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件人民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实行俸禄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答案】 D
2.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 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 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年(公元 485 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 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 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 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4.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有利于政权封建化 B.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 D.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③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改革的坚定信心。孝文帝在面临重 重社会阻力的情况下,毅然进行社会改革。
④民族融合的适应环境。 (2)历史影响 ①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 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②鲜卑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 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性。 (2)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3)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新的 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
2.表现 (1)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2)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深度点拨]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 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知识点三 北方民族大融合
3.影响 (1)促进了以 鲜卑族 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2)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35“学习思考”,孝文帝改革,是北魏 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史学家们对孝文帝褒贬不一:颂扬此举者 称他“睿圣天成,才能非凡”;贬抑此事者则说他是“夷狄僭伪,沐 猴而冠”。请你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的想法。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1)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孝文帝改 革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鲜卑等族封建化的 要求。 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以 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有利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2)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 基础。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 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 (1)措施:均田制。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 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有利于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等。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 进程的作用。
用。
2.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
和国家统一的作用。
自主预习 探新知
知识点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1) 均田制 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调动了生产积极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解读] 史料二中“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取塞外野蛮精悍 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创空前之世局”是关键信息。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对洛阳的影响。 提示:促进了洛阳的繁荣,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 展。 (2)根据史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提示: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 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史料一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 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 阜。
——《洛阳伽蓝记》 [解读] 史料一中“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人物殷 阜”等信息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后洛阳的变化。
史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 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弘,遂能别创空 前之世局。
③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 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 基础。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课堂小结]
答题术语
1.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 增加,洛阳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最大的商业中心。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 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讲练测评 重落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 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 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知识点二 繁盛的洛阳 1.原因 孝文帝迁都 洛阳 ,重修洛阳城和宫殿。 2.表现 (1)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 商业 中心。 (2)洛阳城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3)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市内商品种类繁多。 (4)是一个国际性商业城市,设 四通市 方便外商经商。
知识点三 北方民族大融合 1.原因 (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 (1)汉语作为“ 正音 ”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 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 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 与中原文化融合。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你认为材料二中张之洞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理由。
【思路分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通过材料一来分析,主要 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 识和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张之洞在材料二中认为孝文帝改革学 习汉文化,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此观点正确。根据所学知 识来进行理由的阐述,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提示: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 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 民族的大融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但有人认为他 在北魏国家和拓跋鲜卑民族发展史的关键时刻,不自觉地站在腐朽 势力的一边,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他的文治路线, 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通过本专题的学习, 认为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贬抑孝文帝是站在狭隘民族 主义的角度评价的,不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答案】 (1)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 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 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
(2)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 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与民族大融合。
1.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