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刷50题》试题库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职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刷
50题》试题库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题意)
1. 下列不属于法的形式和分类的是()。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判例
【答案】D
【解析】法的正式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法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判例不是法的形式和分类。
2. 下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
C. 应当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法
律规定
D. 应当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
用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
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应当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法律规定表述错误。
3. 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实行统一的立法体制
B. 我国实行的是四级并存、多级辅助的立法体制
C. 我国实行的是多级并存、四级辅助的立法体制
D. 我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立法体制
【答案】B
【解析】我国实行四级并存、多级辅助的立法体制,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分别行使立法权,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分别制定不同效力的法律文件。
4. 下列关于执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B. 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C. 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职责、制定法律的活动
D. 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职责、解释法律的活动
【答案】B
【解析】执法,亦称法律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5. 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B. 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C. 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D. 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守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答案】D
【解析】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守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6.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只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不能对人的思想产生约束作用
B. 法只能对人的行为产生预期性作用,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性作用
C. 法只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性作用,不能对人的思想产生约束作用
D. 法对人的行为产生预期性作用,同时也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性作用
【答案】D
【解析】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
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对人的行为产生预期性作用,同时也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性作用。
7. 下列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权利就是违法行为
B. 法律权利就是义务
C. 法律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D. 法律权利就是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答案】C
【解析】法律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权利可以分为宪法权利和民事权利。
宪法权利是指宪法确认并保障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一般涉及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
例如,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
民事权利是指公民、法人依民事法
律享有的权益。
例如,财产权、人格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8. 下列关于法律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义务就是违法行为
B. 法律义务就是权利
C. 法律义务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
D. 法律义务就是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答案】C
【解析】法律义务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
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以一定的行为方式来表现,表现方式主要是作为,即积极的行为,也包括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
9.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B.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C.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D.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补救后果
【答案】C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责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法律责任特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10. 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事实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B. 法律事实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C. 法律事实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主观现象
D. 法律事实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虚拟现象
【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法律事实的一个主
要特征是,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
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
答案)
11. 下列属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有()。
A. 阶级性
B. 国家性
C. 强制性
D. 社会性
【答案】ABCD
【解析】法的本质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
容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
会规范。
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这集中表现为法的阶级性、国家性、社会性和强制性。
12. 下列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有()。
A. 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 免除
【答案】ABC
【解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在逻辑
上构成的内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法律规范通常由假定(条件)、处理(行为模式)、制裁(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13. 下列属于法的渊源的有()。
A. 宪法
B. 法律
C. 判例
D. 道德
【答案】ABC
【解析】法的正式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法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判例不是法的形式和分类。
道德不是法的正式渊源。
14. 下列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的有哪
些()。
A.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加强宪法实施
C. 保证法律严格适用
D.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答案】ABCD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包括:(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加强宪法实施;(3)保证法律严格适用;(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5)保证公正司法;(6)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7)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5. 下列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有()。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16. 下列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有哪些()。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案】AB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7. 下列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的有()。
A. 完善立法
B. 保证法律严格实施
C.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D. 保证公正司法
【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立法、保证法律严格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18. 下列属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有哪些()。
A.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 社会组织的监督
D. 公民的监督
【答案】ABCD
【解析】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系统。
国家监督是指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非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公民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
19. 下列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的“处理”要素的有哪些()。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力
D. 责任
【答案】ABCD
【解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的“处理”要素是
指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应当如何行为的方式,包括权利、义务、权力和责任。
20.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的有()。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主体资格
【答案】ABC
【解析】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
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