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活需要谁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中休息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存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他们的休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起尊重各行各业休息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本课从孩子生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体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我们带来方便和帮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多数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而且大多还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以及他们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够,所以这节课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他们对照自身生活,讲自己的实际生活,来逐渐感受各行各业休息者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

情感目标:
感受到社会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休息者,能够由衷的对他们说声“谢谢”。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休息者,感受他们的休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对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到社会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休息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承接生活
1、由《幸福拍手歌》揭开本课课堂的帷幕。

(教师与孩子们载歌载舞,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


2、师生交流。

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的幸福是谁带给你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寻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展生活经验
1、其实,在我们校园里有很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方便,谁愿意来说一说?
2、在我们身边除了老师,还有很多人也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方便。

课前同学们做了小调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3、小组进行汇报。

4、同学们的汇报真精彩,老师也着急了,我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也想展示一下,你们同意吗?(老师出示课件)
5、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人在为我们服务,你们能用一个词总结一下吗?(板书:各行各业)
我们的生活到底需要谁呢?(各行各业的人)
三、拓展延伸,辨析导行
1、有一个同学说他的一天不需要任何人为他服务,(出示课件:一位在看电视的同学;画外音:我在家里看电视,我不要别人为我服务。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预设学生联想到幕后的演员、导演等,发电厂的工人、造电视的工人等等幕后为我们服务的人。

2、教师小结:其实看似简单的休息生活背后,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接的为我们默默无闻的提供着服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拓展延伸
3、接着引出一组图片:一件衣服的自述。

画外音:我是一件漂亮的成衣,别看我现在这么漂亮,我最开始是一粒种子,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我长大了,并且结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接着我被送到了纺织厂,由纺织厂的阿姨将我纺成线,织成布;再由印染厂的叔叔阿姨们给我染上五彩的颜色,印上流行的图案;之后我又来到了服装厂,由服装设计师和裁缝的合作,才有了今天的我。

(着重显示有一件衣服联想到的服务行业中休息者的名称。

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由自己身边的一样事物联想到的更多的行业的休息者。


师:你由眼前的一样事物联想到了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引导学生由室内的任何一样物品联想,如:粉笔、电棒、课桌、书本、教学楼……)
4、这些行业有些同学们可能并不熟悉,可能还有些陌生,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乐,他们是谁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自己家人的职业做了一个小调查,下面谁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自己家人的行业)
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在为别人服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四、自主总结,情感升华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也许你并没有发现,也许你并没在意,但是正是因为这一个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在他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健康安全/工作学习/精神娱乐提供了很多很多的方便,我们的生活也因为有了他们变得美丽而和谐,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们吧!(课件演示,各行各业的休息者)
2、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各行各业的休息者说些什么?
生:谢谢!
师:让我们一起衷心的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话题。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各行业休息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初步认识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存关系。

“走进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

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板块以达到《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的活动目标:
第一、师生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首先与学生交流: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的幸福是谁带给你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寻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第二、学生调查交流,自主体验。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各行业的人带给我们的方便,并通过三个活动:1、让学生找一找老师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2、小组汇报生活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3、教师出示图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为学生打开思路,想一想生活中还需要哪些人的服务。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发现身边为我们服务的人。

第三、导行辨析,话题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辨析寻找更多幕后服务的人员,二是让学生通过调查家人的职业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休息者就在我们身边,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四、自主总结,情感升华。

通过以上几个活动,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存关系,在此通过一组各行业劳动者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再次走进他们真实的生活,在背景音乐《感恩的心》的激情衬托下,学生发自内心的大声呼喊:“生活因你们而精彩,感谢你们!”把整堂课推向高潮,同时也使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节课的设计我在努力体现《品德与社会》的重要理念----“走进社会”。

学生们从观察生活入手,通过各种真实的活动,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

教学中,孩子们通过实际的调查寻找身边为我们服务的人,让孩子们感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通过寻找幕后的劳动者,让孩子们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原来我们的生活一刻都离不开这些劳动者呀!”这就是我执教这一课希望看到的。

正像课堂结束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上这节课为什么很高兴吗?”有两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可能是因为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明白了: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别人的服务,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吧!”我非常高兴看到,孩子在用心感受着生活,思考着生活,这些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