO 2气体
43.(1)3CO+Fe 2O 32Fe+3CO 2
(2)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六、(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44.(1)TiO 2 (2)置换防止Mg 和氧气反应 (3)Mg 和Cl 2
45.(1)CaCO 3
(2)Fe+2HCl =FeCl 2+H 2↑(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 2的合理反应均可)
七、(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46.(1)集气瓶(2)CO 2(或H 2,或O 2)
(3)简单方便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4)BH
47.(1)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或使沉淀聚沉)
(2)步骤③中沉淀的质量
(3)过量
八、(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8.(1)4.4 (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